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大吉悲歌】南大吉巷(旧称“羊肉胡同”)作者:黄城根下
南大吉巷位于北大吉巷南边,与之平行。东口接果子巷,西头向北折交于北大吉巷。明代成巷,称“羊肉胡同”,沿用至1965年,后改称南大吉巷。胡同名称起源可能与屠羊售肉有关。但没有发现文字记载。
北京城里原来叫“羊肉胡同”的有五条。1965年北京地名整顿,同名的街巷,原则上仅保留一条,其余的予以改名。北京的五条羊肉胡同仅西四羊肉胡同维持原名,其余的全都改名。
1.建国内大街附近的羊肉胡同,谐音改称为“洋溢胡同”;2.前门大栅栏附近的羊肉胡同,谐音改称为“耀武胡同”;3.牛街附近的羊肉胡同,改称为“牛街四条”;4.果子巷附近的羊肉胡同,因紧邻大吉巷则改称为“南大吉巷”。
南大吉巷是纯居民区,胡同内没有任何与商业有关的地方,没有商家,没有店铺。全部都是居民的院子。
清人朱一新所撰《京师坊巷志稿》中,大吉巷南羊肉胡同条载:有奉新、旌德会馆。旌德会馆旧址即14号院。
旌德会馆是由安徽商人投资建设,解放前后馆内开办“私立文化小学校”,1956年改称宣武区羊肉胡同小学,后称宣武区大吉巷小学,小学停办后又改为区职工中专技校。
我的一个住在同一个四合院里的同龄发小,由于没能考上公立的小学,而被迫到羊肉胡同上“私立文化小学”。当年要多花不少学费的,直至几十年后说起此事,他仍旧觉得愧对父母。(参见我的博文《我的小学》)
南大吉巷11号,曾经的顾记金店。三进院落,贯通南北大吉巷, 后门是北大吉巷12号院。现在的门上挂着“宣武区交通安全委员会”。解放后曾先后做为宣武区政协、宣武区劳动局、宣武区交通安委会等单位使用。
南大吉巷11号 顾记金店。
南大吉巷14号 旌德会馆 - 私立文化小学 - 大吉巷小学
- 中专技校
南大吉巷26号 李福寿笔店作坊
南大吉巷10号 精美的门楼砖雕
(老照片源自网络,部分有裁切,向原作者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