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就晓得北昆排演了《白兔记》,而且由周世琮总导演。后来还知道饰演咬脐郎的演员刘巍得了梅花奖。可是,由于各种事情耽搁,加之懒病时时发作,总之先前的几场演出都错过了。
好在最近蛮有观剧的闲情,终于,昨天去中国评剧大剧院看了《白兔记》。到得剧院门口,还被热情的大姐拦住,填了份关于北京惠民演出的问卷。相比国内其他城市,北京的戏曲演出已算丰富,而且是惠民演出,票价相当实惠。不过,进入剧场,观众着实不多。是因为日场演出?还是由于剧场交通稍嫌不便?只得小感慨一下,尽管戏曲年轻观众有日渐增多之势,可是戏曲尤其是昆曲到底小众。
灯光暗下,锣鼓响起。得了,收起感叹,入戏吧。
图片来源:北方昆曲剧院微信
《白兔记》又称《刘知远白兔记》,元代南戏作品,永嘉书会才人编,写刘知远与李三娘悲欢离合的故事。与《荆钗记》、《杀狗记》、《拜月亭记》并称“四大南戏”。除了昆曲,还有越剧、沪剧等剧种演绎。与越剧以刘知远和李三娘为主角不同,北昆老戏重排的《白兔记》以刘知远和李三娘之子——咬脐郎为主角,讲述了这个流传千年的亲情故事。
北昆《白兔记》由《出猎》、《回猎》、《询窦》、《团圆》四折组成。情节完整紧凑,毫无冗余拖沓,把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演绎得细致精妙。敷衍咬脐郎外出打猎,遇到苦命妇人,得知其夫在彬州从军后,答应为其寻访。咬脐郎回到衙中,告知父亲所遇,刘知远知儿遇到了自己的亲娘,欲吐真情,又恐儿无法承受打击。咬脐郎通过窦公获知真情,决心将亲生母亲接到府衙,刘知远妻子岳氏被其孝心感动,一家终于团圆。
刘巍饰演的咬脐郎善良聪明、知恩图报又不乏淘气,把一个英姿勃发的十六岁少年郎塑造得活灵活现。其一,刘巍的行当以武生为主,娃娃生、花脸也都能来。如今梨园坤生本不多,尤其女武生更少,对于小闲这样喜爱一切女小生、女武生的昆虫简直再好不过。其二,刘巍不是十几岁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惟妙惟肖地演出咬脐郎的少年情致,自然很见功力。其三,如今昆曲舞台,能看到的作旦(娃娃生)戏也不过《浣纱记•寄子》中的伍子。看到一场以作旦(娃娃生)为主的戏,因为难得所以过瘾。
这部戏以做工为主,尤为精彩的是咬脐郎多次展现翎子功,有很多种不同的掏翎子的动作。造型之美难以描摹,诸君看图吧。
图片来源:北方昆曲剧院微信
说到唱段,小闲以为《询窦》一折中,咬脐郎对窦公唱的一支《江儿水》,声情并茂,感人肺腑。
再说这部戏的主题,自然是“孝道”。但在直接明了的“孝道”之外,尤引小闲思考的却是戏中女性的命运。李三娘远别丈夫儿子,又遭兄嫂虐待,自是可怜。可是岳氏得知李三娘事,尽管对丈夫刘知远有抱怨,可一番纠结之后,毫无疑问要以“贤良淑女”之行促成故事的团圆结局。岳氏固然是爱夫怜子,可是此后的个中滋味怕也不难揣摩。
图片来源:北方昆曲剧院微信
看到《团圆》一折中,咬脐郎敷衍《琵琶记》赵五娘、蔡伯喈与牛氏一段,试探岳氏。舞台上岳氏的反应不就是故事中牛氏的心境么?两个贤良淑女,一样的刘知远与蔡伯喈。
彼时的人才有彼时的命运与故事,我台下人唏嘘一番。随着灯光亮起、锣鼓声歇,终要出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