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为何离开中国?
甄鹏
中国清华大学教师颜宁女士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聘为讲席教授。颜宁以年轻、成就突出、颜值高知名,被称为女神级的科学家。她这次工作调动,被舆论认为是因为连续两年未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而负气出走。
身在国外的颜宁先是发微信“辟谣”,接着发微博称这个说法“莫名其妙”,是“无稽之谈”。主流媒体立即跟进。澎湃新闻发布文章《放过这位“清华女神”吧!关于“出走美国”,她都辟谣了三次》,被广泛转载、传播。然而,一个人在公开场合说的话,不一定代表他(或她)的真实想法,特别是在中国。颜宁在辟谣的同时,又说:“flag能乱立么?毕业典礼发言能乱讲么?”让人浮想联翩。
颜宁曾在科学网博客发表《一份失败的基金申请》,说她的“葡萄糖转运蛋白”项目连续两年(2014、2015)未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愤怒之情跃然纸上。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颜宁在2014年获得该基金的一次资助(另一个项目);2016年,她的葡萄糖转运蛋白项目终于申请下来了。对这一重要事实,颜宁没有对博文进行补正说明,起了误导作用。
表面看起来,她离开中国与自然科学基金的事儿无关,毕竟基金已经申请下来了。进一步分析,却发现未必如此。颜宁在公开表态中称:“2015年以来,我陆续收到欧美多所著名研究机构的聘任邀请,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决定受聘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Shirley M. Tilghman终身讲席教授。”“我很开心10年前清华大学向我伸出了橄榄枝,2年前普林斯顿大学也同样向我伸出了橄榄枝,让我得以梦想成真。”
很明显,颜宁决定离开中国是在2015年她第二次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失败之后。2016年尽管项目获批,已经晚了。这也可解释她为何没有删掉那篇批评文章,或者进行补正说明。对上面的媒体报道,颜宁发微博称:“这篇里面,我对引用我的每一个字(包括一个尴尬的错别字)负责。”
也在那篇报道中,颜宁给出了离开清华的原因:“我生怕自己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可能故步自封而不自知;换一种环境,是为了给自己一些新的压力、刺激自己获得灵感,希望能够在科学上取得新的突破。”这是场面上的话,深层次的原因不足为外人道也。
颜宁最新的微博是:“我对微博是真爱呀,多少答案早就埋下了。”通过颜宁的微博可以看出,她关心时事,与埋头实验室和象牙塔的学者不一样。她非常关注雾霾。在今年1月的一则微博中,她说:“累心。还是离开雾霾灾区更明智。”
在2014年的演讲《象牙塔里的波澜壮阔更让人刻骨铭心》中,颜宁说:“在普林斯顿,穿着不修边幅给你上课的可能是诺奖得主、资深院士,你在咖啡厅小憩坐在对面的也可能是美国总统的科学顾问。在那里,不论是本科生还是诺奖得主,你完全感受不到人与人之间的高低贵贱,每个人都是一派怡然自得,却又有一份这个大学特有的我行我素、桀骜不驯。在这种环境下,你会很安心地做自己、很专注地做自己的事情;浮躁很容易就被挡在物理上并不存在的学校围墙之外。”
颜宁深刻体会到中美两国大环境的差异,清晰表达了对美国生活的欣赏。像她这样既有才华又有个性的人,到底适合在哪里生活,会有自己的考量。颜宁离开中国是合力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氛围、个人经历等,连续两年申请基金失败仅仅是导火索。颜宁的苦恼,每个中国人都会遇到。如何留住人才,当权者要反省。
(甄鹏《高山西月网》2017年5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