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K47现在是满世界扬名的自动步枪,大名叫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即АК系列自动武器。这玩意操作简单,廉价耐用,突突突快感爆棚、杀伤力强似割韭菜。二战后期装备苏军,后来跨出国门,装备了多国军队和武装,华约国家和东方大国纷纷仿制,产量高达上亿,享誉五洲四海,成为苏联军事文化符号。
说起来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最高统帅斯大林下令研发轻武器,适应现代化作战的需要。1943年7月15日,苏联各路轻武器研发专家奉苏联武装人民委员部技术委员会之命,前来莫斯科开会。他们一走进会议室,便看见会议桌上放着一把德军制造的STG-44自动步枪,会议主持人见大家不解,便说:“这是我军刚缴获的德军新式冲锋枪。我奉斯大林同志之命,要求你们尽快研制出我军自己的自动武器。”
很快,苏联武装人民委员部便启动了新型自动武器竞标项目,共有15款最新设计的自动武器入围,但并没有卡拉什尼科夫设计的自动步枪。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缘何没有入围?前苏联轻武器研发机构——中央精密机械科学研究院设计师什利亚耶夫说,苏联武装人民委员部技术委员会认为卡拉什尼科夫不具备武器设计师资质,因为卡拉什尼科夫只有七年义务教育经历,未受过高等教育,虽具有一定的轻武器设计经验,但当时成绩平平。
当时共有15款最新设计的自动武器参加竞标,呼声最高的,是35岁的苏军著名枪械设计师苏达耶夫少校,他研发的自动步枪曾于1942年在卫国战争中经过实战检测,效果尚佳,颇受红军战士好评。苏联武装人民委员部原本有意推荐此枪装备苏军,但苏达耶夫少校在竞标过程中因病去世,其枪械的检验、测试和完善过程也随之中断。苏联武装人民委员只得扩大竞标范围,经波拉贡拉沃夫将军推荐,年轻的红军中士军械员卡拉什尼科夫中士得以携枪参与竞标。
卡拉什尼科夫获准来到竞标地——莫斯科郊外舒洛沃村的苏军炮兵学院靶场测试新枪。靶场测试员普切林采夫上尉在检测过卡拉什尼科夫的新枪,发现其装置上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便在鉴定中写道:“此枪不建议装备部队。”卡拉什尼科夫闻之去找测试部主任留德评理。留德觉得卡拉什尼科夫虽然设计水平有限,但年轻人求知心可嘉,决定伸出援手帮他。留德首先为卡拉什尼科夫的新枪标注了18个需要改进之处,然后更改了普切林采夫上尉的检测鉴定:“建议改进后装备部队。”接着,留德又说服苏军炮兵总部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捷金上校亲自出马,为卡拉什尼科夫完善新枪。捷金基本上推翻了卡拉什尼科夫新枪的原有设计,从图纸着手为他重新设计,就这样,捷金重新设计和提交检测的卡拉什尼科夫新款自动步枪,无论从枪管长度、击发装置和枪管盒盖等多方面都有了颠覆性改进,卡拉什尼科夫的新枪最终获准通过竞标。
1947年,苏军炮兵学院靶场奉命举行新枪检测淘汰赛,前去参加比赛的只有三款新式自动步枪:卡拉什尼科夫的КБП-580自动步枪赫然在目。1948年1月10日,卡拉什尼科夫的自动步枪通过了严格的测试和鉴定,并由苏联炮兵学院向苏联武装人民委员推荐装备部队,易名АК,它后来发展为自动步枪、轻机枪和通用机枪等多个系列。
现在,卡拉什尼科夫名扬天下,而幕后的测试部主任留德和工程师捷金上校却鲜为人知。(根据旅俄作家孙越原文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