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北昆 刘剑钧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047

[转载]沈璟《增定南九宫曲谱》(增定查补南九宫十三调曲谱、新定九宫词谱、南曲全谱)

$
0
0

沈璟《增定南九宫曲谱》(增定查补南九宫十三调曲谱、新定九宫词谱、南曲全谱)目录[及内容重点摘录]
卷之一

附录:凡不知宫调及犯各调者,皆附于此。(各调附录)
引子
【宴蟠桃】【三迭引】【甲马引】【牧犊歌】【帝台春】【西河柳】【接云鹤】【颗颗珠】
过曲
【烧夜香】【犯胡兵】(征胡兵)【三仙桥】【风帖儿】【柳穿鱼】[坊本琵琶记,或无此曲]【四换头】[所犯四调,但知前四句似一封书,其余未敢妄订]【恁麻郎】[恁字,恐误也]【货郎儿】[疑与前曲同一调,或传刻误耳]【十棒鼓】【小引】[此亦巧立名色也,还须查正]【望妆台】[疑亦传刻之误,未必确也]【搅群羊】[疑是金梧桐带山坡羊]【七贤过关】三体[不知用何七调。。。此调极似金络索,但末句不相似耳]【多娇面】[再查定]【二犯朝天子】二体[按南曲未闻有朝天子,唯北调有之。此曲不知何所本也。此曲末后五句,似红衫儿,但前五句,不知何者是本调,何者是犯别调耳。今人作此调,皆无虽然皓月二句,恐是误也,不若此曲为全][此调,不如前一曲之完全]【水唐歌】[疑亦讹传也,唐字尤无谓]【川鲍老】【清商七犯】[似属商调]【鸙羽天】[(八义记)此曲今人改用玉抱肚矣]【鹅鸭满渡船】二体【赤马儿】[疑亦误]【拗芝麻】[仙吕曲有此调,此又不同,疑亦误]【一秤金】[(牧羊记)按此调,必是十六调合成者,故名一秤金也。但前五句,分明是桂枝香,以后俱未知何调。今人皆讹以传讹唱之,点板亦皆不同,难信也]【憾动山】【中都悄】[此调,甚似刘衮,今仍存其名,未敢辄改也]【骏甲马】【满院榴花】【红叶儿】【小措天】[疑是仙吕]【桃花红】(新增,欵有讹字)【步金莲】[新增。。。步步娇,不知当入何调,姑附于此]【疎影】[此调,未知确否再查正]【六犯清音】[(散曲)此一曲,大抵不足法也。但存此调耳。然桂枝香临了二句,却用在前面,殊觉与上下不相接,此调,真可删也。。。。按八声甘州二句,旧作傍妆台,然傍妆台元无二句,唯二犯傍妆台有此二句,乃正是八声甘州也。余既于二犯傍妆台内正之矣,今又改正于此。噫,安得人人提耳而示之哉]【七犯玲珑】[(祝希哲作)犯商调仙宫,新增。。。此调旧谱所无,想自希哲创之也。余犹及见希哲自刻本,但梧叶儿三句,全不似,不知何故。又且将商调与仙吕相出入,亦非体也。但此调盛行于时,聊载之耳。]【薄媚曲破】[似入破,又微有不同,姑录于此]【三十腔】[(孟月梅)与散曲薄情种同调。。。今人或有唱薄情种者,所对三十个腔,大抵不是,其点板皆不足凭也。故此曲不敢点板]。【九回肠】[用仙吕南吕双调。。。急三鎗,即在风入松后,如琵琶记,他去空山里把裙包,土血流,指感得神明,助与他筑坟台几句也。今世相传为急三鎗,但旧谱未明开耳]【巫山十二峯】[(梁伯龙作)与诗余不同。。按三换头,前二句,是五韵美,中二句,是蜡梅花,今用于此,是巫山十二峰,非十二峯矣。作词者,若能另用南吕别曲几句,以代三换头一调,尤为得体,不可泥此曲而为伯龙护短也]
  仙吕引子

  【卜算子】(此亦诗余,与引子同。。。换头同前) 【番卜算】 【剑器令】 【小蓬莱】 【探春令】 【醉落魄】[与诗余全不同] 【天下乐】[旧谱,第二第四句,俱六字,再考] 【鹊桥仙】[字句与诗余同] 【金鸡叫】 【奉时春】 【紫苏丸】 【糖多令】[此系诗余,与引子同] 【梅子黄时雨】[即黄梅雨] 【似娘儿】 【望远行】[与诗余全不同] 【鹧鸪天】[字句与诗余同]

  仙吕过曲:

  【光光乍】 【铁骑儿】[又名檐前马] 【碧牡丹】 【大斋郎】 【胜葫芦】[又名大河蟹] 【青歌儿】 【胡女怨】 【五方鬼】 【望梅花】[与诗余全不同] 【上马踢】 【月儿高】二体[荆钗记亦有此调。。。此月儿高本调也,其余皆犯别调矣。。(又一体)旧谱题曰摊破月儿高] 【二犯月儿高】[(又一体)与前一曲,大同小异。] 【月云高】[此调犯渡江云,而渡江云本调竟缺] 【月照山】 【月上五更】 【蛮江令】[或作銮江令] 【凉草虫】[或作狼草生,误] 【蜡梅花】 【感亭秋】[或作撼,非也。。。此曲,以入声韵,混代平上去三声,乃变体,非正格,后入声皆然] 【望吾乡】 【喜还京】 【美中美】 【油核桃】二体[或作油葫芦,非也] 【木丫牙】二体[或作本丫叉,或作长拍,皆非也。。今所谓长拍者,一名木丫叉,然与此不同。惟后四句稍相似,意必后人改窜之也] 【长拍】[新增] 【短拍】[新增。一名回文,未知是否] 【醉扶归】二体 【皂罗袍】 【皂罗罩黄莺】[新增] 【醉罗袍】[又名醉翻袍] 【醉罗歌】【醉花云】[本朝曹含斋作咏红拂。。。末二句与琵琶记西出阳关二句同腔]【醉归花月渡】【罗袍歌】二体。【羽调排歌】[四字起]。【三迭排歌】[三迭不可解,又名道和排歌] 【道和排歌】
【傍妆台】[此本调也,与荆钗香囊诸曲不同]【傍妆台换头】[或将傍妆台本调,除去末三句,以望吾乡后三句足之亦可,今不录] 【二犯傍妆台】 【八声甘州】二体 【甘州解酲】 【甘州歌】 【十五郎】二体 【一盆花】 【桂枝香】[与诗余全不同] 【二犯桂枝香】 【天香满罗袖】 【河传序】[与诗余全不同。。。旧谱名曰聚八仙,又分为二曲,皆非也,今查正] 【拗芝麻】[今曲旧谱亦分为二曲,今查并] 【一封书】[(琵琶记)此曲用韵杂,以其题本一封书,而即用之作书,有古意耳,然今已成套矣] 【一封歌】二体 【一封罗】二体 【安乐神犯】[犯排歌。。。此调凡作者,皆犯排歌,未见本调。或曰风和雨三句,亦属本调,恐非确,当再查订。。或将一封书、皂罗袍、胜葫芦,各带排歌,并此调共四曲为一套,亦甚相协。今不录] 【香归罗袖】二体[(江流记)桂枝香头,皂罗袍中,袖天香尾。。。。此调,据旧谱载之。但袖天香于调,无从查考,且中段三句,亦不似皂罗袍,阙疑可也] 【解三酲】二体[(散曲)酲,或作醒,非也。。。换头第一第二句,原与前曲不同,即如八声甘州、泣颜回,皆然。今人必欲同之,何也。。。此解三酲正体,旧曲如荆钗、彩楼等记,皆用此体。变于琵琶,再变于香囊,而后大坏矣。。。(琵琶记)此句之病,在欲用黄金屋颜如玉两句成语,遂成拗体。而香囊记沿而用之,今遂牢不可破。然此曲换头起句,犹未失体也。后人概用叹双亲句法,遂使换头与起处相似矣。南曲之失体,惟此调为甚,安得不力正之] 【解酲带甘州】 【解酲歌】 【解袍歌】 【解酲望乡】[此曲掉角儿中一段,又是一体,存之可也,不可学。。。陈大声一任他一曲,与此同调,今人唱后段,不似望吾乡,非也] 【掉角儿序】[掉,或作调,亦通。不可作皂] 【掉角望乡】 【番鼓儿】 【惜黄花】 【西河柳】 【春从天上来】[与诗余不同] 【古皂罗袍】 【甘州八犯】[(宝剑记)此调虽有甘州二字,全不似八声甘州,不知所犯何调。又按此记多有不可解者,姑存之]

卷之二
  仙吕调慢词

  【河传】[河,旧作何,今查正] 【声声慢】二体[此系诗余,与引子同] 【八声甘州】(此系诗余,与引子同) 【杜韦娘】 【桂枝香】二体(一名疎帘淡月,此系诗余)

  仙吕调近词

  【赚】[一名惜花赚,与婆罗门、薄媚赚同] 【薄媚赚】 【天下乐】[一名天下欢] 【三嘱付】[嘱或作祝,非也] 【喜还京】[疑即还京乐,与九宫谱不同]
卷之三
  羽调近词

  【金凤钗】[旧注云,即四时花,今查不同,故将二调并列。。。此调似四时花,又似胜如花。。。又黄孝子传奇内,金凤钗犯,乃犯傍妆台及他调者,今不录] 【四时花】 【四季花】[(散曲)疑即四时花也,然又大同小异。。首句,似犯黄莺儿,次句,与粉容二句,似皂罗袍,其余皆金凤钗也,但末后不同耳] 【胜如花】[此曲,不知何人所增,其调不知何所本,但腔甚可爱,不可不录。且名胜如花,似与四时花有干涉,故附于此]。 【庆时丰】(又名庆时登)[不知此二曲本调,元只四句及八句,而尾各带排歌乎。抑非本调全文也。再考] 【马鞍儿】二体(儿,一作子) 【浪淘沙】[旧注云,即卖花声,与越调不同。。。此调,乃卖花声也,因旧谱云即浪淘沙,故载之] 【归仙洞】[不知何谓,姑附于此]【尾声】[附录]
一个牌名,做二曲,或四曲、六曲、八曲,及两个牌名,各止一二曲者,俱不用尾声。[观琵琶记、祝英台、高阳台、驻马听、惜奴娇,与黑麻序、四边静,与福马郎等曲,则可类推其余]○此上总论各调
○以下专论仙吕、羽调[略]
卷之四
  正宫

  正宫引子

  【燕归梁】[与诗余同,但少换头] 【七娘子】[子,或作儿,亦通] 【梁州令】[与诗余不同] 【破阵子】[与诗余同] 【齐天乐】二体[与诗余同,但少换头] 【破齐阵】 【瑞鹤仙】 【喜迁莺】二体[与诗余同,但少换头] 【缑山月】[新增换头] 【新荷叶】

  正宫过曲

  【玉芙蓉】 【刷子序】二体[(又一体散曲集古传奇名)似犯惜奴娇。。。。此诸传奇,今唯东窗、赵氏二记存耳,惜哉)
『【玉芙蓉】书生负心。叔文翫月谋害兰英。张叶身荣,将贫女顿忘初恩。无情。李勉把韩妻鞭死,王魁负倡女亡身。叹古今。欢喜寃家继着莺燕争春。[前腔换头』君听。前朝太师,东窗事犯谋害忠臣。赵氏孤儿,恩雠是岸贾公孙。风情。贾充宅偷香韩寿,宁王府磨勒通神。叹古今,马上墙头继着月夜闻筝』
 【刷子带芙蓉】[(散曲)一名汲煞尾。。。此调后二句,虽带玉芙蓉,然第一句,不似刷子序,恐又犯他调者。今人则又将黛眉句唱差矣。自此曲盛行,而世人遂不知刷子序本调,恶郑声之乱雅乐,有以哉] 【锦缠道】二体[与诗余不同] 【朱奴儿】 【朱奴插芙蓉】[(散曲)今人谓此曲为针线箱犯,又改榻为幄,又将绣字一板,点在榻字,又将分字作掣板,又重唱红炉畔句,又于谁字下增人字,又改詀啼作颠嚏,又改雪作温,皆谬甚] 【朱奴剔银灯】 【朱奴带锦缠】 【普天乐】三体[(又一体散曲)或作锦庭乐,非也。(又一体浣纱记)此曲音律甚谐,但此调虽出于龙泉记,异竟无来历。梁伯龙若在,余当劝其改作矣] 【普天带芙蓉】二体 【普天乐犯】[后四句不知犯何调,须再查明] 【锦芙蓉】 【芙蓉红】[牌名中红字,朱奴儿之意也,与后雁来红意同] 【锦庭乐】[(散曲)此锦庭乐本调。近有以望芦葭及灭芳容,皆作锦庭乐者,非也。但满庭芳,止有中吕引子,并无过曲,不知此曲,从何处来耳] 【锦庭芳】 【锦缠乐】 【雁过声】二体[(唐伯亨古曲)与思量那日同调] 【雁过声换头】【风淘沙】 【四边静】 【福马郎】二体 【小桃红】(与越调小桃红不同,或作山桃犯,亦非) 【绿襕衫】[衫,旧作踢,今改正] 【三字令】 【一撮棹】[此调,今皆用于催拍后,而不知用十三字令后,尤妙] 【三字令过十二桥】[(无名氏)每三字句重唱处,皆依今人唱彩楼记腔也。。。旧注云,四边静、锦庭香同。今查锦庭香无可考,而后一段,与四边静正同,岂四边静别名曰十二桥耶。又考三字令,彩楼记有之,而亦以四边静接去,此益可信矣] 【阳关三迭】[与雁过声相似,恐是一曲两名] 【泣秦娥】 【倾杯序】[与诗余不同。。。今时尚散曲思着掩翠屏冷綘绡一支,乃用此调换头,非起调也。识者辨之] 【倾杯赏芙蓉】 【长生道引】二体 【彩旗儿】[与双调不同] 【满江红急】 【白练序】[与荆钗记十年力学同调。。。。起句用四字,乃此曲本调。自窥青眼散曲出,词意兼到,人争唱之,而不知其失体也。吾宁舍彼而取此。然一齐众楚,得无为所笑乎。] 【醉太平】二体[或作升平乐,殊可厌。。此曲本调,亦用四字起,琵琶记及散曲惆怅藏鸦未稳,皆用其换头耳,不可泥也] 【醉太平】[(张叶传奇)此别是一调,当以小醉太平目之。。。此调,与诗余及北曲醉太平相似,琵琶记张家李家都来唤我,我每须胜别媒婆。有动使偌多,即此调也。但不用换头耳。不知者,疑张家李家一曲,不似蹉跎光阴易谢一曲,遂改为踏莎行,误矣]【双鸂鵣】[按千金记、寻亲记,皆古传奇也,而双鸂鵣各与此不同,最不可晓] 【洞仙歌】[与诗余不同] 【雁渔锦】[后四段,每段末句,俱犯雁过声] 【山渔灯】 【三渔灯犯】[此调,或作虞美人犯,非也] 【雁过沙】 【雁来红】 【沙雁拣南枝】[旧谱,拣字,误作练,今改正] 【金殿喜重重】[旧注云,花药栏,即金殿喜重重,今查大同小异,故增收此调,而列花药栏于后] 【花药栏】[(散曲)此套曲,甚古雅,惜不知其腔耳] 【赚】[疑即倾杯赚也] 【怕春归】 【春归犯】 【蔷薇花】[二体(王焕传奇)句虽少,而大有元人北曲遗意,可爱。。。(卧冰记)调名恐有讹字] 【丑奴儿近】[与诗余不同。。旧谱所收,乃朱奴儿,非丑奴儿本调,故收此以正之] 【黄钟赚】[(散曲集六十二家戏文名。。。按此调,当用在玉芙蓉之后,刷子序之前)
『昔有朱文。太平钱鬼为缔姻。陈辛可悯。失妻苦为经梅岭。君须听。鬼法师风流道廸,鬼媒人是报恩云卿。开封府,神奴儿幼小为厉魂。为逢何正。【前腔】(郑将军)红白蜘蛛,功名遂共登蓬赢。陈留李宝,银猫智伏金天神。相思病。凤凰坡越娘背灯。王家府倩女离魂。游春景。绣鞋儿范四郎成契姻显灵通圣。』
  
卷之五
正宫调慢词
  【安公子】[此系诗余,亦可唱] 【长生到引】

  正宫调近词

  【划锹令】[划音华,拨进船也,作刬非。。。此调,旧谱在越调内。今查越调自有你说得好笑一曲,则此调乃当属正宫。又按香囊四景诸记,皆有此调,今皆题作刬锹儿。因人不识划字,故妄改之耳。旧谱却改题曰铲锹儿,而曲中幸有划锹令儿四字,故予因悟其本划锹儿,而误也。] 【湘浦云】[旧注云,即刷子序,今查不同]
正宫尾声总论[略]
卷之六
  大石调

  大石调引子

  【东风第一枝】[与诗余同,但韵脚平仄异] 【碧玉令】 【少年游】[与诗余不同] 【念奴娇】[与诗余同,但不用换头] 【烛影摇红】[与诗余同]

  大石调过曲

  【沙塞子】[又名玉河滚] 【本宫赚】 【沙塞子急】 【余音】【念奴娇序】[引子是念奴娇,而此曲即念奴娇序,故曰本序,其别名本序也] 【催拍】[又名急板令] 【赛观音】 【人月圆】[(拜月亭)与诗余不同。。途路里三字,原无板,因今人将后一曲改作军马文来且唱两句,故妄增二板,而并增途路里二板耳,可恨可恨] 【长寿仙】
卷之七
  大石调慢词

  【蓦山溪】(此诗余也,与今引子同) 【乌夜啼】 【丑奴儿】(此系诗余,亦可唱)

  大石调近词

  【插花三台】
大石调尾总论[略]
卷之八
  中吕

  中吕引子

  【粉蝶儿】[与拜月亭山寨鸣金同,皆非北曲也] 【四园春】 【思园春】[与前一调,大同小异] 【醉中归】 【满庭芳】 【行香子】[此系诗余,亦可唱] 【菊花新】[第一第二句,与诗余不同] 【青玉案】[此系诗余,亦可唱] 【尾犯】二体[此系诗余,亦可唱。。。(琵琶记)或多一引字,非也] 【遶红楼】 【剔银灯引】[(柳耆卿作)此系诗余,亦可唱。。。旧谱载琵琶记一曲,全似过曲,使人难辨,今特录此调] 【金菊对芙蓉】

  中吕过曲

  【泣颠回】 【好事近】((散曲)与诗余不同。。。旧谱及旧戏曲,皆无此调,惟谱中东野翠烟消一曲,旧题曰好事近,实则泣颜回也。今既正之矣,详查旧板戏曲,皆以泣颜回为好事近,而好事近本调,独有此曲,及陈大声兜的上心来一曲,不知何所本也。窃谓泣颜回既有本名,不必又别名为好事近,而此调又无别名,只宜以好事近名之耳) 【石榴花】[(寃家债主传奇)此石榴花本调也。杀狗记及白兔记,俱有之。今人却以荆钗记觑着你花容月貎及时曲折梅逢使佳期约定,皆作石榴花,不知彼三曲,皆榴花泣也。杀狗记,此调末二句云,守着你卖不得吃不得。那些一字宜千金。妙甚。白兔记后二句云,刘郎发迹为官后。大家荣耀李庄门。刘郎句,与北调略有不同,故并载以备参考] 【榴花泣】 【驻马听】二体[与诗余不同] 【马蹄花】 【驻马泣】 【番马舞秋风】[(散曲)此调,戏文中罕见。前七句是驻马听无疑。丹青图画真,亦似天天望相怜。但都不如他丰韵似一江风末一句。。。。。] 【驻马摘金桃】[前八句是驻马听本调,后四句不知犯何调,俟再查] 【驻云飞】二体[(拜月亭)末句,今人多重叠唱一句] 【古轮台】 【余文】【扑灯蛾】 【念佛子】 【大和佛】[即和佛儿] 【鹘打兔】 【大影戏】[旧谱,此下有心儿好闷,猛开了门,任兄长打一顿三句,查杀狗记原本皆无且任兄长打一顿六个字,欠协,今删去] 【两休休】 【好孩儿】二体 【粉孩儿】 【红芍药】(与南吕红芍药不同) 【耍孩儿】[与北曲耍孩儿绝不同] 【会和阳】 【缕缕金】 【越恁好】三体[(散曲)又名走山画眉。自翠巍巍以下,比前二句绝不相同。。。此调创见于此曲,后人又衍为乍晴还乍雨一曲,此后江东白苎,及玉合记皆用此体,而今人渐不知有前二曲之古调矣。然此调毕竟无来历,又恐犯别调,难以查明,终不可用也] 【渔家傲】二体[与诗余绝不同。。。渔家傲一调,最难查订。今始得之。大抵荆钗记○其正格也。以下李勉传奇。。。。。。。。。。。。。。。。。(又一体)今人不知最惨凄最字之妙,妄改作助字,受字,或改作雨若似,又或于天番下,增出天番来三字,皆非也。又或唱覆字,作覆载之覆,而不唱作福字音,尤可笑。或又点板在绕字下,而遗了翠字一板,非也。余往时亦不知,今始了然耳。人皆谓拜月亭诸曲与他处腔板不同,故讹谬至此。寃哉寃哉] 【剔银灯】[(拜月亭)此曲极佳。古本元自如此,今人于一点之下,又增点字,且增一截板。一阵之下,又增阵字,且增一截板,兀自下,又增尚字,此皆俗师之误。而士人亦有仍其误,甚至愁字下增一和字,而文理遂不通。夫气则有一声声矣,愁岂有一声声乎。施君美之不幸,良可叹也] 【摊破地锦花】二体 【麻婆子】 【尾犯序】 【尾犯芙蓉】 【丹凤吟】 【十破四】 【水车歌】 【永团圆】三体[(又一体陈叔文传奇)此调旧本亦题曰耍鲍老,然但似琵琶记永团圆,却不犯鲍老催,不可晓。(常明卿作,本朝人)与前二曲绝不同,恐有误耳] 【耍鲍老】[(江流记)一名鲍老儿,旧注,即永团圆,查不同。。。旧板戏曲全锦,此调作鲍老催。。。之鲍老。只有此调字面,又不可据。。。。。此调起处,虽与前琵琶记一曲相似,但看来罕希以下,全用鲍老催,正与拜月亭内朝廷当时警捕急,至酒待人无恶意一曲相同,皆犯鲍老催。正当名曰耍鲍老也,但旧谱,于目录内,注云,自看来罕希以下,是鲍老催换头,而于此调下,又云,与鲍老催同,及后所录朝廷当时一曲,又少三句,且题云鲍老儿,而注云同前,自相矛盾,致误后学。今为正之曰,琵琶记一调,直题云永团圆,此调及拜月亭一曲,皆当名曰耍鲍老,而黄钟谱内夫人小玉都睡了一曲,正与时曲寒侵绣幄严威冽相同,又皆似琵琶永团圆一曲,当以永团圆犯名之可也。拜月亭曲与此同,今不录] 【瓦盆儿】二体[(又一体散曲。。此调与前一曲大不同,必有一误。此调虽与教人对景一曲同,而此曲用韵甚精,故取之) 【喜渔灯】[与雁鱼锦第四曲不同。。后三句犯剔银灯] 【渔家灯】三体[(荆钗记)此调后三句亦与剔银灯同,但前六句又不似渔家傲,不知何也] 【石榴挂渔灯】 【雁过灯】[旧注云,前雁过沙,后段渔家灯,今查前半绝不似雁过沙,后半上层楼十三字,亦不似渔家灯,惟留心云云,似剔银灯,恐非渔家灯也,姑阙疑以俟知者] 【荼蘼香傍拍】 【舞霓裳】二体 【山花子】 【千秋岁】[与诗余不同] 【红绣鞋】三体 【添字红绣鞋】 【驮环着】[驮,今作大,非也] 【合生】[此曲有乔合生,南曲无乔字。合,音葛] 【风蝉儿】[或作风检才,未知是否] 【倚马待风云】[此曲当在驻马听之下,误刻于此]
卷之九
  中吕调慢词

  【醉春风】[此系诗余,亦可唱] 【贺圣朝】[此系诗余,亦可唱] 【沁园春】[此系诗余,亦可唱] 【柳梢青】二体[此系诗余,亦可唱]
中吕尾声总论[略]
卷之十
  中吕调近词

  【迎仙客】 【杵歌】 【阿好闷】 【呼唤子】[与南吕不同] 【太平令】[一名荒草地] 【德胜令】 【宫娥泣】[彩楼记亦有此调,大不相似。。。此调,当用在渔家灯之前]
卷之十一
  般涉调慢词

  【哨遍】[此系诗余,亦可唱]
卷之十二
  南吕

  南吕引子

  【大胜乐】[胜,或作圣。与诗余不同] 【金莲子】 【恋芳春】[与诗余同,无换头] 【女冠子】[与黄钟不同,旧作小女冠子] 【临江仙】[与诗余相似] 【女临江】 【一剪梅】[(蒋捷作,宋人)此系诗余。与今引子同] 【临江梅】 【一枝花】[与诗余满路花同,但无换头] 【折腰一枝花】[中三句转调,故名折腰。。中三句,不知犯何调,仍旧阙疑,未能查注] 【薄媚】[或作薄媚令] 【虞美人】[与诗余同] 【意难忘】[与诗余同,但无换头] 【称人心】 【三登乐】 【转山子】 【薄幸】[与诗余不同] 【生查子】[(宋人作)此系诗余,与今引子同。。。换头字句,皆与此同] 【哭相思】 【于飞乐】 【步蟾宫】[与诗余同,但无换头] 【满江红】[与诗余同,但无换头] 【上林春】 【满园春】 【挂真儿】[旧谱又有破挂真,即此调也]

  南吕过曲
  【梁州序】[一名梁州第七。(荆钗记)此梁州序本调。历考八义、教子、江流诸旧词,皆然。琵琶记乃犯贺新郎者,而刻本仍作梁州序,故今人但知琵琶四曲为梁州序,而谓此调为古梁州矣] 【梁州新郎】[旧谱作梁州小序,亦非也] 【贺新郎】  【缠枝花】二体 【贺新郎衮】【节节高】[即生姜芽,旧谱又收生姜芽,非也] 【大胜乐】二体[胜,或作圣][(散曲)旧谱作针线箱儿,非也] 【柰子花】 【柰子落琐窗】 【柰子宜春】 【青衲袄】 【红衲袄】二体[此调,及青衲袄,今人皆以其句法长短不定,遂妄改句法,多至不成音律。不知衬字,只可用在每句上,及句中间,至五每句末后三个字,其平仄断不可易。若不然即不谐矣。作者审之][据拜月亭,似乎青衲袄八句,红衲袄七句,及观琵琶记,则红衲袄亦有八句句法,正与拜月亭青衲袄相似,但增一也字。及人儿儿字不用韵。二记必有一误,今不敢臆说,姑记于此。又按古曲,如八义、金印、拜月,皆以红衲袄为引子,独琵琶记不入引子,故旧谱载于过曲。今不敢轻改,毕竟是引子也,或作北曲,尤谬], 【一江风】 【单调风云会】 【梅花塘】[塘字,依古本] 【香柳娘】[古本俱无重迭句,今从俗] 【女冠子】[旧谱多一古字,非也] 【孤飞雁】[或作孤飞雁] 【石竹花】[旧谱作石竹子,非也] 【解连环】[与诗余不同] 【风检才】[与中吕风蝉儿相同,或其名偶异耳] 【呼唤子】[与中吕不同] 【大迓鼓】二体[(杀狗记)此本调也,自琶记盛行,此调亡矣] 【引驾行】 【薄媚衮】 【竹马儿】 【番竹马】 【绣带儿】[旧谱云,绣带儿即痴寃家,非也] 【绣太平】 【绣带宜春】[此出木样锦,旧谱分作五曲,此曲合调耳,余皆不足取也] 【宜春乐】 【太师引】二体[(又一体琵琶记)末一句,犯刮鼓令][细查古曲,凡太师引皆用前一曲●第五句并无有用别后容颜无恙句法者,必犯他调也,今不可考矣,只查得末一句,必是刮鼓令,故聊记于此,以俟知者。盖此二曲末后一句,俱用七字句法,全不与前曲末句相似。况古曲亦无此等句,若必如今人唱则●●生之扭捏甚矣] 【醉太师】 【太师垂绣带】 【琐窗寒】二体[与诗余不同,今作琐寒窗,非也][(又一体荆钗记)唱第二句,当如琵琶记不曾许人负卿唱法,今人唱作懒画眉第二句,腔谬矣][细查古曲,及旧谱所收卧冰记一曲,早间句,元只该七个字,观荆钗记第三曲云,娘因此脸羞惭,亦七字耳,必不可于第二个字,另用一韵,而分为二句也。自后人改易旧荆钗记,以致错乱。香囊记讹以传讹,遂仿之云,古今,惟有孟母与曹参,遂以九字分为两句,而第二字悍然用韵矣。唱之者既熟,听之者又惯,作之者又多不考其源流,此调几何而不尽失其故耶。可叹可叹] 【琐窗郎】[旧作犯阮郎归,今改正][(琵琶记)按昨承至聘十六字,即前送荆钗至回俺十七字也,彼则于室字下作截板,而此则不然。亦是后人讹以传讹,不知琐窗郎之出于琐窗寒耳。必求归一之腔,乃妙。今人唱彼则极其慢,唱此则甚粗疎,亦非也。琐窗寒亦何必细腔耶。至于昨字上,或可无板,此则不必拘也] 【阮郎归】[与诗余不同][(江流记)遣娘悬望以下四句,似宜春令及绣衣郎句法] 【绣衣郎】 【宜春令】 【三学士】[或改作玉堂人,可恶][此曲第三第四句,必如琵琶记用成语或唐诗一联,乃妙][按此调第三句,与解三酲第二句,虽相似,而实不同。余犹及闻昔年唱曲者,唱此曲第三句,并无截板,今清唱者,唱此第三句,皆与解三酲第三句同。而梨园子弟,素称有传授,能守其业者,亦踵其讹矣。余以一口,而欲挽万口,以存古调,不亦艰哉] 【学士解酲】 【刮鼓令】[鼓,或作古] 【罗鼓令】[或作罗古] 【痴冤家】 【金莲子】[今人但见陈大声散曲表记留一调,谓金莲子当如是矣。余细查古曲及旧板白兔记金莲子,皆与拜月亭相合,乃知表记留记字似协,而实不协。做一个个字,当用韵,而不用韵。后人于个字上,当点二板,而不点,怕见那三字,乃衬字,则绣字上不当点板,而多点一板,作曲与唱曲者,皆失之矣。如骤字、佑字,所谓句中暗用韵,古人所谓短柱者也,即如浣溪沙中之他去久久字,乃用韵处,岂可不点板作一句,而竟带过去耶。嗟嗟,唱者既未必晓文义,而作曲者又未必能审音,且多为不晓文义者所挠乱,古调于是日凘灭矣。然陈大声自是作家,不可以此一曲,遂薄之也] 【金莲带东瓯】 【香罗带】二体 【罗带儿】[梧叶儿本调在后商调内] 【二犯香罗带】[一名香风俏脸儿][查旧谱,亦不明注犯何调,今不敢妄拟] 【罗江怨】二体[一名罗带风][(散曲)旧谱谓末后三句是怨别离,但怨别离本调,无可考。而此三句,与一江风后三句,分毫不差,只以一江风唱之为是。又按,诚斋乐府,将此调改作楚江情,盖恶怨字也。然观一更夜气清诸曲,中多了思量薄幸三句,梁伯龙以为似皂罗袍,非也。思量二句,即是担阁你度青春二句,但每句各增一字耳。今宵那搭一句,即香罗带中珠围翠簇一句也,今载于后][又一体(即别名楚江情者)(乐府) 【五样锦】 【三换头】[旧谱注云,前二句是五韵美,中四句是蜡梅花,后四句是梧叶儿。今按前二句,后二句,俱近似矣。但中四句不似,而闪杀二句,亦不似梧叶儿,姑缺疑可也] 【香徧满】 【懒画眉】[此调,第一字,平仄不拘,第二字,必用仄声,第三第四字,必用平声,乃是正体。观琵琶记三曲皆然,可见矣。旧谱以花开花谢闷如酲一曲,词意可观,而录之,非知音者也] 【浣溪沙】[与诗余不同,或作浣沙溪][历考此调,如陈大声及雍熙乐府诸曲,皆于心耿耿处用韵,若他去久,必正苦,必懊恼是也。今唱此调者,不以此曲及乐府及陈大声古曲为准,却以时曲之杨柳眉一曲为主,必欲将心耿耿至耳边言十二字,对要解愁肠须是酒七字,何其愚也。殊不知两三杯酒一句,当用仄平平仄平平仄,而杨柳眉之曲,却用年年三月病恹恹,耳边言,当用仄平平,而彼用须是酒之平平仄,甚则各曲耿字久字苦字恼字,皆用韵,此处,必当点一实板,一截板,而彼却只有七字,既打一板在愁字上,则此上不可复增,而竟废上面一韵矣。作此套时曲者,乃最不知音律者也。今人不从旧谱与诸旧曲,而必以彼错乱之曲为准,岂不甚寃矣哉。 【秋夜月】[与诗余不同] 【东瓯令】[此曲,腔板元与太平歌不同,其说在黄钟曲内] 【刘泼帽】 【泼帽落东瓯】 【金钱花】 【五更转】【五更转犯】[前半是五更转本调,后不知犯何调,俟再查明]【二犯五更转】[前五句似犯香徧满,末后二句似犯贺新郎后六个字,此二调余自查出,未敢明注也]【刘衮】[今人不甚明此调,改作双声子,或作番鼓儿,或作耍孩儿,皆非也]【红衫儿】二体。
【本宫赚】 【梁州赚】[一作正宫赚] 【红芍药】[与中吕红芍药不同][荆钗记亦有此调,但第三句云,却将王士宏除授改饶,则当点板在王字除字改字上,而饶字下又有一截板,与此微有不同,未知孰是。今依旧谱存此] 【古针线箱】 【针线箱】[旧谱误收大胜乐作针线箱,今改正] 【满园春】[与商调满园春不同] 【八宝妆】[起四句,似梧桐树,当入商调,姑仍旧][旧谱注云,罗江怨、梧桐树、香罗带、五更转、东瓯令、懒画眉、皂罗袍、梁州序,细查各调多不相协。且罗江怨,乃出自香罗带,岂有既犯香罗带,而又犯罗江怨者耶,阙疑可也] 【九疑山】 【春琐窗】 【浣沙刘月莲】 【梁溪刘大香】 【绣带引】 【懒针线】 【醉宜春】 【琐窗绣】 【大节高】 【东瓯莲】 【尾声】
南吕尾声总论[略]
【浣溪乐】 【春太平】
卷之十三
  南吕调慢词

  【贺新郎】[此系诗余,亦可唱] 【木兰花】 【乌夜啼】

  南吕调近词

  【赚】[名婆罗门赚,又名薄媚赚] 【春色满皇州】 【捣白练】二体[旧谱注云,即捣练子,非也][又作白捣练,非也][或疑犯白练序,非也] 【恨萧郎】[彩楼记无善本,此曲不知有讹谬否]
卷之十四
  黄钟

  黄钟引子

  【绛都春】[与诗余同,俱无换头] 【疎影】[与诗余微有不同] 【瑞云浓】[云,或作烟] 【女冠子】[与南吕小女冠子不同] 【点绛唇】[与诗余同][此调,乃南引子也,不可作北调唱。北调第四句平仄平平,南曲第四句仄平平仄。北无换头,南有换头。北第一第二句皆用韵,南直至第三句方用韵。今人凡唱此调,及粉蝶儿,俱作北腔,竟不知有南点绛唇及南粉蝶儿也。可笑哉。况北点绛唇,就在此调之前,有何难辨,而世皆随人附和也] 【传言玉女】[比诗余,多少一二字] 【玉女步瑞云】 【翫仙灯】 【西地锦】 【玉漏迟】

  黄钟过曲

  【绛都春序】[或无序字,即混于引子矣] 【绛都春换头】【出队子】[旧谱又有出队子慢,乃北曲体,不录] 【闹樊楼】[(散曲)此调,更无处可查,只有此曲,及旧谱孤身先自添烦恼一曲,因彼似有差落字面,且今人喜唱此曲,故收之耳。但今人于瓶坠下,增出响丁当宝簪坠折一句,似赘,且与旧谱不叶,故删去。今人或改别作列,或削去镜字,亦皆非也] 【下小楼】[或作上小镂,乃北曲名也,南曲无之] 【耍鲍老】[当名曰永团圆犯,说见中吕] 【画眉序】二体[(又一体西厢记)或有带黄莺儿者,以失体,故不录] 【画眉序海棠】 【画眉姐姐】 【滴滴金】 【滴溜子】三体[又名双声迭韵,又名斗双鸡] 【出队滴溜子】 【神仗儿】[(琵琶记)第一句,与末一句,各重迭唱,从俗也。可用平声。多应哀念八个字,必不可少。自从香囊记偶失此句,后人遂皆不知矣。曷不观八义、牧羊诸记乎,可叹可叹] 【滴溜神仗】二体 【鲍老催】[又有一体,在中吕调] 【双声子】 【双声滴】 【啄木儿】[旧谱所收,及时曲新蝉噪,皆异此] 【啄木鹂】[又可入商调][旧注云,黄钟不可居商调之前,恐前高后低也。此调正犯此病,虽起于高则诚,慎不可学] 【啄木叫画眉】 【三段子】[旧谱所收,及时曲井梧坠叶,皆不同] 【三段催】 【归朝歌】[(琵琶记)今人见四方三句似尾声,多作尾声唱之,则是归朝欢只有半曲矣] 【水仙子】[此调最不可解,只因拜月亭有之,又无好官本可查明耳。旧谱●后一曲题作么篇。夫北曲名么篇,南曲名前腔,其义一也] 【刮地风】[此调历查崔君瑞、孟月梅、鸳鸯灯诸旧曲,皆如此。奈旧谱将甚字改作恁字,又将干戈以后另打一圈,则又似别分一曲矣。殊不知不甚争,犹言争不多,即如今人言差不多也,有何难解而改之哉。今人又唱作情愿做奴为婢身,又唱作天昏地黑迷去路程,两句俱失体,而迷去路程,文理亦不通矣,所当急改者也] 【春云怨】[与诗余不同] 【三春柳】 【降黄龙】[古人词曲,只要句法合调,其韵脚多不拘平仄][(拜月亭)今人唱此调,于望若下,亦如君去下及怎生下,拖一长腔,所谓板断腔不断者,谬甚矣] 【黄龙醉太平】 【黄龙捧灯月】 【黄龙衮】二体[今人只作衮遍] 【狮子序】二体[彩楼、白兔二记,俱有此调,与此各不同,恐有讹谬耳] 【太平歌】[此调,本属黄钟,东瓯令本属南吕,旧谱初未尝言二调相近。近日唱曲者,或将此调唱作东瓯令,或谓此调即东瓯令,此予所未解也。纵使说指望二字是衬字,千字一板,能字一掣板,会字一板,而东瓯令第五句云,他那里胡行径,他字是衬字,只五字也。况又难下掣板,只好点两个实板,如何可扭做一调唱耶。后学辨之] 【赏宫花】 【玉漏迟序】 【玉绛画眉序】 【恨萧郎】[与南吕不同] 【灯月交辉】二体[此调后,可与入赚及鲍老催相接][(王焕,传奇)底,即的字也。孟子注云,天下无不是底父母,再观唐宋人小说,凡的字,皆作底,此调出于成化年间刋行《百二十家戏曲全锦》,凡的字,亦皆刻作底,足以验的字之非平声矣。况的字,细查字书,并无作低字音者,不知起自何人,今海内同音,牢不可改矣] 【恨更长】 【侍香金童】[又入仙吕] 【传言玉女】[与引子不同] 【月里嫦娥】[(散曲)香闺以下,又一体云,只恁的放狂乖,欢娱难再,想着他便泪满香腮,未知孰是] 【天仙子】[此系诗余][(张子野作,宋人)此词本载草堂集,但诸词皆只可作引子唱,而旧谱独收此于过曲中,恐是误耳。还当作引子]
黄钟尾声总论[略]
卷之十五
  越调
  越调引子
  【浪淘沙】[与诗余同,但无换头。与仙吕不同] 【霜天晓角】[与诗余同][(琵琶记)此调,用换头,正与诗余相似,而不知者,将悄然魂似飞魂字作衬,极可笑。正如忆秦娥,亦有前后段之不同,何足疑也] 【金蕉叶】 【霜蕉叶】 【杏花天】 【祝英台近】[与诗余同][凡引子,皆曰慢词,凡过曲,皆曰近词。此当作祝英台慢。但此调出自诗余,元作祝英台近,不敢改也] 【桃柳争春】[春,或作放]

  越调过曲

  【小桃红】三体[与正宫曲小桃红不同][(拜月亭)此古调也,后人作者纷纷不一矣,当以此为式] 【下山虎】 【山桃红】 【蛮牌令】[即四般宜也,旧谱又收四般宜,误矣][(进梅谏,传奇)此蛮牌令本调也。自琵琶记穷酸秀才,直恁乔,及匆匆的,聊将寸笺,稍变其体,后人时曲又云,他道是风流汗,湿主腰。本皆六字,可分作二句,而略衬两三字者,今人却认作八九字一长句,遂于才字,的字,汗字下,俱不点截板,而蛮牌令之腔失矣。况又改名四般宜乎。试观杀狗、牧羊诸旧曲,则知雕阑畔曲槛西句法矣] 【山虎嵌蛮牌】 【二犯排歌】 【五般宜】二体[(散曲)或作贺升平,怨东君,皆非也] 【本宫赚】 【斗蛤蟆】[此调之名,他无可考,今姑依旧谱] 【五韵美】三体[或作醉迟归,或作恨薄情,俱非也][(拜月亭)可入双调] 【罗帐里坐】 【江头送别】 【章台柳】[(拜月亭)此调本当如此点板,今人唱情既概一曲,起处三句,似不是路,非也] 【醉娘子】[一名似娘儿,与仙吕似娘儿引不同] 【雁过南楼】 【山麻秸】[又名麻郎儿,今作山麻客,误也][秸,音皆,秆也。北西厢内云,瘦似麻秸,即此也。犹今俗语云,麻骨也。后人不识秸字者,妄改为山麻楷,或又以楷字与客字,北音相同,遂又讹为山麻客耳。即如常熟,有一周惟盛,以乡音呼为周惟脏,后讹为周皮匠,后又讹为周师父,亦此类也。可笑哉。按山麻秸之调,此三曲尽之矣。旧谱所收玉露金风一曲,乃斗黑麻也,误名曰山麻客,而拜月亭及散曲,各有山麻客一调,比此第三换头,又各少八九字,未知何据,今录于后]【山麻秸换头】二体 【花儿】 【铧锹儿】[此调,与正宫曲之划锹儿不同,然划锹儿,今多讹为刬锹儿、铲锹儿,或又讹为铧锹儿,而此调,惟琵琶‘牧羊二记有之,但恐人混于划锹儿耳。大抵九宫之调,唯双调与越调,最多错乱,予所知者几何,而能一一是正之哉。嗟乎,亦不自量矣] 【繋人心】 【道和】[本名合笙,在中吕,旧谱改作道和,今从之] 【包子令】[或作鲍,或作豹,未知孰是] 【梅花酒】 【亭前柳】[亭,北曲作厅,今姑从俗] 【亭前送别】 【一疋布】 【博头钱】二体[或作扑头钱,未知孰是] 【梨花儿】 【水底鱼儿】[(荆钗记)此调,细查琵琶、拜月亭诸旧曲,皆如此。而暮登天子堂一句,与也来入试场一句,腔亦不同。今人但知有四句,盖田唱者懒唱八句,故作词者,亦只作四句,以便之。遂认旧曲八句者为二曲矣。末后一句,可从俗重迭唱,而暮登天子堂,必不可重唱,不然前四句与后四句,全无分别矣] 【咤精令】[或无咤字,未详孰是] 【引军旗】二体 【丞相贤】 【赵皮鞋】 【秃厮儿】[与北曲不同] 【乔八分】 【绣停针】 【祝英台】[或作祝英台序] 【望歌儿】三体[(又一体琵琶记)刻本皆作歌儿,今查与前相似][按琵琶记此调后,尚有一阕,或分作四曲,或并作二曲。细查九宫十三调谱,并无歌儿,偶阅周孝子传奇中,有望歌儿,正与谱中越调望歌儿相合。况琵琶此调后,有罗帐里坐,亦系越调,余始爽然自信,此调乃望歌儿,而刻本名歌儿者,皆误也。但琵琶记第二曲,又似从头起,不从换头处起,又不可晓也。又按此曲本非青歌儿。昆山琵琶记增一青字,又引中原音韵所谓句字可以增损者,以实之。不知彼乃谓北曲青哥儿也,何其谬哉] 【斗宝蟾】[(散曲)按此曲,似是此调之换头,然无处查其本调,未敢遽定也。又按此调与今人所唱点检梅花之斗宝蟾绝不相同,彼乃黑麻序,刻者误以为斗宝蟾。且彼系双调,此系越调,观者慎勿混也] 【蛮牌嵌宝蝉】 【忆多娇】二体 【斗黑麻】二体[旧谱作山麻客,谬甚矣] 【忆花儿】 【忆莺儿】 【江神子】二体[与诗余不同] 【余音】【园林杵歌】[或作园中好]
越调尾声总论[略]
卷之十六
  越调慢词

  【养花天】[旧谱止有杏花天之名,更无养花天名目。查旧曲有此调,又用于祝英台之前,正合越调,故特录之]

  越调近词

  【入赚】[名竹马儿赚][按琵琶记,此调之前是铧锹儿,此调之后,是山桃红,俱系越调,又俱用萧豪韵,而此调用在中间,其为越调无疑矣,故明着1。又按凡赚皆曰入赚,非但此曲也。今从时尚耳] 【绵搭絮】[(寻母记)此本调也。今人只知南西厢记及浣纱记新体,遂谓此体难唱,谬矣] 【入破】[一至九,不拘多寡] 【出破】[亦不拘几曲,至第七而止]

卷之十七

  商调
  商调引子
  【凤凰阁】[与诗余换头处同][按此调本是引子,今人妄作过曲唱之,即如打球场本过曲,而今人唱作引子也。旧谱却将第二句改作五个字,又将家山改作家乡,又去了和那二字,遂不成调。况想镜里云云,乃因思亲而思妻也,妙在一想字上,旧谱乃改作妆镜,即是五娘自唱之曲,非伯喈遥想之意矣。此皆旧谱之误也,何怪后人误以过曲唱之哉] 【风马儿】[十三调谱,又收入越调内] 【高阳台】二体[(僧仲晦作,宋人)一名庆青春。此系诗余,与引子同] 【忆秦娥】[与诗余同] 【逍遥乐】 【遶池游】[或作遶地游,谬甚矣] 【三台令】 【二郎神慢】二体[此系诗余,亦可唱][(柳耆卿作)此调,或无慢字。然凡诗余,皆可作引子唱,引子即所谓慢词也。此调与后所录拜月亭引子,皆同,但多换头耳。录此以证拜月亭一曲,确乎亦引子也][(又拜月亭)此调不引子,故刻本亦多一慢字。凡有慢字者,皆引子也。况旧谱亦收于引子内矣。今人强谓其非引子,独不想旧板周羽戏文内,亦有二郎神慢是引子乎。况今人唱到悄悄轻将一句,又不免作引子唱矣。况古人二郎,未有只做一曲者。此套莺集御林春,尚有四曲,岂于二郎神,而止做此一曲乎。况二郎神过曲,如琵琶记云,进知他去后,钗荆裙布无些,共十一字,而此处止有得再覩同欢同悦七个字,甚不同也。若曰拜月亭与琵琶诸记不同,则何为与诗余又相同也。若曰前已有青衲袄诸曲,不可又用引子,则琵琶诸记之撇呆打堕,嫰绿池塘等引子,皆过曲后另起者也。况高阳台、祝英台、桂枝香、五供养等诸曲,皆有引子,又有过曲,何独于二郎神而疑之也,断断乎必为引子矣] 【十二时】[或巧名尾声为十二时,可恨]

  商调过曲
  【字字锦】[此曲之下,当用不是路] 【满园春】[即遍地锦,一名雪狮子,一名鹊踏枝][牧羊记,亦有此调。但第一第二句云,鞍马在门迎,急请离家庭,与此曲南楼外二句,每句六字者,不同。换头云,一心去,奉朝命,那些个死和生,那些个一句六个字,又与此曲遍长空柳絮飘绵句法不同。然牧羊记是古曲,必有所本,不可以此而废彼也。但此曲与前羣芳绽锦鲜,元是一套,故录之耳] 【高阳台】二体[(又一体琵琶记)凡入声韵,止可用之以代平声韵,至于当用上声去声韵处,仍相间用之,方能不失音律。高先生喜用入声。此曲如脱字,越字,聒字,阅字,列字,洁字,悦字处,用入声作平声唱,妙矣。至于葛字,舌字,伐字,发字处,既用兔丝、谩劳、特来、早谐等仄平二字在上,则其下当月抨去,或平上二声,所谓以去声、上声韵间用之,乃妙。今概用入声,则入声作平者,与入声作去上者混杂,音律欠谐矣。后人有独见者,还宜少用入声韵为是] 【山坡羊】二体[即山坡里羊][(散曲)予曾见前辈点琵琶记山坡羊第一第二句,如此点板,深以为是,故从之,非不知今人点板法也][此调,乃山坡羊本调也,最为近古,故录之。至琵琶、拜月等记,皆添出字句矣][(又一体琵琶记)按此曲没主公婆一句,只该七字,人不知教字是衬字,故多有用八个字者,如时曲椿椿惆怅之类是也。惆字,又用平声,误而又误矣。独不观此二曲安在哉之在字,谁管取之管字,及拜月亭珠泪满腮之满字,皆用去声及上声耶。或又谓四句起者山坡羊,三句起者山坡里羊,亦非也] 【山羊转五更】二体 【水红花】 【水红花犯】[不知犯何调,再考之] 【梧叶儿】[(荆钗记)此梧叶儿本调也。今人唱此曲者,多在做字下增出一怨字,即如唱彩楼记梧叶儿,亦于香肩下增一且字,琵琶记三换头后二句,即犯此曲后二句,因人不知做字下本不当有怨字,故于三换头不用之字,梧叶儿不用怨字,诚为有见矣] 【梧蓼弄金风】 【梧蓼金罗】[即金井水红花][此调旧谱作金水梧桐花皂罗,俗作金井水红花,皆未当。余考明各调,定其名] 【梧桐花】 【金梧桐】 【金梧繋山羊】 【金络索】[或作金索挂梧桐,非也] 【金瓯线解酲】[(周孝子)又有一调,自解三酲以上,皆与此同,而解三酲只用三个字一句,以后却只用懒画眉一句作住头,甚觉无收拾,今不取] 【梧桐树】[(杀狗记)按后人所作,如香醪会解愁,分明是,金梧桐,而却题曰梧桐树,亦误也] 【梧桐树犯】 【梧桐半折芙蓉花】 【喜梧桐】二体 【击梧桐】[与喜梧桐大同小异,疑即一调也] 【二郎神】 【二贤宾】 【二莺儿】 【二犯二郎神】 【集贤宾】[(散曲)此调,作者甚多,合调者甚少。如子字,或月抨,幽字,或用上声,牖字,守字,或用平声,此不妨也。若户字,自字,那字用平声,更字或用去声,皆不协律之甚者。香囊记,离愁多少之离字,甚不协律,今人唱床头头字,或亦点一板,空房房字,作一转腔,而将自字带在守字上唱者,皆非也。自字不做腔,止可唱不善作词者所用平声字耳。若用上声去声字,而称为合调者唱之,必不可不做腔也] 【集贤听画眉】 【集莺花】 【集贤听黄莺】 【莺啼序】 【莺啼春色中】 【黄莺儿】[一名金衣公子][(散曲)己字,若用平声,即不发调矣。。。。] 【黄莺学画眉】[学,或作唤,或作斗] 【四犯黄莺儿】[(拜月亭)此调前六句,分明皆黄莺儿也,后面止有三句,却云四犯,殊不可晓,姑仍旧名] 【莺花皂】[(张伯起作,本朝人)中一段,第一句,似水红花,但后二长句,不似,姑缺之] 【黄莺穿皂袍】『。。。。悠悠笛弄无腔调。。。。』 【黄莺带一封】 【啭林莺】 【簇御林】[(荆钗记)显父母六个字,妙甚。陈大声散曲云,几遍将鳞鸿倩,亦是六个字。自香囊记云,怎能勾平步登霄汉,问苍天人去何时返,俱用八个字,而后人遂不知六字句法矣] 【摊破簇御林】[按三春柳,据旧谱注作春三柳,今改正之耳。然三春柳,本在黄钟,句法皆不似此曲后二句,殊不可晓。又按此调第一曲及第四曲,每曲后一句,今人皆唱作二句,细查旧板拜用亭,云,中都(路)是家,(是我)男儿受儒业。又云,担疾染病男儿(教我)怎割舍。正与第三曲但只做我男儿那枝叶,九个字相同,始知今人之误,附记于此] 【簇袍莺】 【莺集御林春】[(拜月亭) 【莺莺儿】[或作啼莺儿] 【琥珀猫儿坠】 【猫儿出队】 【猫儿坠玉枝】 【猫儿坠桐花】 【五团花】[(刘孝女,传奇)不由人至妹妹,极似黄莺儿,恐是犯五调者,故名五团花也,今不可考矣] 【吴小四】
商调尾声总论[略]

卷之十八
  商调慢词

  【集贤宾】[此系诗余,亦可唱] 【永遇乐】[此系诗余,亦可唱] 【熙州三台】[疑即伊州三台] 【解连环】[此系诗余,亦可唱] 【秋夜雨】[旧谱目录中,亦不载此,黄钟调通用]
  商调近词

  【渔父第一】

卷之十九
  小石调近词
  【骤雨打新荷】[即荷叶铺水面][彩楼记亦有此调,小有不同]

卷之二十
  双调
  双调引子
  【真珠帘】[与诗余大同小异] 【真珠马】[真珠帘第二句,既不相似,而风儿马三句,亦不相类,姑据旧谱载之耳] 【花心动】[与诗余大同小异] 【谒金门】[与诗余同] 【惜奴娇】[与诗余同,但无换头] 【宝鼎砚】[与诗余同,但诗余多换头二段][宝鼎现,元是诗余之名,今人多改现字作儿字,误矣] 【金珑璁】 【捣练子】二体[此系诗余,亦可唱][(冯延己作,南唐人)此即以捣练子咏捣练之事,甚妙][(又一体琵琶记)含羞句,平平仄仄仄平平,与诗余不同,然皆可唱,但比诗余偶少一句耳,至于辞别去一调,则一字不少矣] 【胡捣练】[捣练子、胡捣练,俱与捣白练不同][(荆钗记)此曲与琵琶之辞别去,俱刻胡捣练,然俱与诗余不差一字,恐二曲总是一调,但当名曰捣练子,或误刻为胡捣练耳] 【风入松慢】二体[与诗余同][(卧冰记)今人不知此调为引子,故于香囊、浣纱各引子,皆以不须提起蔡伯喈音调唱之,谬甚矣。及至还带、宝剑、生冲场引子,亦风入松矣。何独以引子唱之耶。非知其为引子也。特以生初上场,不敢不以引子唱之耳。识曲者能几人哉][{又一体张于湖作)此系诗余,亦可唱] 【海棠春】[此系诗余,亦可唱} 【夜行船】[与诗俆,大同小异][或改名曰停舟,可恶] 【夜游湖】[湖,或作朝,非也][(琵琶记)旧谱,《九宫十三调》俱无此调,而琵琶记俱刻此名。细查与夜行船字句皆同,但第一句,虽是七个字,而句法稍不同耳。恐即是夜行船也。若果是夜行船,则暗中指挑,反当依坊本作暗里相挑矣] 【四国朝】(前)[旧谱,于题下,注一前字,此四句,想是前半段耳。或非全引子也。彩楼记,彩楼彩楼高结起二句,正是此调,而今人皆以过曲唱之误矣。嗟乎琵琶记之凤凰阁,犹以过曲唱之,况彩楼乎] 【玉井莲】(后)[(琵琶记)旧谱,于题下注一后字,而古本琵琶记,亦刻作玉井莲后,但不知全调几句耳。旧谱忍字上有终朝二字,今依古本不用,然此二句,又不协韵,不可晓也] 【新水令】[与北曲不同] 【五供养】二体[琵琶记,又有文章过晁董一曲,亦名五供养,既与此二调不同,又与贫穷老汉腔板唱之,尤觉牵强。岂有四只山花子在后,而以一曲五供养居前者耶。况又非同调也。但恐五供养之名,或有为伪谬耳。今不录] 【贺圣朝】[与诗余不同] 【秋蕊香】[与诗余大同小异,蘂,旧谱作叶,非也] 【船入荷花莲】 【梅花引】[与诗余同,无换头耳]

  双调过曲十一章:

  【昼锦堂】[与诗余大同小异] 【红林檎】[与诗余不同][(卧冰记)此调起句用二字,似是换头。恨无处查其本调耳。姑记之] 【锦堂月】 [月上海栄,全曲在后]【醉公子】[与诗余不同。公,坊本作翁,皆误也] 【侥侥令】[即彩旗儿,又与正宫彩旗儿不同][(琵琶记)此曲,岁岁年年,用去去平平,妙甚。第二曲云,两山排闼,则用仄平平仄,不发调矣。作者不可学彼句法] 【醉侥侥】 【孝顺歌】[(李宝,传奇)。。若用仄声,即不发调矣。。』[此孝顺歌本调也。查成化年间旧板《戏曲全锦》,有十余套,皆如此。今人知有孝南枝,而不知此本调,即如锦堂月,而不知昼锦堂也。。即如孝顺歌换头处与前调不同耳。于此盖信孝顺歌之有换头,与锁南枝同矣] 【锁南枝】[(琵琶记)细查旧板《戏曲全锦》,皆如此,始知乡官可怜见以下,乃换头也。 【二犯孝顺歌】[(拜月亭)凤北至无门,不知何调,姑阙之] 【孝南枝】二体[即孝南歌] 【孝顺儿】[向因坊本刻作孝顺歌,人皆捩其腔以凑之殊觉苦涩,今见近刻本,改作孝顺儿,乃畅然矣]

  仙吕入双调过曲

  【桂花徧南技】二体 【柳摇金】[旧谱乃犯别调者,今改正] 【柳摇金犯】[旧谱题作柳摇金,今增一犯字] 【四块金】[旧谱误作淘金令,今改正][按北曲乃有四块玉,南曲止有此调。并无四块玉,时曲四时欢千金笑一调,元系普天乐,不知何人改作四块玉,所谓变古乱常者也] 【淘金令】[新查正] 【金风曲】二曲[新改正] 【五马江儿水】[(牧羊记)按四朝元前五句,江头金桂前五句二犯江儿水前五句,淘金令后七句,俱用此调。则此调极是古曲也。旧谱不收,并其名而遗之。今查补,但查周孝子传奇内,有此曲,偶失几句,只得录此曲,未知尚有伪谬否。又按荆钗记,投江时有一曲,亦名江儿水,与此调大同小异,不可解也。姑阙之] 【江头金桂】[(琵琶记)此调予细考,乃得之。攧音二字,元出诗余,或作迭窨,或作送喑,盖窨喑二字同音也。至于北曲,或云攧窨,或云迭窨,而攧字与跌同。恐跌字伪而为迭字,然攧字,俗师不甚能识,因而伪作顚字。今人言及顚窨,则皆知出于琵琶记,言及攧窨,则或骇而笑矣] 【二犯江儿水】[(散曲)按此曲,本系南调,前辈陈大声诸公,作此调者甚多。今银瓶记,亦作南曲唱,可证也。不知始自何人,将宝剑记诸曲唱作北腔,此后红拂、浣纱而下,皆被人作北腔唱矣。然作者,元未尝以北调题之也。予不自量,敢力正之。断以为前五句皆五马江儿水,中二句似朝元令,又三句似柳摇金,后三句仍是五马江儿水。今人强以北曲唱之,益不知北曲止有清江引,别名江儿水,与此音调绝不相同。况若欲如今作北调唱,则起处当先唱围屏来靠四字,后面又重唱云,心儿里焦,想起来心儿里焦,青春年少,悞了我青春年少。何其赘也。今既知其为南曲,则唱之者,必不可用此重迭之句矣。予旧有南词韵选,以此调后三句犯朝元歌及一机锦,亦予之误也] 【金犯令】 【月上海棠】 【海棠醉东风】 【姐姐插海棠】 【玉枝带六么】 【拨棹入江水】 【园林带侥侥】 【三月海棠】二体[(又一体拜月亭)坊本题曰月上海棠,非也] 【摊破金字令】[或无摊破二字][(彩楼记)此调前半已明,但后五句,竟不知何调,愧不能考定] 【夜雨打梧桐】[(彩楼记)此调,末三句,似桂枝香,中间不知更犯何调,姑俟知音者辨之] 【金水令】[(彩楼记)此曲后,或将前摊破金字令中金凤冷飕飕以下五句合唱,未知是否] 【朝天歌】[旧谱作朝元令,非也] 【娇莺儿】[与朝天歌相似,恐是一调二名耳] 【朝元令】[或作朝元歌,非也][(琵琶记)按此一套,古本琵琶记无之,恐非高则诚所作,故予考正琵琶记不敢收入,然音律与荆钗记相合,而更觉和协,亦非浅学所能撰也。。。。] 【风云会四朝元】 【柳梢青】 【古江儿水】[旧谱作古江水儿,今从古琵琶] 【销金帐】 【锦法经】 【灞陵桥】二体 【迭字锦】 【山东刘衮】 【雌雄画眉】 【夜行船序】[或作花心动序,非也] 【晓行序】[旧谱在引子中,今查得当入过曲] 【黑蟆序】二体[或作斗虾蟆,或作斗黑麻,皆非也][(琵琶怨,传奇)按此曲起调处,与换头本自不同,今人但知其换头,而不知其本调矣。旧谱误作斗虾蟆,且止录其换头一曲,何以称谱哉。细查旧本诸曲,皆用此调于夜行船序之后,则不得不用其换头耳。又或题曰斗宝蟾、曰虾蟆序,盖蟆与麻同,虾蟆亦名曰黑蟆,故传讹也。宝蟾,亦虾蟆之美名,因月中有虾蟆,今名为蟾,且因越调有斗宝蟾之名,而并改此双调之名耳。今只当名为黑蟆序,或虾蟆序,决不可巧立名也][(又一体换头琵琶记)旧谱载拜月亭一曲,题曲絮虾蟆,今载此曲,欲人易知也。此调,即黑麻序换头。但父母心至,早谐十个字,比前不同,亦小变耳,不必另立一题也。至于点截板在谐字下,比前点在遶字下不同者,因此曲早谐早字,上声,难唱,且父母心婚姻事六个字,一直赶下来,要字下点不得截板耳。知音者辨之] 【惜奴娇】[(荆钗记)按琵琶记杏脸桃腮二曲亦是此调,而少空空与重重处两个平声字,恐误后人,不可从也] 【锦衣香】 【浆水令】 【嘉庆子】[(拜月亭)此调,他处甚少。时曲中却以川拨棹换头,作嘉庆子,误矣。又或以渭城人肌肤瘦怯之桃红菊为嘉庆子,亦非也。惟连环记偶来拜月一曲,与此同调。然彼据九宫词谱而作,却以端不为丽情相牵一句,对更雨紧风寒怎当,怎字上声,而相字平声,风字平声,而丽字去声,皆拗矣。况旧諎中只作怎当,而旧本拜月亭记,皆作势怎当,若依旧谱,则当于寒字下画一截板,而今既有势字,则当点一实板于势上矣。一字之有无,遂使一句腔皆不同,而一曲之调亦不相协,谱岂可易言哉] 【尹令】 【品令】 【豆叶黄】三体[(又一体散曲)按雍熙乐府载暗想当年南北一套,元无此曲。今人单唱南曲者,始有之,疑是后人增入,或误其名耳。不然,与前一曲,何绝不同也][(又一体散曲)旧作玉蝴蝶,附于此。。。此调在宦海茫茫一套内,查无玉蝴蝶之名,止有两蝴蝶,即双蝴蝶,载《十三调谱》内,与此不同。今以其似豆叶黄第二曲,姑附于此。要之,豆叶黄第二曲,其名或亦有讹,未知果是豆叶黄否也] 【川豆叶】 【六么令】 【六么梧叶】 【六么姐儿】[犯商调] 【二犯六么令】 【福青歌】[(卧冰记)此调,与仙吕青歌儿相似,而实不同。荆钗‘香囊等记,误刻青歌儿为福青歌,实非此调也] 【窣地锦裆】[窣音速] 【哭岐婆】 【双劝酒】 【字字双】 【三捧鼓】 【破金歌】 【柳絮飞】 【普贤歌】 【雁儿舞】 【打球场】[今人唱此曲作引子,谬甚矣] 【倒拖船】 【风入松】[(琵琶记)旧谱又收风入松犯,即此曲全套也。。细查旧曲,凡风入松,或一曲,或二曲,其后必带二段,今人谓之急三鎗,未知是否,未敢遽题其名也。末后一曲则止用风入松,更不带此二段,不知何故。作此曲者,如事情多,不妨再增几曲,但每一曲或二曲风入松后,必带二段,末后须止用风入松元调耳。此不可不知也]] 【风送娇音】[(还魂记)或作风送蝉声,非也] 【好姐姐】 【姐姐带侥侥】 【金娥神曲】[或无曲字] 【桃红菊】二体[又名莺踏花] 【一机锦】 【锦上花】二体 【步步娇】[旧谱增一近字,非也][(唐伯亨,旧传奇)半纸功名四字,用仄仄平平,妙甚,妙甚。凡古曲皆然。观琵琶之黄叶飘飘渡水登山,荆钗之往事今朝,可见,盖黄字处,平仄可通用也。若用平平仄仄,即落调矣。即如懒画眉起句,当用仄仄平平,而后人多用平平仄仄,江儿水第四句,当用仄仄平平起,而后人亦用平平仄仄,玉交枝第五句,当用平平仄平平仄平,而后人多用平平仄仄仄平平,或用仄仄平平仄仄平,此等之类甚多,须是作者自留神详察,不能一一而举之也。半折二字,亦用仄声为妙。观琵琶用笋迸云云,住在云云,荆钗用且自云云,可见矣。后人用仄平平仄,亦非也] 【忒忒令】 【沈醉东风】 【沉醉海棠】三体 【园林好】 【园林沉醉】 【江儿水】 【江儿拨棹】 【五供养】[(拜月亭)按此曲乃五供养本调,历查旧曲,如杀狗、白度、八义等记。又如陈大声青山频老,皆是此体。自琵琶记用不洒别离间,及偷把泪珠弹,每句多两个衬字,人遂以实在字唱之。而末句又用八个字,此乃犯月上海棠者,后人不知,遂认此体为五供养本调,而以七字者为变体。且戏文中唱此调末后七字句,皆点掣板于第五字上,而清唱青山频老者,必欲废利字一掣板,却画截板于面字下,以求合于寸肠割断之体,以此自唱,徒为识者所嗤。以此教人,所谓误天下苍生者也。故今日吴人之清唱,吾愿掩耳而避之耳] 【五供养犯】[(琵琶记)此曲,此际二字,俱用仄声,方是五供养本调。若如前一曲丈夫非无泪,夫字平声,唱不顺矣。因琵琶记用夫字平声,后人遂用平平仄仄句法,如浣纱之忠良应阻隔,明珠之便教肢体碎,皆然。殊误后学,竟不思琵琶止借用一夫字,而非无二字,俱用平声,未尝全拗也。是以作词者,不可不严。否则无用谱为矣。即如江儿水二曲,六十日夫妻恩情断一句,最得体而人皆不学。至于眼巴巴望得关山远一句,乃落调败笔,而后人竞学之,故识曲听其真,人所难也] 【五枝供】 【二犯五供养】[(周孝子,传奇)此记,与琵琶记皆古曲,观此五供养,与月上海棠合调,盖信贫穷老汉末句,亦犯月上海棠矣] 【玉交枝】[(琵琶记)此调,亦有说,已注步步娇下,又不知不字,入声,可作平声唱,或即用平声,亦妙。若改作未字,即拗矣。即如江头金桂第二曲内,存亡不审不字,亦然。今人改作未审,文理未尝不通,但音律欠调,不可入弦索耳][桂枝须早四字,仄平平仄,妙甚。若用仄仄仄平,或平平仄仄,便无调矣] 【玉抱肚】[或作胞,非也][(琵琶记)此调,元只有此一体,因此曲第五句,用不由人三个衬字,而后人不能解不由人句法,于人字下,增一不字,遂谓玉抱肚另有一体,当用七句。如四节记增明朝管取四字,时曲增中心怏怏四字,皆不由人下增一不字误之也。况古曲中,凡言不由人,并无又增一不字者,不知何时增此不字也。夫所谓不由人泪珠流者,犹云由不得我要流下泪来也。若言不由人不,则既不泪珠流矣,何以见其苦耶。高东嘉必不如是之不通也。又按六么令、五供养、玉交枝、玉抱肚,凡第一句,俱用四个字。但六么令、五供养首句,第三字,必用仄声,玉交枝、玉抱肚首句,第三字,必用平声耳] 【玉肚交】[(白兔记)此调,与千金记胸中豪气相同,今人不知此体也] 【玉山供】[供,或作颓,非也][(琵琶记)此调,本玉抱肚、五供养合成,故名玉山供,自香囊记妄刻作玉山颓,使后人不惟不知玉山供之来历,且不知五供养末后一句,只当用七个字。凡见五供养后有用七字句者,反以为犯玉山颓矣。今唱香囊记者,又将中间四个字的一句,只点两板,竟并五供养旧腔而失之,尤可恨可慨也。急收之] 【玉雁子】[子,或作儿,非也] 【川拨棹】 【絮婆婆】 【元卜算】 【十二娇】 【玉札子】 【流拍】 【松下乐】[(散曲)此系北曲水仙字,今人稍减一二字,以南调唱之,强立名色耳]
双调尾声总论[略]  双调慢词二章(十三调):
卷之二十一
双调慢词
  【红林檎】[草堂集作红林檎近] 【泛兰舟】[查无此曲,止得《百二十家戏曲全锦》内,有一引子,名曰兰舟近,而旧谱元无兰舟近,疑即泛兰舟也,故录之],

  双调近词
  【两胡蝶】[又名双胡蝶] 【赛红娘】 【武陵花】[春,或作花,未知孰是]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04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