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我家的饲养(五)养羊作者:钓月-樵云
我家的饲养(五)养羊
我家又养过两只山羊,早晨与傍晚,总由我与弟负责把羊放出牵回,羊放到外婆的坟边,用牵绳上的木桩往地上一插就行了,傍晚牵回家,那时没有人偷羊的,放心。母亲常常割青草,晒干,贮藏,冬天供羊吃。
父亲没有工作,只得四处打些短工,有次带我到城里去,大概离观前街不远,那家是洋房,还有个大花园,用桔杆从井里取水浇花木,父亲帮他修花房,主人四十来岁,高大英俊,有点像混血人种,我们背地里都叫他“外国人”。那时我读小学二年级。外国人有只洋种的黑山羊,要寄放到我家,那山羊高大,力气自然也大,有次要下雷阵雨了,我们还没放学,祖母独自把羊牵回,走到青山桥浜,羊跑得快,祖母是双半大脚,跟不上,牵不动,摔了一跤,为此祖母又怨又气,父亲只得又把那外国羊还给“外国人”。
过年要杀羊了,当我吃美味的羊肉时,想到那时温存的羊被杀时从不嚎叫,显得无奈又可怜的样子,杀羊,刀子是从侧颈处刺下去的。看了有些不忍心,所以孔子说:“君子远庖厨也。”
1970年摇船路过新安,即望亭过去一个小镇,2角钱可买一大碗红烧羊肉了。我生产队为附近东方化工厂运柴油桶到无锡,因新安镇离无锡不太远,我们一般不靠岸停歇,所以就吃过一次便宜的新安羊肉。
上世纪70年代初,虎丘大队八九队(所谓八九队和前面提到的一二队,那是“四 清”工作队觉得到两个生产队的农户住宅相互交错,不利于管理,就合并为一个队。)有个十六岁左右的少年,他会偷羊,偷过几次,后来抓住了,据说他手心里放些食糖,给羊舔,羊尝到甜头就会跟他走,于是有了个绰号“小贼骨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