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北昆 刘剑钧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047

[转载]秋风起,心不知归处

$
0
0

秋风起,心不知归处

这是老弟的新画。

我在评论里这样写:

某年某月,银锭桥畔,河水如银,记忆碎片,常记日暮,不知归路。

后海有三座桥,金锭桥和银锭桥,还有后门桥。金锭桥是后来建的,虽然金,不如银锭桥名气大,"银锭观山"就是就是北京著名一景。住在那一片的人们,都认银锭桥。后门桥更不用说了,有镇水神兽镇着哪。小时候放学回家,总爱沿着后海,绕到银锭桥,桥头左手有个卖芝麻烧饼的小铺,别看小门脸一间,芝麻烧饼远近闻名,每天就卖多少个,想吃上这口不容易。层多、麻酱均、芝麻多,香!有时能买到一个,就会一边走一边吃,一层一层揭着吃,其实怕吃完了。住在那一片的人,没有不去后海的,不只是芝麻烧饼,还有烤肉季。整条烟袋斜街卖什么的都有,还有澡堂子。从烟袋斜街出来,就是鼓楼大街,从古至今都是商业街,马路两边铺子挨着铺子,饭馆好几个。地安门百货商场、马凱餐厅无人不晓。再往前就是后门桥,斑驳的桥身、两只镇水神兽,无不诉说着历史和传奇。后门桥上驶过汽车,无轨电车,桥上走着行人,桥下流着河水。桥的另一面也重新改造,沿着河水建了亭子,椅子,就像所有街心花园一样。几年前我和老弟重回后海时,特意去了后门桥的另一边。坐在树下的椅子上,总感觉哪里不对。花也美,树也绿,水也流,一种陌生的感觉,对了!陌生!

住在鼓楼后海的人,春天看桃花,夏天可游泳,秋天去赏荷,冬天可滑冰。你说美不美?这一年四季我都爱啊!说来也怪,以前住在那里,並未觉得有多好,反而嫌弃它没有厕所,羡慕住楼房的方便。如今老了,想去都难了,却越来越怀念那个让我心动的地方!

让我心动的地方,还有新街口和前门。我早就想去一趟新街口,都没有成行。原因自不必细说,家里需要人,我又不愿躭误别人的安排。自上一次我们姐仨一起去了一次,又很多年过去了。我老姐现在有些糊凃,家人不放心她一人出行,老弟也懒得动了,姐弟三人再去新街口已无望。当然,开一车也不难,可是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老姐一直想去看看北魏胡同,她对北魏胡同感情深,她上过北魏小学,好多故事都是她告诉我的。我们曾经住过的一个四合院,独门独户。老姐说,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枣树,一棵石榴。枣树开黄花,石榴开红花。枣子又大又甜,石榴籽多还甜。一年四季,花叶交替,便知春夏。如今的北魏胡同早就拆了,老姐不信!

新街口于我,有着不一样的念想。新街口小学、北京女十中都是我人生中的一段不能忘怀的时光。小学校消失了,据说寺庙的大殿、大殿里的泥塑菩萨都消失了。女十中那所美丽的学校,一个一个四合院的教室、假山、好多好多的树,只记得有海棠、桃树、松树、柳树。每到春天,校园里粉成一片、绿成一团。初中时代,是我性格最张扬的三年,也是我爱好发挥最大的三年。唱歌、跳舞、朗诵、话剧,在学校很活跃。有两个老师我最敬佩和喜欢,多年以后失去了联系,但至今没有忘怀。一个是语文王老师,一个是数学张老师。在我考入地院附中的几年后,先是变为什么师范学校,后攺为新街口中学,再后来什么技校培训,好像又攺成35中。

哦!曾经的少年时代,从此不再!我的中小学校已入尘埃,再无从寻找!那条新街口大街虽然已面目全非,但留在心底的最美好的小学、初中时代,却没有烟消云散。

让我心动的地方,还有前门。从我家坐5路汽车,要坐很多站,不用倒车,就到前门。为什么喜欢前门,说不清楚。前门、大栅栏、珠市口,应该在我的记忆中,是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最早的印象,源于儿时。父亲喜欢京剧,常常分别带我们姐弟去前门大戏院看戏。虽然不爱听台上唱,但坐在戏院里看戏的感觉真好,有瓜子、点心吃。

前门大街有旧书店,上初中时,自已就去书店看书,尤其是数学参考书,好多例题都有,那时的几何、代数,我学的很好。零花钱不多,有些书买不起,我就把题背下来。你呆多长时间,售货员也不催你。那个书店后来也找不到了。

大栅栏以前可长呢,里面的小铺子你逛不过来,迷宫一样,东西特便宜,走到头就到珠市口了。

我知道的前门有三条斜街。名字都好听,杨梅竹斜街、樱桃斜街、铁树斜街。少年时常去玩。有一条斜街叫杨梅竹斜街,当时是因为一个姓杨的媒婆而出名的,后来改了这好听的名。想想几种树木斜斜地长成一条街,画上颜色,整条街都很美,如果没有斜,反而差一点。小时候常去的这条街有个"青云阁",那是一座青砖砌成的老建筑,也是有历史和传奇色彩的。小时候看它总是仰着脖子。还有它是北京书局最集中的地方,有七家之多,不过如今只有模范书局还在。还有一家老北京兔儿爷店,卖各种兔儿爷,小时候总爱去这家店,只是看从来没有买过。没想到这家店还在,已经是兔儿爷张第五代传人了,门脸儿更吸引人了。这条街多了一家日式铃木食堂,是一间干净、好吃、每次去都要排队的食堂。而且吃过的人都会吃撑。

我的感觉是,改造后的杨梅竹斜街更文艺更洋气。虽然除了名字和"斜",过去的影子全然不在。但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斜街已年轻化、时尚化,你慢慢走,静下心来,会发现艺文氛围下,浓浓的市井味道还在。

写到这,夜幕降临。用李清照的词来结束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时光不曾忘却,它只是已远去。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04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