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北昆 刘剑钧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047

[转载]1400万单亲妈妈的宣言:没有男人,我们也能活得很好

$
0
0

讲述:


我是一位单亲母亲,女儿5岁了。离异5年,令人欣慰的是女儿活泼,开朗,热情,就是有点儿倔强。


2岁多时我就开始告诉她,爸爸妈妈都爱她,只是爸爸和妈妈不再相爱,因此分开了,从此爸爸不再是咱家的人。现在女儿5岁了,有时周围的人和她的小伙伴会问她,怎么没见过你爸爸呢?她会说爸爸在很远的地方上班。


私下里她会问我爸爸在哪里,我很难过。这些年来除了在她2岁和3岁时各见过她的父亲一次面,此外再无任何方式的联系。


我在想我是应该主动去联系她的父亲,请求他能够稍稍尽一下父亲的责任(几年前,我提出希望她的父亲每个月给孩子通通电话,要是做不到的话就不必探视孩子了),还是让孩子接受现状?哪种方式对孩子伤害更低呢?


我还想知道的是,此种情况下作为孩子的母亲,我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做哪些事情可以让我的女儿减少些心灵的伤害呢?热切期望得到您的帮助。


晚睡回复:


随着我国离婚率的不断攀升,单亲妈妈这一特殊群体越来越庞大。中国妇联2018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离婚家庭中,有67%的家庭有孩子。而离婚时,六个男人中只有一个选择要孩子。


即便如此,还有近8成单亲妈妈无法得到前任配偶足够的抚养费,这些带着孩子离婚的女人,她们走出了婚姻的围城,却没有走出另外一个围城:带着孩子孤军奋战。


目前全国单亲家庭超过2000万户,其中70%为单亲母亲家庭,说明我们有1400万单亲妈妈,在生活中奋斗着、努力着、挣扎着,虽然十分艰难,但她们基本上都可以把自己和孩子照顾好。


我觉得在目前为止你也已经做得很好了,没有把夫妻之间的恩怨纠葛延长到孩子身上,用最委婉含蓄的方式把离婚的事实交代给孩子,尽最大可能减少了离婚可能对孩子带来的伤害和冲击,向智慧、宽容、豁达的母亲致敬。


单亲家庭不容易经营,中国人在家庭的概念上还是比较传统的,三口之家的模式更是根深蒂固,你要想让孩子在缺了一角的家庭中还能保持健康的心态,既要努力对抗因为没有丈夫而给生活带来的各种困难,还要兼任父亲这个角色在孩子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


太不容易了,比较考验你的心态、情商和胸怀。



但我觉得现在的障碍就是,你铺垫交代的很好——“爸爸妈妈都爱她,只是爸爸和妈妈不再相爱,因此分开了”,可事情并没有这么发展啊,孩子她爸爸并没有给孩子虽然分开了他的关心依然还在的感觉。


他根本没有出现在她的生活中,仅凭着那幼年时候的两次看望(话说这个当爹的可真够呛),孩子完全勾画不出父亲的完整形象,他缺席了她的生命,而这种缺失孩子正在逐渐的意识到。


从她向小朋友解释爸爸在很远的地方上班就能够看出来,她试图在为自己生活的这种缺失寻找理由,她希望和别的小朋友拉齐距离。


通常小孩子对在他们的头脑中无法理解的东西,都会选择编制一些理由来让自己相信和接受,“我爸爸在很远的地方上班,所以他才不能每天来看我”,这是她用来对抗挫折的本能反应。


这应该引起你的注意,不能为了不伤害孩子而逃避现实,给孩子描绘了一个虚幻的海市蜃楼,最后因为无法实践反而让孩子感受到巨大的落差,内心充满疑惑的孩子会对你的教育形成逆反心理。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该让他的父亲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如果确实不太方便或者距离太远,也应该经常打打电话,视频聊聊天,过生日的时候送点礼物,假期的时候接过去过几天,或者建一个微信群之类的,让孩子和父亲在上面交流。


科技发达了,有很多渠道可以沟通和交流,只要你和前夫在孩子的教育上达成一致,总能找到让孩子意识到父亲确实存在这样一个事实的。


如果真的无法做到让前夫做到这几点,那最好坦白的对孩子讲:你父亲有自己的生活了,他不能经常的来看你,我们要一起适应这种没有爸爸的生活。


这至少比粉饰太平,给了孩子希望然后又拿走它更好一些。



每一个当母亲的都想保护自己的孩子,但生活早晚会出现一些让我们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可能现在他还小,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你要陪她一起面对这个问题,要承认没有爸爸或者爸爸不能每天在身边是一种遗憾,可有妈妈努力挣钱,每天陪在她身边的生活也很幸福。


别的父母双全的小朋友也有别的烦恼,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各种不足,这没关系的,只要我们乐观面对,生活一样会充满快乐。


不要怕孩子会因为意识到离婚的本质而受伤,孩子本身就比成年人更能够适应变化,而且现在的孩子很早熟,早早的就在电影电视剧里明白了什么是“离婚”,什么是“分手”,只要是生活依然维持温馨平和,孩子的心态会比很多大人还要想得开。


离婚是女人证明了,没有男人可以活得好;下一步,你要继续证明,孩子没有父亲也可以活得很好。


单亲妈妈遇到的最大困难不只是生活的困难和教育的困难,更难熬的是孩子抱有本能的抱歉,容易过度补偿孩子。


因为你觉得对不起她,觉得她比别的小朋友缺少了一些爱,就给予太多,这反而成了单亲家庭中一个很大的问题。



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我谈不上什么专家,不过我个人有一点心得体会,就是要让孩子认识并接受生活的缺憾,从小锻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我从来不会因为孩子的生活中有达不成的心愿而努力补偿孩子,相反,我会告诉他,生活就是这样,人人都要接受生活不完美的一面,每个人都有自己失去的东西,要心态豁达的面对这一切。


我希望,在我不能保护他的时候,他能够懂得如何保护自己,至少,不要遇到一点困难就呼天抢地痛不欲生。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04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