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海拔183米。山不算高,地域也不算阔,但上面寺庙道观遗迹遍布,还有数眼古井、数个古山洞,又处京城正西,因而披上深深的神秘色彩。
明代万历年间重修石景山上建筑的时候所立石碑记载:“神京之西四十里许,山曰石经,又云湿经,亦名石景,惟山雄峙一方,高接云汉,钟灵秀之气,郁造物之英,真为燕都第一仙山也。”紫禁城是明代始建。查今日谷歌网电子地图,石景山的中心建筑碧霞元君殿正坐落于紫禁城之中心建筑保和殿之正西,同在北纬39°55〞的位置。而号称北京原点的景山万春亭亦与现功碑阁、原金阁寺塔的纬度位置基本相同。石景山肯定早于紫禁城存在,某家也有疑虑:难道石景山真是镇守皇家圣宅的仙山不成?
上世纪10年代,中国北洋军阀政府段祺瑞、陆宗舆开办龙烟铁矿股份有限公司时,曾选厂址近十,最后因有高人提出,石景山乃北京正西,西方属金,在此开办当时投入大,亦最易赚钱的铁厂,预示可财源滚滚而来。遂于1919年建厂。
解放以后,在石景山办的石景山钢铁厂,亦即后来的首钢总公司,不但在首都位置重要,而且在经济、财政上也占了很大比重。所以解放后,特别是上世纪80、90年代,得到很大发展。90年代初期,当时在首钢做领导工作四十余年的周冠五提出了在石景山建“功碑阁”,以使首钢的业绩在青史留名的方案。
功碑阁位于石景山的最高点。据传说,在现功碑阁地基处,曾有一个高度不超过10米的小塔,被唤作金阁寺塔。该塔毁于上世纪30-40年代日本占领中国时期。
功碑阁仿照颐和园的佛香阁设计,阁尖的高度达到人们一进首钢厂东门便可目睹。虽至1995年2月时,建阁投入已达2000多万,但仍只为大结构完成,而且材料多为钢铁构件外刷漆,比可传世的古建筑质量差距甚远,更甭说与佛香阁的质量相比喽!。
1995年首钢更换了主要领导人,功碑阁的建造工程从此搁置。但此后石景山上的其它建筑恢复重建的速度加快。近10年来,虽然也有人提出过各种改造、续建功碑阁的方案,但终未成行。
近日笔者又登临石景山,见功碑阁护栏铁锈斑斑,立柱房梁严重度腐朽,如不拯救,离坍塌已为时不远。
历史就是历史。当它倒塌的时候,也许有人会引用鲁迅一篇文章的结尾说:“活该”!而另一些人也会说:可惜!
社会发展再过几百年的时候,不知道人们还知不知道石景山上曾存在过一个功碑阁。
坐落在石景山最高端
被庙宇半掩着
一入首钢大东门,即可看到功碑阁的顶尖
仿颐和园的佛香阁而造
在阁上,可见栏杆已生锈......
天阶与昊天门
东天门——原为双门洞,后因修路拆除一半
与高炉比肩,见世事沧桑
远处山顶上是北京市近年修的“定都阁”,据说位于长安街的最西
诗曰:
仙山挺立镇皇郭,龙烟冶矿生铁窠。
后造景色称功碑,是非荣辱任评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