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穆藕初先生诞辰140周年及引进科学管理原理100周年。相应的纪念活动将于今年11月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上海商科大学是上海财经大学的前身。1917年,国立中央大学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商科,1921年,商科迁址上海,成立上海商科大学,这是中国最早的商科大学。穆藕初是当年该校的校董之一。1922年10月穆藕初作为团长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第一次太平洋商务会议后,到该校发表了如下演说。特转刊于此。)
在上海商科大学之演说辞
(1922年12月9日)
穆氏(最左者)1922年10月率中国代表团参加第一次太平洋商务会议时在檀香山留影
承约讲演,因事务冗繁,至今日始得一机会与诸君一谈。此次太平洋商务会议之具体情形,同人曾在总商会报告,想诸君已在报上见过。今日所愿为诸君言者,可分为五层。
第一,发展商务之前提。我国虽以农立国,然输出农产品及输入工艺品皆有赖于商,故欲发展国民经济,不得不谋发展商务。发展商务之前提为知己知彼,必须熟悉本国之物产何者有余,何者不足;亦必须熟悉与吾通商各国之物产何者有余,何者不足,然后可以举吾所余供彼所需,以彼所余供吾所需,如此则商务行为成矣。因发展商务为双方行为,而非一方所能为力,故不仅以知其物产为己足,尤须于两方买卖物产之人互有所知,俾得互相友善,互相信用,而商务始有真正发展之望。此次太平洋商务会议即为达此目的而召集者也。
第二,吾国商务之前途。吾国物产之丰富甲于全球,而人口之众多亦为世界最。故一方面可以有余之物产供各国之需要,而另一方面又有极大之购买力以购买各国所余之物产。惟吾国通商以来,因不谙外情之故,向来沿用间接贸易方法,无论进口出口皆由在华外人居间,以致吾国商人与各国商人间非常隔膜。同人深知此种情形,故到檀香山后即努力宣传吾国之真实情形,务使尽人了解,其结果颇能引起各国人士之注意与好感,其对于吾国最近工商业之进步,咸深赞美,并各愿竭力设法增进彼国与吾国之商务。故此次会议,实为吾国商务前途播一良好之种子。
第三,发展吾国商务之最大阻力。发展吾国商务之最大阻力不在国外,而在国内。其一为交通不便,内地各省有余之物产及其所需要之货物,因运输困难而需非常巨大之运费,以致进出口贸易不能充分发展。故欲充分发展吾国之商务,实以建设良好道路、浚治各种河道为第一要务。其二则不得不以内政之纷乱为发展商务最大阻力之一。最近本埠《字林西报》论中国商业,谓商业不振由于政治不良,且谓中国商人现正遭非常之困难,惟赖其异常天才,始克应付,然亦不能战胜政治不良所发生之阻力云云。此实情也,今后吾国商人欲谋商务之发展,决不能再如以前之漠视政治,当进而尽其应尽之责任。
第四,发展吾国商务之希望。吾国既拥有丰富之物产及巨大之购买力,又于此次会议中得各国人士之同情与好感,则发展商务之基本条件业已具备。此次会议,到会代表有14国共112人,其中美国代表最多,皆为商业界之领袖人物,其对于中国商务之发展皆有极大之热望。惟一憾事为现今吾国商人尚未能对于各国直接贸易,是以造就商业人才在今日之中国非常切要,人才愈多,则商业必愈发展。诸君皆研究商学而为今后发展吾国商务之重要分子,其希望颇巨大也。
第五,发展吾国商务之人才。余既以发展今后吾国之商务期望诸君,则不能不有所贡献于诸君以为互相切磋之资。第一,须刻苦。学校生活为人生最愉快之生活,商界则不能如是。故欲在商界中有所建树,非在学校中养成刻苦自励之精神不可。欲得真成功,须用苦工夫,此义诸君须切记之。第二,须精细。能刻苦矣,又须养成精细之习惯。商业内容,非常繁复,非有精细之观察及思考不足以占优胜也。第三,须敏捷。能刻苦而精细矣,尤须有敏捷之手腕。商业机会稍纵即逝,凡遇一事,经过精细之观察或思考后,或是或否,必须迅速决定,否则商市一日千变,不能获最良好之结果也。
余今日乐为诸君言者略如上述。总之,吾国商务前途非常光明,而目前之阻力实为不可忽视。惟赖吾国商界及研究商学之青年共同努力,则此后之商务必能为空前之发展,则余所敢为诸君断言者也。
(毕云程编,穆藕初校阅《参与太平洋商务会议日记》,1922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