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去八大处,那里集中了很多寺庙,而且不乏名寺——而我对八大处的了解,大概也就止于此。
在元旦节的第二天,我决定去八大处朝圣,作为2011年古刹之行的开端。从三元桥坐地铁到苹果园,再从苹果园打车去八大处,一路上就在想象八大处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所在。
直到门口,才知道这里其实是一个公园。门票十元,倒不算贵。
走过一段,从一块指路牌上,我才弄明白,所谓八大处,其实就是八个宗教场所,一处长安寺、二处灵光寺、三处三山庵、四处大悲寺、五处龙泉庵、六处香界寺、七处宝珠洞、八处证果寺。
灵光寺应该是这八处中最重要的,皆因佛牙舍利和佛牙舍利塔。
佛牙塔远远地就能看到。从一段长长的台阶拾级而上,才发现这座古寺只剩下佛牙塔了。没有传统的山门,没有钟鼓楼,没有传统的几大殿,似乎一切都围绕佛牙塔展开。以至于我一度以为:佛牙塔和灵光寺是两个不同的景点,我可能还没进入灵光寺呢。后来看见几个法物流通处都写着“北京灵光寺法物流通处”的字样,才渐次醒悟:这座寺庙目前还没按常理出牌。
遍寺最多的便是“法物流通处”,我见过最多的莫过一寺两个法物流通处,灵光寺的或名或实的流通处总有七、八处,堪称八大处中的八小处了。
台阶下右边便有一个法物流通处。而这种请不要将香带进寺庙的告示牌,我也曾在一些寺庙见过,别的寺庙竖牌处就有人免费给每位信众发三支香。比如武汉的归元寺就是这样。但在这里,这块告示牌似乎更多了一种强买强卖的感觉:外香莫入,要上香,必须在本寺的法物流通处购买。
这里应该是灵光寺山门殿的位置,但门匾上书的却是“佛牙舍利塔”,并无任何灵光寺字样。
进得寺来,才发现全寺仿佛一个大四合院,中央是一个大广场,广场边最显眼的便是宝塔,没有一般寺庙那样规整排列的几进大殿。
这座高塔应该是五十年代重建的,用来供奉佛牙舍利。古塔毁于战火。
没有常规的那些佛殿,人们一样可以找到参拜对象。
迎客厅前一座莲花石基上,雕琢三只口衔彩带的小狮子。狮身油光滑亮,不时有人摸他们一把,看来是相信摸了有好运吧。不知到底是谁揩了谁的油。
而迎客厅门口的两尊狮子镀了金身,与周遭一排厢房门口挂着的黄缎门帘相映,似乎努力昭示着皇家气派。却也展示着这里浓厚的商业氛围。
还是有些信众能从这种商业氛围中超脱。他们在一块空地上整齐地摆满蜡烛,在不时呼号而过的山风中努力保持每盏烛灯都在燃烧。在费尽周折后,大家坐在一起,由一位喇嘛带着,集体诵经,仿佛是在进行什么法事活动。
灵光寺的另一特色便是政治氛围很浓。一些国际友人捐赠的佛像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并且立碑纪念,用以表明他们跟我国政府很友好,很有共同语言。
这座辽代的古塔只剩下塔基了。不知道这是不是当初供奉佛牙舍利的原塔。
在辽代塔基的一侧,是一套小园林景致。
塔基的另一边是千手观音殿。这是我在灵光寺所见到的貌似唯一一个,在大殿内供奉的,本寺的佛像。店门口两边红红的台子,应该可以算一个小的法物流通处。不许携外香入内,无非是想保证他们的收入吧。
从灵光寺这个大四合院走出来之后,才发现院子一侧有道院门。门口一边挂着中国佛教协会灵光寺的牌子,另一边镶着八大处灵光寺的石板。这可能是全寺唯一以官方名义出现“灵光寺”字样的地方,而且一下出现佛教协会和八大处公园两个官方。这是不是造成寺内流通处非常多的原因之一呢?
从寺外二十四孝影壁墙仰视,许愿台显得十分“巍峨”。但台上搭着的简易佛堂又显得很不严谨。可能这里正在募集功德钱重建大殿吧。
好一个灵光寺,以佛牙塔而名,商业气息如此浓厚,看来是八大处的招商引资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