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元月,“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在上海成立,确定首先抓好分期分批举办抢救、继承昆剧传统艺术的培训工作。1986年4月至12月开办两期“昆剧培训班”。第一期于1986年4月1日至5月10日开班,地点苏州。参加培训班人员南、北、湘昆演员及乐队人员108名,旁听生27名。第二期培训班采取分片举办,分上海、江苏、浙江、北京、湖南五片,先后于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分别进行。两期培训班共学了传统剧目106折,总计全国六个昆剧院团参加培训班学习的共有350余人次。培训班除传统戏教学任务外,同步进行了录音、录像、文字记录工作,截止到1987年6月,初步统计完成老师教学录像750分钟,学员汇报演出彩排录像1110分钟,文字记录4万字。
第一期传承34折:
《红梨记*亭会》《金雀记*觅花、庵会、乔醋、醉圆》《浣纱记*回营》《彩楼记*拾柴》《鸣凤记*吃茶》《宵光记*闹庄、救青》《一文钱*烧香、罗梦》《牧羊记*小逼》《渔家乐*卖书、纳姻》《万里园*打差》《渔樵记*寄信、相骂》《双官诰*做鞋、夜课》《寻亲记*出罪、府场》《八义记*闹朝、扑犬》《双珠记*卖子、投渊》《永团圆*击鼓、堂配》《牡丹亭*问路》《拾金》《青冢记*昭君出塞》《金锁记*说穷、羊肚》《百花记*百花点将》
第二期72折,培训班采取分片举办,分上海、江苏、浙江、北京、湖南五片,先后于七月、八月、十、十二分别进行。
杭州片
《金印记*不第、投井》《白兔记*窦公送子》《华容道》《绣襦记*扶头》《幽闺记*请医》《疗妒羹*浇墓》《三笑*送饭、夺食》(按:即《桂花亭》)
苏州片
《西楼记*玩笺、错梦、赠马》《金不换*守岁、侍酒》《琵琶记*描容、别坟》《醉菩提*当酒》《四声猿*击鼓骂曹》《绣襦记*教歌》《昊天塔*五台会兄》《洛阳桥*下海》《浣纱记*养马、拜施、分纱、进美、采莲》
上海片
《双官诰*荣归、诰园》《铁冠图*别母、乱箭》《精忠记*刺字》《寻亲记*遣青、杀德》
《琵琶记*廊会》《鸾钗记*拔眉、探监》
北京片
《青石山》《五人义》《渔家乐*相梁、刺梁》《九莲灯*焚宫、烧狱》《千金记*十面、别姬》《五台会兄》《义侠记*杀嫂》《慈悲愿*北诈》《单刀会*训子》
湖南片
《杀嫂》《议剑》《出塞》《小宴》《出猎》《回猎》《坠马》《牛皋下书》《岳飞斩子》《宜城三醉》《对刀步战》《卖马》《相约》《相骂》《抢棍》《打碑》《挑帘》《折梅》《玩锤》《牛皋求食》《打樱桃》《泼粥》《放裴》《书馆》
(资料来源1987年6月《中国昆剧研究会会刊》第二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