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北昆 刘剑钧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047

[转载]中戏相声本科班,怎样才能培养出好演员?

$
0
0
中戏相声本科班,怎样才能培养出好演员?

韩浩月

据悉,从2022年开始,中央戏剧学院将开设相声创作表演本科班,学制四年,主要讲师为当今相声名家为主,凡取得所在省高考报名资格的考生均可报考,另外,招生还不设年龄限制,符合报考要求的社会考生也可参与。

开设相声创作表演本科班,被认为是中戏响应国家文化战略,丰富“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内涵,探索构建全面而完备的“中国演剧体系”的必然选择。实际上,早在2010年,北京电影学院在本科招生考试专业时,表演学院就新增了相声与喜剧表演班,在当时形成不小的轰动。12年后,中央戏剧学院也开设相声班,在定位与意义上,都进行了升华。

相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长期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艺术形式,春晚相声曾给几代人留下深刻印象与回忆,从茶馆到荧屏,相声所制造的欢乐,也在不同时期充实与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虽然相声事业起起伏伏,但受众对相声的期待从未放弃,所有相声爱好者都希望相声传统能够被好好地继承与发扬,继续在公共娱乐生活中承担重要作用。

相声是市井文化还是阳春白雪?这种持久以来的争议,在今天其实已经不太重要,因为相声的竞争对象,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与其它电影、电视剧、话剧等文艺形式一样,相声需要从短视频、直播、社交媒体等更具“成瘾性”的平台与产品那里,来争取受众。不管相声界、表演艺术界内部对相声的看法是否有不用意见,但受众对相声的喜爱的标准是一直没有变的——优秀的相声必须要好听,能击中受众内心,可以起到陪伴作用,唯有如此,相声的生命力才会保持顽强。

开车的人在车里听相声提精神,失眠的人在夜里听相声安稳心神,相声的主流受众并没有撤退或消失,他们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继续与相声“交流”。所以,无论是相声从业者,还是教育者,都应该珍惜庞大受众对相声的这份喜爱甚至依赖,用责任心和长远意识来发展相声。

中戏开设相声本科班,就把一种良好的愿望落实到了行动上,相信这个本科班的开设,会给热爱相声表演的学生与社会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也相信这一本科班,能够在“中国演剧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并通过与戏剧、影视的结合,包括向多媒体、流媒体融合,培养出一批具备艺术家素质的相声明星。

学相声不易,在不少相声演员的故事当中,都可以看到学相声过程中所吃的苦,以及学完相声之后付出的漫长等待,但观众仍然可以从贾玲、潘斌龙、贾旭明、梁超、李鸣宇等毕业于中戏的表演人才的身上,看到相声所赋予他们的独特气质,能够培养出来这些表演人才,让中央戏剧学院拥有了不少经验与底气,但在注重“名家教学”的基础上,其实还有许多事情要考虑到。

比如在讲师选择方面,是否可以像敞开大门广招学子那样,也展开怀抱,欢迎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相声名家,一起在中戏的课堂上同台竞技,开阔学生的视野,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拥有多元的创作思维;比如在授课内容方面,能否打通相声在不同发展阶段所走过的弯路,在继承相声优良传统的同时,也可以大胆地进行相声教学改革,为相声创作赋予更多时代精神与鲜活元素;另外,在捍卫“学院派”的严肃与认真的同时,是不是也可以引进“市场派”的灵活与生动,让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是优秀的相声演员,更可以用相声演员的身份,丰富整个喜剧类型的创作。

总而言之,中戏开设相声本科班,是一件好事,期望这个班能够在关注之下,办的成功而精彩。(刊于《新京报》,刊发时有修改)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04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