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北昆 刘剑钧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047

[转载]为三太息欲无言--有关袁克文之杂札

$
0
0

先说这题目,是袁克文死时他的老师方地山送的挽联中的句子。全联是:

聪明一世 糊涂一时 无可奈何唯有死
生在天堂 能入地狱 为三太息欲无言

袁克文算不得一个好人,也说不上什么坏人。这个袁大总统的二儿子,只活了四十二岁,着实命短,若论才情,他有一大把,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京昆琴曲,藏书觅泉,上交皇庭,下踏青楼,呼朋时贤,结友黑道,都能让他整出个一二三来。

余何以对袁克文有些兴趣呢?乃因很早以前买过一本书,是刘成禺编著的[洪宪纪事诗本事簿注],此书原本刘氏早已编成,因种种原因,一九三六年才首次出版单行本,土纸铅排本,余藏正此版。此书说的是袁家事,自然会说到袁克文,试举一则: 寒云纳小桃红,方太师赠联云:冤枉难为老杜白 传闻又弄小桃红。方地山曾授克文、克良蒙课,呼为太师。寒云修褉法源寺,地山在津,一电回京,来往半日……[寒云日记]:丙寅二月二日。秀英邀观影剧,偕琼姫往。 小桃红后与寒云分离,在津重张艳帜,易名秀英,尚未忘情寒云……。 看这师徒俩都不正经,好玩,慢慢找相关书读,可惜旧版书不好找,除这本三六年旧版,其它多八、九十年代才出的,更近是这几年出的。 知道郑逸梅七十年代在香港出过[袁寒云的一生],费了不少劲才弄到一册,原来书名是[辛丙祕苑 皇二子袁寒云],前者是袁克文旧作,后者属名陶拙庵所作。此文实际上早在一九六六年就已完成,是郑逸梅应高伯雨之請为[大华]杂志而写的,一九七四年,高氏为贺郑逸梅翁八十寿辰而编印的。至于何以属名陶拙庵,心知肚明,无须绕舌。书的实际出版日期是一九七五年四月,由香港大华出版社出版。直到八十年代大陆出版了郑逸梅的[凊娱漫笔],看到此文,更名为[袁寒云的一生]。于是有了兴致,渐买了几本相关书籍。

有几本线装新版书,挺好玩儿,说一下。

一:[寒云日记],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一函一册,单色影印。一九九八年三月一版一印,印数:五百部。此书我买时己晚了三四年,花高价从私人手中买来。这大概是四九年后苐一次影印袁氐手迹著作。

二:[寒云日记],广陵书社出版,一函三册,双色印刷。二零一四年九月一版一印,限量一百部,编号发行。余所藏本为五十九号。三册书根印的书名都是 寒云日记 但实际是二册寒云日记,一册是 寒雲皕宋书藏善本提要 ,细观之,此书原来依据两暮轩所印本,作为出版社,理当有个说明,作下交待,即是对原印者的尊重,也是对读者的负责。

三:[寒云手书所藏宋本提要廿九种],两暮轩印行,二零零七年印一百部,编号。余所藏为一百号。上所说广陵书社所印,正据此本。两暮轩齐氏首次用双色印此书,无前者。

四:[寒云的一生],这是一本有趣的书,先看看印行者书后朱字小记:

家父七十年代未,得书于香港书肆,内地稀见,借阅者甚多。后听丛碧老讲,作者是上海的郑逸梅,有补白大王之誉。余对文史心醉,即从此书始。此书经余手借出者达三十人之多,游历五载,方才旧燕归巢。书中印痕累累,批校比比皆是,此时余痴迷书典旧章,效仿前贤之心久矣,旋从此书着手,言一出,满座皆诒余乃黄口孺子。蒙诸老不棄,求之必应,怎奈出师不利,遇折而弯,少年轻薄,加之求学即在此时,不了了知(之)。今思之甚感愧对诸老前贤。

不觉惶惶已三十年,今重拾旧梦,蔚然成书,可吿梅翁在天之灵及诸老当年提携之恩矣。

戊申四十二年立冬 佛厂书于小绿萼华堂

由此我们知道了印书者何以出版此书,及其源本何书。有趣的是,此书摹汲古阁版式,仿古双色印刷,仅印一百册,也是即将的难得之书。书的纪年奇特,不知者极易出错。此书纪年为:戊申四十二年。实是制书者生于戊申年,生年即元年,加四十二年,即二零一零年是也。

此书另一特别处是有许多当代名家留题和钤印,如:顾廷龙、张充和、张中行、启功、钱君匋、马少波、吳祖光、欧阳中石等等。

前边提到的[洪宪纪事诗本事簿注],余处尚有一九八三年版[洪宪纪事诗三种]。书中包括刘成禺的[洪宪纪事诗]和[洪宪纪事诗本事簿注],还有张伯驹的[续洪宪纪事诗補注]。是洪宪纪事诗的含量最丰本。 一九九七年七月有山西古籍出版社民国笔记小说大观本的[洪宪纪事诗本事簿注]。余与三六年初版本对观,在书后写一小记,云:

洪宪纪事诗刘成禺写成于一九一八年,共二百八首。此书系一九三六年首印之单行本……前凡例称,分刊四卷,宎则仅印成此二卷。山西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出版[洪宪纪事诗本亊簿注]乃依此本而印,亦仅九十八首,其苐四十一首,首句未字画囗,实为英字,注亦删去千余。此又证读书须多备版本,尤不可少初版之书。

这小记是二零零三年写的,又过十二年矣。

袁克文目前最全的一本著作,大概是上海书店出版社汇集出版的[辛丙秘苑]了,此书共收袁著[辛丙秘苑]、[洹上私乘]、[寒云日记]、[洹上词]、[三十年闻见行录]五种。书出版于二零零零年,平装一册。

袁氏本有诗集,现竞失去无存。又有[泉简],未见有単行本出版,还有[寒云藏古],书拓同刊,颇可赏玩,亦未见有単本刋出。袁克文还写过几篇小说、散文等,也未被收汇成集,研究他,不能不知这些。

袁克文有自制笺纸多种,大多被南纸店复制过,袁亦曾专为南纸店绘过诗笺,余手中一二,可见一斑。

三十年代初,宋美龄在南京过生日,有人送她一册宋版[于湖词],这本六十多页的书她很喜欢,常观玩。[于湖词]是南宋词人张孝祥的词集,南宋安徽和县人,绍兴进士,主张抗金。这书书牌上写的是嘉熙三年刻本,一天被林森看到,详观后,吿诉宋美龄,此书是今人写本。原来,这书是袁克文夫人刘梅真的影宋抄本之一。

刘姌,字梅真,生于一八九六年,安徽贵池人,袁克文的"正宫娘娘",书法极好,尤擅小字,曾影抄数册宋版书,袁克文曾专为她请同古堂制作铜墨盒,上刻他亲手写的"梅真校写用之 洪宪元年 皇二子"。现在可知的刘氏影抄宋本有三种:[李丞相诗集]、[于湖词]及藏于右任处的[唐诗三百首]。

袁克文何以在江湖中辈分大呢?原来靑邦创建于明末淸初,结二十四字,以字先后论辈分。"淸、净、道、德、文……礼、大、通、悟、学。"到民国,礼字辈已近绝,而袁克文所拜之师,是已封山不干的礼字辈,因而他是大字辈,而当时旳黄金荣、张啸林是通字辈,杜月笙更晚,是悟字辈,都在袁克文之下。

袁克文像

刘梅真像

袁克文题写书名

一九三六年版

一九七五年香港大华版

一九八二年上海版






























各种有关袁克文书籍



刘梅真影抄宋板书







袁克文亲笔铜墨盒四种

袁克文绘笺一种



寒云藏古及墨迹

寒云自书润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04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