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北昆 刘剑钧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047

[转载]“母亲节”,成都49中学生在校坠落身亡警示啥?

$
0
0
    
      这两天,成都49一名学生在校落身亡的新闻引发大量关注。由于校方拒绝家长进入,且提供的监控缺少事发时信息等做法,引爆全网质疑。而校方在将近10个小时才作出回应:“5月9日18:40左右,该校一名学生从知行楼高空坠落。学校立即拨打120并报警,经120现场诊断,该同学已无生命体征,目前公安机关正展开调查,学校将全面配合调查工作,并做好善后事宜。”
      对此有网友说:“这样的回应等于什么也没说。”还有网友说:“学校究竟想隐瞒什么?”更有网友说:“学校不仅应积极配合公安调查,还应及时回应社会质疑。”甚至有评论说:“回避质疑就是逃避社会责任,校方绝不能一句配合调查就沉默了事,而应尽快针对传言给出回应,给死者家属和社会公众一个交代!”
     说实话,花季生命骤然逝去,对孩子的父母亲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难以承受的噩耗,社会各界也会度关注。由于事发突然,校方显然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外界对校方质疑也在情理之中。今天事件有了新发展,以联合调查组对外通报:【经公安机关现场勘验、法医检验、调阅监控、全面调查,认定:1.尸体损伤符合高坠致死;2.根据现场攀爬痕迹、足迹和指纹印证,认定高坠属个人行为;3.经勘查无他人痕迹物证,排除他人所为。综上,排除刑事案件。未发现学校存在体罚、辱骂学生等师德失范问题,未发现该生在学校受到校园欺凌情况。基本判断该生是因个人问题轻生。调查组指出,该事件表明,学校在学生心理关爱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但还是有不少网友对校方的种种做法不满意,有网友说:“既然如此,为什么捂着监控不让看?!?! ”还有网友说:“之前不是说监控坏了还是啥的。现在咋又能看了。另外,请继续调查下一个好好的学生,为啥突然要自杀呢。”更有网友说:“如果是这么简单,没必要拦着家长吧?”甚至有网友说:“不能说服大众的真相最终只会让官方部门失去公信力。”尤其是事发时的监控影像缺失令人怀疑,因为死者的妈妈,鲁女士表示,“学校内有监控,可直到5月10日才准许家长看,而且他们没有看到事发的那一个多小时所有的监控,她也没能进入学校,看看事发的现场,到现在都不知道孩子从返校到坠楼过程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所以这才让我们更有疑问了,既然最关键监控录像缺失,调查组又凭什么就得出“排除刑事案件....该生是因个人问题轻生”的结论?笔者相信警方会进一步跟进深入调查此案。因为不仅仅是为了给死者家属一个交代,更为了给全社会一个公平公正交代。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近年来,中小学生跳楼自杀时有发生,而跳楼自杀几乎成了孩子们轻生的首选,曾经涉及全国13个省约1.5万名学生参与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中的数字更是令人触目惊心:中学生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整个国家自杀率在大幅度下降,但是中小学自杀率却在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孩子已经等不及进大学,他们在中小学就开始有自杀行为了。
     我们必须看到的是教育的最大成就,似乎就是学生做试卷。有句流行语:提高一分干掉千人。我们的课堂是什么样子?不断暗示孩子自杀,为了好的成绩可以不惜生命。

       有些孩子离开爸妈时还高高兴兴的,说不准一个什么突发状况就阴阳两隔,虽然最近教育部门关于减负下发了不少新政,但是只要高考的独木桥教育体制还存在,我们还一直以分数为核心,那么,即使减负多少,也至多只是表面工作,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有着“黑马中的黑马成都49中学也不会例外”。我们曾经用“学海无涯苦作舟”鼓励自己,现在鼓励孩子,结果我们生病了还传染给了孩子,但是罪归祸首的还是那“病入膏肓”的教育体制,因此,我们只能但愿其能早点病逝,才能早日解救那些“生病”的孩子们。
     我们常说,父母关爱不够,人际关系恶化紧箍咒。换言之,爱与关心是维系情感的桥梁。只有爱存在,生活才会融洽,现在很多中学生自闭自卑、不善交流沟通,也与父母没有及时引导有关。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尚可理解,但对孩子的关心却不仅应该仅停留在学习层面,还应关注孩子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的发展。只有融于集体之中,抱有积极向上态度的中学生,才能像沐浴着雨露的花朵,向阳积极成长 。
     我们也看到林唯麒的母亲鲁女士发朋友圈说“儿子又拿奖状了”。极目新闻记者看到,老师给林唯麒发了好几张奖状,化学第一,物理第三,进步之星……奖状足足有5张,当时林唯麒站在讲台上,和其他同学一起领奖,笔者仿佛看到特别熟悉的“田雨岚”。她对孩子的爱似乎完全取决于拿奖和第一,一句母亲节祝福,去忽视了孩子内心的真实变化。
     如果最终的结果“自杀”成立,那么鲁女士的内心得多痛啊!关于中学生林唯麒的死笔者不排除自身人格的缺失,遇到挫折,容易因缺乏思想准备和因应能力,而出现过激行为。所以,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引入挫折教育十分必要。让他们正确估量自己在家庭、社会中的位置,能够使青少年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避免他们一出家庭、学校的温室就变得弱不禁风,养成健康、健全的人格。“气性大”,实际上是过去受的气太少了的缘故。
      现在关于中学生林唯麒最终死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不日就会有最终结果,但是笔者想说的是,当下仍有而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及学生家长,则缺乏对生命、生命教育的开展形式、生存技能的正确认识。其主要也是源于中小学阶段心理埋下的隐患。很多老师、家长只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忽略了其心理的健康成长,导致了一些青少年走极端以自杀处理问题的后果。笔者注意到,现在不少学校走廊和阳台都用护栏包围,天台也竖起了两米高的护栏,但这样真的可解决所有问题吗?不能!(随意)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04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