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1)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正因为源头太长,传承中偶有遗漏,散失。
(2)更有甚者,或别有用心,或私心自用,或阉割,或断章取义,扭曲经典,惑乱人心。
(3)本博不才,愿效绵力,但求正本清源,不负先贤。
以德报怨
现在的人们经常念叨着一句话,“以德报怨”,似乎不如此农夫与蛇一般,不足以彰显其虚伪,哦不,是宽容与仁爱。更有甚者,以其为经典,扭曲为民族美德,意图蒙骗无知百姓,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以德报怨”的确出自儒家经典《论语》,原文如下。
【原文】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释义】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怎么样?孔子说,如果你以德报怨的话,别人用德来对你,你又如何应对呢?应该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看到没有,“以德报怨”根本不是孔子的原话,是有人以此请教孔子,孔子不仅批评了这个观点,而且提出了完全相反的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儒家鼻祖,万世师表——孔丘老师
直,原义“值”,指刻度。在这里指公平。孔子的意思是,用公平的,相同的态度来对待带给你仇怨的人。
无独有偶,《圣经》中也提到“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就是说,别人咬你一口,你也咬他一口,别人瞪你一眼,你也瞪他一眼。西方人不擅华美的词句,比较直接,但是大概意思是同“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差不多的。
古汉语和圣经都有点绕,我的通俗理解,就是“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有猎枪”。
扭曲的经典对后世的影响
后世对以德报怨多有误读,影响最大的一次莫过于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日的“以德报怨”政策。
1945年8月,抗战胜利。蒋先生发表了讲话《抗战胜利告全国军民及全世界人士书》,主张不念旧恶,与人为善。虽然蒋的全文没有提到以德报怨这四个字,但是从国民政府之后的对日政策和实际行动而言,用以德报怨来形容其政策与行为,无疑是非常准确的。
蒋中正
国民政府对日以德报怨,原因比较复杂。限于篇幅,这里不作深入论述。就本博个人看法,无非就是兄弟俩要争家产,外人在家碍手碍脚,多有不便。干脆乘早把瘟神送走,好跟俺兄弟痛痛快快打一架。
大遣返纪念碑——葫芦岛
实在想不明白,当地政府建此石碑,到底有何意义?
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两兄弟关系破裂之后,互扔板砖,大打出手,唯独在送瘟神这一件事上基本保持了高效默契的合作。当然,瘟神也不是全送。医生,护士,技师,能用的士兵,兄弟俩还是各自留下了不少。
中正神社——日本爱知县
这帮日俘,日侨逃出生天,倒是有几个人学会了以德报德。他们在日本设立了神社,石碑,以纪念他们的恩人。
“以德报怨”之碑
至于大部分死里逃生的日本人怎么想,看看现在的靖国神社和钓鱼岛就知道了。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 项羽刘邦的“军事竞选”以项羽的失败告终。表面上看,谁做最高统治者和百姓没有太大的关系。 但实际上不是这样,假如项羽做稳了西楚霸王,中国的未来也许会是另一个样子。 政治上,项羽更愿意复古,所以他采用分封制度;刘邦虽然也分封了一些子弟,但是在整体上还是采用了秦始皇的制度。 这不是我这篇短文的主题,我更想说的是,项羽失败这一事件对中国人心理上的影响。 这个影响就是我前面提到的——中国人记住了“成王败寇”,学会了“不择手段”,认可了无尊严的生活。 分析项羽的性格和心理。他是一个典型的“英雄人格”。
-
佛法、佛教、佛学与学佛之间有什么关系? 现在所谓的“佛法、佛教、佛学、学佛” 四者的范围虽差不甚多 但多少是有些不同的 1何谓佛法? 曰佛者具足云佛陀耶,译云觉道。觉有自觉、觉他、觉满,亦曰知觉、觉悟。在佛的方面来说,是有觉而又有道;在迷沦的众生方面来说,则是有觉而无道,觉非其道,则为妄觉、错觉。佛字再往浅近一点说,就是明白,人谁没有觉性?没有明白?成佛就是成自己本有的觉性,明白本有的明白。“法”者,梵语达摩耶,此云法,法以“轨生物解,任持自性”为义。有色法、心法、心所法、相应法、不相应法、无为法。世间形形色色,般般样样,可思可议的,不可思不可议的,无一不是法。明白一点说,就是法则、样子。
-
【前言】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也是因为源头太长了,几千年流传下来,偶有遗漏,散失。 (2)更有甚者,或别有用心,或私心自用,或阉割,或断章取义,扭曲经典,惑乱人心。 (3)本博不才,愿效微力,但求正本清源,不负先贤。 三思而后行 【原文】 《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增广贤文》: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译义】 《论语.公冶长》:有个人叫季文子,凡事都要反复思量,然后才采取行动。夫子听了,说:思考两次也就够了。 《增广贤文》:同上,基本上一个意思。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项羽刘邦的“军事竞选”以项羽的失败告终。表面上看,谁做最高统治者和百姓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实际上不是这样,假如项羽做稳了西楚霸王,中国的未来也许会是另一个样子。 政治上,项羽更愿意复古,所以他采用分封制度;刘邦虽然也分封了一些子弟,但是在整体上还是采用了秦始皇的制度。 这不是我这篇短文的主题,我更想说的是,项羽失败这一事件对中国人心理上的影响。这个影响就是我前面提到的——中国人记住了“成王败寇”,学会了“不择手段”,认可了无尊严的生活。 分析项羽的性格和心理。他是一个典型的“英雄人格”。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项羽刘邦的“军事竞选”以项羽的失败告终。表面上看,谁做最高统治者和百姓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实际上不是这样,假如项羽做稳了西楚霸王,中国的未来也许会是另一个样子。 政治上,项羽更愿意复古,所以他采用分封制度;刘邦虽然也分封了一些子弟,但是在整体上还是采用了秦始皇的制度。 这不是我这篇短文的主题,我更想说的是,项羽失败这一事件对中国人心理上的影响。这个影响就是我前面提到的——中国人记住了“成王败寇”,学会了“不择手段”,认可了无尊严的生活。 分析项羽的性格和心理。他是一个典型的“英雄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