韭园村里的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不知怎的,一提到这首诗,就想上大学时讲逻辑学的王方名教授。
王方名上大学给我们讲授“形式逻辑”课程。老先生很有特点,四川人,上课时操着一口普通话加四川话的腔调,看讲义时要时不时戴一下老花镜,而花镜的腿儿并不撂在耳朵根儿上,总在离耳朵上边的一公分左右——实际上花镜是在脑袋上夹着。那时文革刚结束,老先生讲课也够大胆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其反复引用的例句,大概是讲逻辑学中文学描写上的逻辑思维。老先生操着四川音,讲的“大圈圈套着小圈圈”,以及摇头晃脑地背着“古道西风瘦马......”,等,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后来听说,王方名是人民大学老资格的教授,特别是在逻辑学上独闯一道,文革前还被毛泽东请去讨论过逻辑学问题呢!后来又听说,他是王小波的父亲。
别管京西韭园的老宅是否真的马致远故里,趁着秋天,到那儿看一下,体会一下“秋思”,体会一下枯藤、老树等逻辑上不相干的概念怎样逻辑到了一起。
村口路边,立了个石雕,像个牌楼,阳面写“京西古道”
阴面写”马致远故里“
穿过数个民宅隐挡着的村路,找到了这个老宅
介绍得跟真的似的,其实只是传说,无文字依据
在后院建了个马棚,塑了个瘦马
古道依然无迹昔日西风瘦马
此地西房为正,正房前的马致远雕像
这是正宗北京的石板瓦房
南房故居陈列室,楹联是
一曲秋思成绝唱,半生杂剧到名家
北房称”东蓠馆“东蓠为马致远字号
正房近照
椿树下,弄了个戏剧家和瘦马雕塑
在建的小桥流水人家工程
破碾子和戏剧石偶
在建工程(门口)
诗曰:
当年功课过眼云,古道瘦马忆海深。
闲客秋来登高走,乐在群岭看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