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是中国戏曲界封建迷信而不可亵渎的圣主———汤显祖的贞操是不可讨论的
以研究汤显祖有名的内地学者徐朔方,在 《文学遗产》2000年01期上,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为〈汤显祖和梅毒〉,一开头的第一段,即有以下叙述:
『长久前我曾写过一篇内容与此相似的文章,1990年编入《徐朔方集》(1993,浙江古籍出版社)时,我尊重出版社负责同志的意愿,自行把它删除了。他们以友好的口吻对我说,“你这样写的目的何在呢?”现在找不到原文,只得重写。同时被删的还有一篇论文《请不要破坏汉字》,表面上他们说这不是学术论文,实际上则因为此文批判我党的新文字运动的左倾主张。其实当时的文字改革委员会已经改组为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党和政府已经同这种“左倾幼稚病”划清了界线。可是出版社有些同志还是顾虑重重,当时我考虑到出版社推出我的文集己经蒙受亏损,我想不应该使它在政治上再蒙受损害,因此我作出了让步。』
读过此文,就能深深体认吾人所看到的学术著作,不少都有因排除及自我设限了不少真理的探明。其实,自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政策开明,讨论空间其实很大。我人站在海峡对岸来看,大陆学术界其实除了戏曲界此一封建迷信及伪书伪文充斥的板块外,很多其他的学圈的理论多彩多姿,某些方面而论,比起小小台湾的学术环境,面对着就是小小学术圈里的特别突出的一二交际手腕高而质量不高的学霸的著作,昔日尚有如郑骞《北曲新谱》等而今日已看不到什么能传世的佳作。不过,针对大陆戏曲界,相信你若喜爱戏曲研究,那么,不要相信内地任何戏曲类谈到声腔或宋元明清戏曲史出版品的内容,应该自己重头从原始资料把握起,因为,戏曲学界把伪书伪论当宝,所以没有任何可信度可言。
而汤显祖的被戏曲学界订为封建迷信崇拜的偶像,是有来源的。在1949年以前,学界对汤显祖一直是五五开,即,他文美而律差。不过,到了之后,为了在学术界找出红与黑,以便进行斗争,唱红打黑,于是当日的学术界就做出了因应时代需要的决定,即唱红汤显祖此一孤芳自赏的士大夫的拗折天下人民的嗓子也不惜,而忽略他其实是最典型封建士大夫视人民为草芥的心态的代表人物,他既是红的代表,则明朝当时与他相责难的那位站在人民要听懂及会依律唱戏曲的沈璟,就只有让他扮被斗争的黑脸了。因为,当日戏曲学术界的封建文人,都是不知律,只喜汤显祖的文字,于是打着红旗保封建文人汤显祖,就有志一同了。更遑论,到了文革时期,变本加厉,把汤显祖视为『法家』,沈璟落入『儒家』,于是儒法斗争,汤胜沈败。文革结束,余党尚在,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了,徐朔方只是要探讨汤显祖的生平的一环,即,他是怎么死的,就有文革相同思路的出版社内的人,视为法家的汤显祖是不可动摇及批判的神明之删文行为了。不过,吾人相信,这只是文革余孽,他们总归老了,总会死光。届时不就清明了。(刘有恒,台北)
以研究汤显祖有名的内地学者徐朔方,在
『长久前我曾写过一篇内容与此相似的文章,1990年编入《徐朔方集》(1993,浙江古籍出版社)时,我尊重出版社负责同志的意愿,自行把它删除了。他们以友好的口吻对我说,“你这样写的目的何在呢?”现在找不到原文,只得重写。同时被删的还有一篇论文《请不要破坏汉字》,表面上他们说这不是学术论文,实际上则因为此文批判我党的新文字运动的左倾主张。其实当时的文字改革委员会已经改组为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党和政府已经同这种“左倾幼稚病”划清了界线。可是出版社有些同志还是顾虑重重,当时我考虑到出版社推出我的文集己经蒙受亏损,我想不应该使它在政治上再蒙受损害,因此我作出了让步。』
读过此文,就能深深体认吾人所看到的学术著作,不少都有因排除及自我设限了不少真理的探明。其实,自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政策开明,讨论空间其实很大。我人站在海峡对岸来看,大陆学术界其实除了戏曲界此一封建迷信及伪书伪文充斥的板块外,很多其他的学圈的理论多彩多姿,某些方面而论,比起小小台湾的学术环境,面对着就是小小学术圈里的特别突出的一二交际手腕高而质量不高的学霸的著作,昔日尚有如郑骞《北曲新谱》等而今日已看不到什么能传世的佳作。不过,针对大陆戏曲界,相信你若喜爱戏曲研究,那么,不要相信内地任何戏曲类谈到声腔或宋元明清戏曲史出版品的内容,应该自己重头从原始资料把握起,因为,戏曲学界把伪书伪论当宝,所以没有任何可信度可言。
而汤显祖的被戏曲学界订为封建迷信崇拜的偶像,是有来源的。在1949年以前,学界对汤显祖一直是五五开,即,他文美而律差。不过,到了之后,为了在学术界找出红与黑,以便进行斗争,唱红打黑,于是当日的学术界就做出了因应时代需要的决定,即唱红汤显祖此一孤芳自赏的士大夫的拗折天下人民的嗓子也不惜,而忽略他其实是最典型封建士大夫视人民为草芥的心态的代表人物,他既是红的代表,则明朝当时与他相责难的那位站在人民要听懂及会依律唱戏曲的沈璟,就只有让他扮被斗争的黑脸了。因为,当日戏曲学术界的封建文人,都是不知律,只喜汤显祖的文字,于是打着红旗保封建文人汤显祖,就有志一同了。更遑论,到了文革时期,变本加厉,把汤显祖视为『法家』,沈璟落入『儒家』,于是儒法斗争,汤胜沈败。文革结束,余党尚在,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了,徐朔方只是要探讨汤显祖的生平的一环,即,他是怎么死的,就有文革相同思路的出版社内的人,视为法家的汤显祖是不可动摇及批判的神明之删文行为了。不过,吾人相信,这只是文革余孽,他们总归老了,总会死光。届时不就清明了。(刘有恒,台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