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北昆 刘剑钧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047

[转载]25佛教胜地八大处·恭亲王

$
0
0



上图:证果寺铜钟

 

恭亲王赋诗秘魔崖

 

  由于影视作品的渲染,即便读书不多的人,对恭亲王奕䜣(鬼子六)也不陌生。

    奕䜣(1833—1898),号乐道堂主人,道光皇帝第六子,封和硕恭亲王,洋务派首领。先后任内阁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等要职。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皇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命奕䜣为议和大臣,留守北京,与英法联军谈判。此后,奕䜣掌管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洋务外交。在“辛酉政变”中,因帮助慈禧除掉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使慈禧得以垂帘听政,掌握了政权,而被封为议政王,后任军机大臣。慈禧地位稳固后,认为奕䜣权势过重,对自己的独裁统治不利。同治四年(1865),慈禧以种种借口,罢去奕䜣议政王的职务。同治十三年(1874),又将其降为郡王。光绪十年(1884),免去奕䜣一切职务。奕䜣为躲避慈禧对自己的进一步迫害,到京西戒台寺“养疴”。

  奕䜣“养疴”期间,从光绪十一年至十五年,每年都到八大处秘魔崖游览,每次游秘魔崖必有诗作。粗略统计,奕䜣写秘魔崖的诗作有十五首之多,这里选其中四首,题目是《秘魔崖口占四绝》:

   松间荷笠一童子,桃李阴阴柳絮飞。

  烟月苍苍风瑟瑟,黛眉轻蹙远山微。

   僧舍清凉竹树新,渐来深处渐无尘。

  一声寒磬空心晓,四面青山是四邻。

   楼殿参差倚夕阳,隔帘微雨野松香。

  人间回首山川小,西岭云霞色满堂。

   浮云流水竟如何,苦志忘形自有魔。

  惟有诗魔降未得,年年惆怅是春过。

   这四首诗写于光绪十二年(1886)春夏之交,也就是奕䜣被免职后的第二年。

  第一首诗大意是说:光绪十二年春夏之交,诗人到秘魔崖游览。在距秘魔崖不远的地方,古松下站着一位小和尚,头戴荷叶制成的斗笠,迎接来访的恭亲王。时值春夏之交,桃花和李花时隐时现,柳絮纷飞,似乎是在欢迎一年一度来游的王爷。夜幕降临,朦胧的月色笼罩着卢师山,王妃似乎游兴未尽,但山色蒙胧,不能纵情欣赏眼前的美景。晚风吹拂,使她感到有些凉意,王妃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

  第二首诗大意是说:天刚麻麻亮,王爷、王妃就起床了。走出僧舍,到院中散步,清风习习,十分凉爽。翠竹长出了新枝,越发晶艳可爱。王爷、王妃来到一处游人罕至的地方,远处传来悠扬而凄清的磬声,越发显得寂静。四面青山,似乎像熟悉的邻居一样向王爷、王妃招手呢!

  第三首诗大意是说:秘魔崖所在的证果寺,楼殿参差。夕阳夕下,天空飘洒着微微细雨,隔帘望去,野松散发着清香。微雨散去,彩霞满天,充满殿堂。

  第四首诗大意是说:人生好像浮云流水,何必自寻烦恼。春天即将逝去,使人心情无比惆怅。

不知读者是否留意,这四首诗辑自唐代十四位诗人的诗句。“松间荷笠一童子”,辑自马戴《秋日送僧志幽归山寺》诗。马戴,字虞臣,生活于中晚唐之交的动荡年代。会昌四年(844)进士,以五律诗著称。“桃李阴阴柳絮飞”,辑自王维《酬郭给事》诗。王维(701761),字摩诘,精通佛学,有“诗佛”之称。“烟月苍苍风瑟瑟”,辑自白居易《题清头陀》诗。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又号香山居士,他的诗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黛眉轻蹙远山微”,辑自崔仲容《赠歌姬》诗。崔仲容,唐代为数不多的女诗人之一。“僧舍清凉竹树新”,辑自施肩吾《夏雨后题青荷兰若》诗。施肩吾(780861),元和十五年(820)进士,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渐来深处渐无尘”,辑自朱湾《寻韦山人于东溪草堂》诗。朱湾,字巨川,号沧洲子,有《新唐书艺文志》传世。“一声寒磬空心晓”,辑自杨巨源《题清凉寺》诗。杨巨源,字景山,改改名巨济,贞元五年(789)进士,官至河中少尹。“四面青山是四邻”,辑自陆畅《题独孤少府园林》诗。陆畅,字达夫,吴郡人,元和元年(806)进士,为皇太子僚属。“楼殿参差倚夕阳”,辑自白居易《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隔帘微雨野松香”,辑自李群玉《峡山寺上方》诗。李群玉(808862),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裴休为宰相时,荐授宏文馆校书郎。不久,弃官回乡。著有《李郡玉诗集》。“人间回首山川小”,辑自杜光庭《题鹤鸣山》。杜光庭(850933),字圣宾,号东瀛子,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道教学者,著有《道门科苑大全集》、《广成集》等二十余种。“西岭云霞色满堂”,辑自李颀《寄綦母三》诗。李颀(690751),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开元十三年(725)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七言歌行尤具特色。“浮云流水竟如何”,辑自刘沧《经炀帝行宫》诗。刘沧,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大中八年(854)进士,得第时已白发苍苍。“苦志忘形自有魔”,辑自李中《宿临江驿》诗。李中,字有中,江西九江人,是否登进士,无考。著有《碧云集》。“惟有诗魔降未得”,辑自白居易《闲吟》诗。“年年惆怅是春过”,辑自罗邺《洛水》诗。罗邺(825-?),字不详,余杭人,有“诗虎”之称。罗邺才智杰出,气概非凡,以七言诗见长。

  奕䜣的这四首诗属于集句诗。集句诗是诗的体裁之一。作集句诗,作者只有博闻强记,才能集句成诗。集句诗要求对原诗句融会贯通,如出一体,这样集成的诗,既无斧凿痕迹,意义又相连贯。集句诗广泛出现在文人笔下,像王安石、苏东坡、文天祥、辛弃疾等,都有大量的集句诗。集句诗发展到清代,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作者多,作品也多。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对奕䜣的集句诗有过精辟的评价,他在《晚晴簃诗汇》一书中说:“清代集句诗,以奕䜣为第一。”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04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