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下旬,苏州日报记者为作寻访古城名人故居系列报道,到山塘街玉涵堂采访,我偶然遇到了民国年间玉涵堂主人——安徽歙县茶商王子颂后人,王子颂的孙媳洪竹仙现年91岁了,现居住在这附近,她说:扮演京剧样板戏《沙家浜》中阿庆嫂的洪雪飞,就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妹妹 比她小十多岁。一提起洪雪飞,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很熟悉,不少人用现在的话讲,是她的“粉丝”,一般喜欢“智斗”那场,但我更喜欢听那段二黄慢板:“风声紧,雨意浓,天低云暗……”低吟深沉,一波三折。
现摘录百度上一段文字:
洪雪飞(1942——1994),安徽歙县人。从小在杭州长大,她是庶出。做茶叶生意的父亲,在她幼年时便将她母女连同她母亲前夫所生的一个女儿,一起抛弃了。从此她们三口相依为命,过着艰难而又漫长的日子,所以她自小就养成了善于谋生、精明能干、自我保护意识特强的性格。她比姐姐聪敏漂亮
1958年她考入北昆培训班,已经18岁了,没有基本功底,硬是凭着她刻苦用功的一股狠劲与巧劲,学艺四年,就成了头牌旦角李淑君的唯一接班人。
文革初洪雪飞改演京剧,1967年赵燕侠被迫辍演,她主动要求顶替,试演样板戏《沙家浜》的女主角阿庆嫂,果然一试成功,树立了阿庆嫂的样板,闻名全国。特别是茶馆中的“智斗”一场,历年来演出场次之多,已经数不胜数。她是一位京昆两栖的性格演员,昆剧中尤其欣赏她和侯少奎合演的《千里送京娘》。她在这一京一昆两出戏中所塑造的两个艺术形象,实在令人难忘。 1994年9月14日凌晨4时许,洪雪飞自京飞抵新疆乌木齐市,再乘面包车开往300公里以外的克拉玛依油厂,她是专程去为该厂建立40周年纪念庆祝活动演出两场"智斗"的。到机场来迎接的中型面包车共六辆,她坐在第三辆中,驾驶这辆车的司机由于疲劳过度,途中遇一土包不及闪避,时速110公里的车子一下子跌进3米深的沟里,玻璃全部震碎,磕睡中的洪雪飞再也没有醒来!洪雪飞一生就此写上了最后的句号,年仅52岁。
后来我到洪竹仙家去,她说:父亲是歙县三阳村人,在杭州做茶叶生意,俗话说:“徽骆驼,两头大。”意思是安徽商人在外长期做生意,往往再纳一女,以便跟随料理在外家务,但不分妻妾,都算大的。父亲纳了个擅长烹饪、针线的湖北女子,生下三个女儿,洪雪飞是小女儿。解放后不允许有妻妾,于是就和妾离婚了。
网上说父亲狠心抛弃了她母女,我觉得在当时也是不得已为之。
她取出了其他几张洪雪飞的照片,我搜索了下,网上没有,就发在这里吧。
她又取出一张照片,有四个女子,自右到左分别是洪竹仙、洪雪飞、洪的堂姐以及村上人。洪雪飞从小在杭州读书,1958年,初中毕业后被北京昆剧院招去了。
从前交通不便,洪竹仙嫁到苏州茶商王家,坐独轮车,一路巅簸,走了三天,才到车站。在石路义昌福举行新式婚礼,当时风俗要有童男童女,洪雪飞只有八岁,向作新娘的姐姐献花,现在还保存着这张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