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北昆 刘剑钧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047

[转载]想起了毛主席关于包产到户的话

$
0
0

改革开放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在一些地区被理解成包产到户,结果是落到了“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的境地。这几年来虽然有所改善,但是离包产到户的设计者的意愿还远得很。在我们家乡,不少年轻人初中毕业就辍学,和一些混混在一起吸毒,没钱了就在光天化日之下抢钱。镇上的发廊非常多,很多男人都靠做“鸡头”不劳而获。村里没有几个青壮年,老弱们仅仅是为了解决自己口粮问题才种一点田。大多数的百姓都疯狂的热衷“买马”(私彩),有些人把自己毕生的积蓄都拿去买六合彩,最后是全赔了进去,喝农药自杀。要么就是赌博,曾有人一个晚上就赢了八十多万;要么就是私自采稀土矿:总之一个个都做着不劳而获和一夜暴富的美梦。

  包产到户并不是什么新发明,它在历史上没有真的让农民圆了几千年来的“农妇、山泉、有点田”的梦想,现在当然也不会。如果分田后,农民只要交国家的税,社队干部一律解散,只建立一支很小的乡村干部队伍,开销很少,那倒也是真正回到了五十年代初,农民也真的成了小资产阶级,成了真正的个体农民。

  解放后,虽然农村真的分田到户了,农民仍旧苦于缺乏资金。唯一可以抵押的就是土地。如果全凭农民自发,听之任之,则只能产生出剥削农村和农民的,非生产性的高利贷食利阶层,兼并必然重演。

  小农经济是没有出路的。当初国家之所以实行合作化,一方面是由于粮食安全考虑,另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对农民和农业的扶持。国家通过政策和信贷所扶持的只能是集体,只能采取集体购销、集体贷款、集体法人的方式,不可能面对分散的小农个体。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承担扶持小农的巨大的行政代价。

  后世有学者津津乐道于唐太宗的均田,而不屑于新中国的土地革命的,却不知这实在是新中国的高明之处,不仅给了农民土地,而且给了农民信用和信贷,特别是建立了服务于农村和农民的金融信贷机构--信用社,鼓励农村集体金融的发展与壮大。说这话的人,不是傻,就是坏,口口声声为农民说话,其实是谋划着侵占农民的土地。所以今天又有土地流转之说。新中国把高度分散的生产资料组织起来,发行独立自主的信用工具,使国家信用向大工业发展。若非如此,中国的工业化是不可想象的。

  小生产者的理想是维护个人所有制[财务自由],这没什么错,问题在于,他们以为现在还是自由竞争的年代,却不知小农经济与大工业化是不相容的,在现代社会,少数私人垄断了生产资料,特别是土地和资本,他们幻想风能进国王不能进的小草屋,早就被资本这头大灰狼一口气吹走了。可是,如果农民真的成了小资产阶级,对于制订政策的人,又有什么好处?国家的现代化,能指望小生产者、小商贩?所以事实上,或者说金融经济的逻辑,要求让得到了一小块地的农民,却要负起如此沉重的负担,从而造成小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大家都知道,城里的农民工苦到极点,可是这些农民为什么要大批地涌进城市呢?因为他们在农村靠那点地是活不下去的。

  文革期间搞“斗私批修”,搞得过了火。大公无私,这是圣人了,凡人谁能没点小算盘呢?物极必反,所以刚开始改革时得到人民的拥护,不少农民想当个小土地所有者,城市里也有一些人想当个小生产者,知识分子里有不少人想当个知识私有者,一直到现在还有不少白领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市拥有自己的房子,成为中产阶级。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问题在于,在现代工业社会,小资产阶级或者中产阶级,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胡萝卜。只有开放垄断在极少数人手里的金融和资本,为一切劳动者服务,为联合起来的劳动所用,才能真正实现“个人所有制”。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

  1965年毛重上井冈山,在5月25日送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下山的时候,“毛主席大声地问:你是没有忘记我在专列上的许诺吧。我为什么把包产到户看得那么严重,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所有制的基础如果一变,我国以集体经济为服务对象的工业基础就会动摇,工业品卖给谁嘛!工业公有制有一天也会变。两极分化快得很,帝国主义从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对中国这个大市场弱肉强食,今天他们在各个领域更是有优势,内外一夹攻,到时候我们共产党怎么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保护工人、农民的利益?!怎么保护和发展自己民族的工商业,加强国防?!中国是个大国、穷国,帝国主义会让中国真正富强吗,那别人靠什么耀武扬威?!仰人鼻息,我们这个国家就不安稳了。”张平化激动地望着毛主席。大声地说:“主席,我懂了。”(马社香:《前奏--毛泽东1965年重上井冈山》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151页)事实证明毛比同时代的大部分人都看得远。国企改革和包产到户的问题不在于使人民拥有自己的财产,而是使人民变成了资本的奴隶。结果农村出现“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的现象,城里生产的工业品则大量积压。然后精英就说国企效益不好,卖的卖了,分的分了。今天的一切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毛的认识是多么的深刻,对事物的预见多么准确!后世的实践者,因为对此认识不足,或者是出于本部门、本阶层的利益的考虑,而把企业家等同于金融资本家,把私有财产等同于资本主义[割资本主义尾巴],把市场经济等于同资本主义,把民族资产阶级等同于买办资产阶级,从而犯了左的错误。如果金融受制于少数人,则少数人必定受制于国际垄断资本;市场和生产就会受制于国际垄断资本;如果那样,不但民众受剥削,民族资产阶级受创更重,市场经济也搞不成。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才能更为健康地发展。这已经为历史所证明。如果,我们当时还看不清这一点的话,那么,现在已经非常的清楚了。(本文出自百韬网,转载请注明)


2019-12-18 11:08:28  来源: 百韬网  作者:刘琅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04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