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北昆 刘剑钧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047

转贴:2天后,澳洲的账户,都将全面“裸奔”!中澳两国的钱要被彻查!

$
0
0

当前位置:最澳洲 > 新闻 > 正文

2天后,澳洲的账户,都将全面“裸奔”!中澳两国的钱要被彻查!


 

 


 

话说这个冬天,天气虽冷,但在澳洲华人圈里发生的大事儿,倒是一波接一波的热闹:前有国内“疫苗之殇”、“明星偷税之愤”后有“澳洲政坛逼宫之好戏连台”华人看客们可以说是,吃瓜吃到停不下来…

 

 

今天想跟所有华人朋友们说的是,别忙着看别人的热闹了好伐!有一件大事,你只剩3天时间处理了!

 

2天过后,自2018年9月1日起,无论是你在国内的资产,还是在澳洲的账户,都将全面“裸奔”!

 

 

这意味着,如果你是在澳洲的中国人,那么你在澳洲有多少资产,银行账户里有多少存款,哪怕只有几百刀,这些信息,都将一字不落地上报给中国政府!

 

包括中国留学生、澳洲PR等在内的,所有在澳华人!全都是被调查的对象!

 

 

一旦被政府认定,你有“逃税洗钱”的苗头,罚钱都还是小事;搞不好还要吃上官司,面对牢狱之灾!

 

 

这到底是肿么肥事?

 

中澳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你有多少钱,再也不是秘密…

 

以前,每每看到电视剧中出现什么“瑞士银行账户”、“开曼群岛注册公司”,心中就不由地觉得,这些土豪们真会装!

 

后来才知道,跑去国外开账户,就是,通过资产外移来“偷税漏税”罢了!

 

 

然而,这种“在法律边缘游走”的经济操作,各国政府怎么可能容忍得了,必须速速严加打压!

 

于是乎,在2014年的G20布里斯班峰会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就正式发布了,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

(简称AEOI);

 

 

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协议,叫做,共同申报准则(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简称CRS;

 

 

 

这个CRS,是个啥东东呢?

 

它主要是为了解决纳税人利用跨国信息不透明进行逃税的一种措施,

 

由各国税务机关将该国金融机构所掌握的外国个人和企业账户信息,与他国进行交换,从而提高全球范围内的税收遵从水平。

 

 

其交换的金融账户信息包括:

 

1
海外机构账户

 

几乎所有的海外金融机构

 

包括银行、信托、券商、律所、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各种金融投资产品的投资实体、特定的保险机构等。

 

2
资产信息

 

存款账户、托管账户、有现金的基金或者保险合同、年金合约,都要被交换。

 

3
个人信息

 

你的帐户、帐户余额、收支记录、姓名、出生日期、年龄、性别、居住地、税号,都要被交换。

 

 

举例来说就是,如果有一个中国人,在澳洲开设了一个银行账户,并存入一笔很可观的钱;

 

换作以前,中国税务总局压根儿不会知道这笔存款的存在;

 

 

但中澳两国实行信息交换之后,澳洲银行会将中国人的存款信息、财务状况,披露给中国税务总局。

 

同理,在华澳洲人的账户信息,也会上报给澳洲税务机关。这就是所谓的,“信息交换”。

 

 

简单点来说就是,以前在境外藏着掖着的钱,现在统统都要公开;以前想洗的钱,想避的税,现在统统被监管了起来;

 

 

辣么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来了?

 

哪些人的信息会被交换?

 

首先,小编先来给大家理一理,中国和澳洲两国,对于“税收居民”的定义:

 

中国税收居民

 

  •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侨民;

  •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居住满一年的个人。

 

 

澳大利亚税收居民

 

  • 一直居住在澳洲;

  • 移民至澳洲,并在澳洲永久居住;

  • 暂时离开澳洲并且没有在其他国家永久安家;

  • 海外留学生,在澳洲注册了了六个月以上的课程;

  • 在澳洲连续居住六个月以上,且大部分时间在同一个地方工作,同一个地方居住;

 

值得注意的是,是否是澳洲PR或公民,与澳洲税务居民身份没有直接关系;只要符合以上条件之一,即被视认定为,“澳洲税务公民”。

 

 

因此,此次信息互换中,被重点监控的对象,大体可分为两类:

 

金融资产在中国境内的,

非中国税务居民;

 

持有澳洲金融账户的,

中国税务居民;

 

 

如果你是中国留学生…

 

2018年9月1日前:

 

你在国内的父母给你转学费+生活费,只在是在汇款额度之内,无论一次汇多少,税务局都不会过问,顶多就是国外银行问一下,要求你出示一下父母的收入证明。

 

2018年9月1日后:

 

你父母汇来你澳洲账户上的每一笔交易记录,澳洲银行都必须汇报给中国税务部门。

 

如果你是陪读的父母…

 

不少国内家长将孩子送出国读书,自己也会顺便一同前往陪读。

 

在来到澳洲之后,通过国内汇款支撑在澳洲的经济开销,甚至是置业买房,

 

这些家长的澳洲账户,即属于“非税务居民账户”,

 

澳洲银行将自动告知给中国税务局。

 

 

如果你是海外华人同胞…

 

这里说的海外华人同胞,指的是有中国国籍,但在国外长期居住的中国同胞,也就是持澳洲PR,中国护照的盆友们,在这波操作里面,你们也许是最惨的!

 

因为有很大的可能性,你们会被政策判定为: 同时是两个国家的“税务居民” 即:双重税务居民。

 

 

举个例子:小A是中国人,15年前来到澳洲打拼,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奋斗,终于拿到了澳洲PR。

 

与此同时,小A在国内也买了些产业,也专门有个小公司,做资金调度。

 

 

2018年9月1日前:中国税务部门既不知,小A在澳洲的资产金额;澳洲税务部门也不知,他在国内的资产情况;各自安好,便是晴天。

 

 

2018年9月1日后:小A在国内的银行账户资金流动,将自动发给澳洲税务局:这钱是怎么流出去的?有纳税证明么?

 

同理,中国税务局也将收到一封小A在澳洲的账户信息;这钱是怎么汇进来的?有洗钱嫌疑么?

 

届时,小A名下的所有公司账目、每一笔资金流动,都将彻底无从“隐藏”!

 

 

按政策,双重税务居民将必须向两个国家都开放银行账目,两边都得“税”!变成完完全全的“透明人”。

 

如果你在海外有资产…

 

再来举个例子:

 

假如小C是一名持有澳洲PR的中国人,最近刚在国内卖掉一套价值1000万RMB的房子;那么,小C国内的银行账户就多了1000万。换作以前,天不知地不知,只有小C一人知道这笔钱的存在;

 

 

但新政之后,这笔“海外收入”,一旦报给了澳洲税务局,摆在小C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自己申报,要么乖乖缴税;

 

以此类推,如果一名持有澳洲PR的中国人,近来他的澳洲账户里,多了一笔卖房得来的巨款,那么,后果会怎么样,你们懂的…

 

 

总而言之就是,你是在澳华人,或是你是在华澳籍华裔,你的澳洲资产会交到中国方;你的中国资产会交给澳方;

 

一旦银行存款达25万美金你的资产信息会被送到相应国家的税务局,接受审查。如果你的银行存款高达100万美金的话,那么恭喜你……你成为了,两国税务局的“重点优先监控对象”

 

 

3天大限将至!那些已经互换信息的国家,都怎么样了?

 

按照CRS的协议,早在2017年9月就已经有54个国家及地区,进行了信息互换;

 

 

最终得到的收效,也是颇为“可观”:巴西披露未申报的应纳税海外总收入,连本带利+罚金,一共收回470亿美元;

 

法国披露未申报的应纳税海外人群达到5万人,总税收连本带利+罚金,一共收回320亿欧元;

 

印度披露未申报的应纳税海外人群达到6.5万人,总税收连本带利+罚金,一共收回60亿美元;

 

澳大利亚未申报的应纳税海外人群,总税收连本带利+罚金,一共收回3.26亿欧元;

 

 

而到了今年,作为第二波交换信息的国家,中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澳大利亚、新西兰,均赫赫在列;

 

 

其实,从去年7月1日开始,中澳就已经正式签署税务信息交互协议;

 

并且在2017年12月31日前,完成第一次基础信息的搜索;

 

到了2018年7月2日,新西兰各大商业银行开始冻结数千个账户,

 

并要求开户人提供有关海外税务状况的必要信息;

 

 

于此同时,澳洲银行也突然宣布:将跟新西兰各大银行同步,冻结有海外税务欠款的人员相关账户!

 

 

据悉,已有新西兰的华人同胞,收到了银行来信,要求自证自己是否属于,“中国税务居民”;

 

 

截至到目前,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各大银行冻结的账户数量:

 

Kiwibank:180(未来两周还将冻结1900个)

 

新西兰银行(BNZ):暂未公布

 

ASB银行:40

 

澳新银行(ANZ):200

 

西太平洋银行(Westpac):暂未公布

 

 

虽然从目前来看,各家银行冻结的账户并不算多,但相信,3天后,自9月1日,中澳第一次信息交互起,这个数字,只会越来越多!

 

 

按照规定,2018年12月31日前,中国税务总局将完成,对存量个人低净值账户,和全部存量机构账户的尽职调查。

 

 

喏~你们看到“低净值账户”了么?看到“全部存量机构账户”了么?说白了就是,管你账户里钱多钱少,低净值还是高净值,就算你没有100万,没有25万,甚至账户里还不够1000刀,统统都要被查!

 

如果故意隐瞒或错报税收居民身份,一旦被查出来,就会被列入洗钱名单!

 

 

以为躲在澳洲就可以避税的人们,就不得不向中国政府作出三项解释:税务解释、来源解释、外汇管制解释。

所以啊,想通过“另类拐弯抹角”的方式,试图逃税避税,以后怕是会越来越难了…

 

 

那如何应对?

 

CRS主要关注海外金融资产,包括海外的银行存款、带现金价值的保单、股票、信托受益权或投资公司的股权等。以个人名义持有的房产、珠宝首饰、字画古董、飞机游艇等并非金融资产,不在CRS涉及范围之列

 

所以,高净值人士配置资产时,可更多考虑海外房地产、珠宝、艺术品、贵金属。

 

 

海外房产作为规避CRS的重要资产,越来越受中国高净值客户青睐。数据显示,近几年通过配置海外房产获得移民身份的投资人越来越多。

 

面对CRS,如何提前筹划个人境外财富架构就成为高净值人群需要迫切思考的问题了。合理投资海外置业是高净值客户为规避CRS的首选,成为资产的避风港!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 今日澳洲(jraz007)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04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