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男子当街杀害前女友揭露残酷真相:女孩,你的心软会害死你作者:晚睡姐姐
本文作者 | 晚睡
01
8月30日,河南洛阳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恶性事件,一名男子当街打死了自己的前女友。
这件事的完整过程之前我号有发过,这里就不赘述了。
事件起初一些网友不负责任的猜测,比如女孩索要巨额彩礼、嫌贫爱富等等,都随着家人的回应和真相的浮出水面,得到了澄清。
女孩不仅没有花过这个男人的钱,反而在恋爱的若干年中,一直都供养着他,甚至连订婚后拍婚纱照的8000块钱,都是女孩自己出的。
男人是当地有名的混混,没有正经工作,喝酒打牌整天浪荡,女孩不顾家人的反对,从十几岁就和他在一起。
中间两个人也有矛盾,女孩因为看不到希望,不止一次提出分手,但每次都因为心软,又被他哄了回去,与他复合。
最后家人见他们分不开,只好同意订婚,订婚后男人短暂地工作了一个月,然后又像之前一样打牌喝酒,女孩却抱着美好的期待,每天打好几份工,努力维持两人的感情。
看男人太过不求上进,女孩也灰心了,带着家人去男人家里退婚,男人一直哭一直哭,女孩再次心软了,这个婚没退成。
男人不甘心,不断纠缠女孩,最终,惨祸发生。
在我们谴责凶手之余,有一个问题也会引起我们的思考:如果他们能够早点分开,是否悲剧能够避免?
我想,应该是可以的。
02
回顾他们整个的交往过程,有一个词特别刺眼,也不止出现过一次,“心软”。
女孩也不是看不到男人身上的问题,多次分手,但,总是忍不住“心软”,又重新在一起。
男人的自私、暴戾和残酷,是被女孩的心软一点点滋生和壮大起来的,从开始,或许还有一点感激、愧疚,到后来,便理直气壮、不知羞耻。
据说男人在杀害了女孩之后,曾经说过“分手了谁养我”这种话。他对女孩没有任何爱意,只是当成了长期饭票,一个可供他驱使的工具人。
多少次的分分合合之后,还是没有分开。他吃喝玩乐,无所事事,依然能够将她哄回来。他的自大感不断飙升,他觉得自己吃定了她,她永远都走不掉。
最后,她在太晚之后的觉悟,不仅无法令他反思自己的行为,反而成了伤害他“尊严”的致命一击。
这么多年,在他失败、灰暗、无聊的人生当中,她是他唯一的成就感的来源。她走了,他就会重新面对自己的失败、灰暗和无聊,所以他恨她,恨到要毁灭她。
横看竖看,都是他伤害了她,他欠了她的,但他恨她,恨得那么理直气壮。
这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所描述的人性黑暗和道德困局,一个坏人伤害了一个无辜的人,为了转嫁自己的愧疚,他决定开始恨他。
一个人欠了另外一个人太多债,还不起了,那么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是干脆不还了,还要怪他给钱给得那么不痛快,要钱要得那么急,“不就是欠你点钱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所以,如果女孩能够在男人没有得到那么多之前分手,他反而不会恨她到如此地步。
看视频中他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巨大的恨意,仿佛面对着自己的杀父仇人一般,他是一定要她死的。
“升米恩,斗米仇”,古训不可不忘,那是古人经过多少血泪教训才换来的对人性的洞察。
03
我做情感咨询这么多年,最怕就是遇到那种习惯性“心软”的女人,面对男人的伤害,她们缺少的不是情感智慧,而是执行力。
道理什么都懂,知道男人不对,知道感情没前途,但是心软啊,每次一哄,一劝,一想到以前的好,信心就动摇了,离开的脚步也迈不动了。
比如曾经有位女读者在后台给我留言,说结婚后老公打过她很多次,有第一次的时候就说再动手就离婚,结果下次又动手了,他十分真诚的道歉保证,她就又心软了。
这样的循环继续了无数次,每次都是他道歉哄哄,她就原谅。
她也不想要这样的生活,但又不知道应该如何设置底线。
最后她问了我一个很滑稽的问题,“真的是我尊严太低了吗,动手之后,他一道歉一保证,我就会感念以前的好,就又继续生活,所以这种做法真的是没尊严吗?”
难道不是吗?
一个被打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的女人,一旦男人给几句好话,下个跪、求个饶,马上破涕为笑,重归于好,谈何尊严?
一个人无法维护自己的尊严,别人也会来践踏你的人格。反复对她举起手的男人,一定在内心深处是极度蔑视她的,“那么好哄,打就打了,无所谓”。
高忍耐性的行为背后,常常隐藏着低自尊的自我评价机制,只有自己认为自己不值得被尊重的人,才会这样一次次忍受男人的暴力、背叛和羞辱,面对渣男死不放手。
因为在内心深处,她们相信自己不可能得到更好的,这个男人再糟,也比想象中的下一个男人更好。
04
我还有一个读者,谈恋爱时男人就会动手,然而每次主动求和的还是她。
她说自己的条件不比他差,“但很多时候闹到要分手的地步离不开的人是我!”
身边的闺蜜都觉得她不应该和他在一起,她自己也说服自己跟他分手,可是却做不到。“只要想到他对我很好的时候我就心软的不行。”
我回答她说,“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因为你生病了。”
心软是一种病,是一种依恋障碍,它是从人在童年期的不安全依恋类型转变而来,最终体现在成人后的情感关系中:明知道一种亲密关系在伤害着自己却欲罢不能。
法国心理学家瓦隆指出:“儿童对人们的依恋心是发展儿童个性极端必需的。如果儿童没有这种依恋心,就可能成为恐惧和惊慌体验的牺牲品,或者将产生精神萎缩现象,这种现象的痕迹可以保留一生,并影响到儿童的爱好和意志。”
简单来说,如果一个人曾经在童年时体验过被遗弃的感觉,这种感觉会纠缠一生,会变成骨子中的不安和对情感的极度依赖,这样的人要结束一段感情要比正常人困难很多。
当正常人发现在一段感情中对方无法给予自己所需要的,或者对方已经暴露出致命的问题,他们选择分手,紧紧意味着离开一个人、了结一段情。
但对于有依恋障碍的人来说,离开一个人,则意味着自己再次被抛弃,结束一段感情,意味着自己将失去全部价值和尊严。
这是一种非常难以描述的感觉,当事人或许愿意将其解释为爱,就像被当街打死的女孩宁可一个人打多份工也要坚持和男人在一起,完全无私的自我牺牲,她一定沉浸在爱情的神圣感中。
其实不是,这种死抱着渣男不放的“忠诚”完全不是爱,因为爱包含着自爱,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能懂得爱别人吗?
她只是在情感关系中重复再现一个孩子的恐惧、惊慌和依赖——即使在一个遭受虐待或者并不健康的关系中,也存在着保障她生存的某些因素。
心软是一种病,而女人之所以比男人更容易患上这种病,是因为女人在一个男权社会中更容易被忽视被冷落被遗忘。
她们先天缺爱,后天就容易找虐,对情感的过度依赖让她们不懂得如何反抗不公的待遇。
正如波伏娃所说,“女人总是力图保存、弥补、安排妥帖,而不是毁灭与重建,她们更喜欢妥协、和解,而不是革命。”
8月30日那场街头悲剧的视频非常残忍,看得我血脉喷张,但后来我生出了一个想法,这条视频应该安排那些徘徊在糟糕的感情、糟糕的男人身边无法离开,依旧心存幻想的女孩强制观看,看够二十四个小时。
看看那个曾经说爱你的男人会毫不犹豫对你举起凶器,看看你曾经付出一切的男人会恨你到什么程度,看看鲜血是如何飞溅,看看如花的生命是如何一寸寸消失。
已经有无数个女子用生命用鲜血来证明这个残酷的真相:
姑娘,你的心软终有一天会害死你。
咨询邮箱,欢迎讲述你的故事:
wanshui0512@163.com
作者介绍:晚睡,作家、情感咨询师,一枚斜杠中年码字工,喜好解读复杂情感迷局,关注女性独立与成长,已出版《晚睡谈心》、《帮你看清已婚男人》、《你配得起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