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北昆 刘剑钧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047

转贴:《张卫东主讲“昆曲和古典文学”》

$
0
0

“精读堂”讲座


张卫东主讲“昆曲和古典文学”


2018年06月27日 星期三 贵州都市报数字报


        张卫东简介: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代表剧目《草诏》《搜山打车》《写本》《祭姬》《骂贼》等,著有《赏花有时度曲有道:张卫东论昆曲》(正编、续编)、《昆曲艺术课教程》等;另出版有光碟《张卫东演唱说戏牡丹亭》《昆曲在北京》等。

    本报记者赵毫  摄影报道

           6月23日,昆曲艺术家、国家一级昆曲演员张卫东做客由贵州省作家协会、贵州都市报都市读书会联合主办的“精读堂”第十四期讲座,围绕“赏心乐事谁家院——古典文学与昆曲”这一主题,向贵州昆曲票友及文学爱好者讲述了昆曲伴随古典文学的兴衰而演变的历程。讲述之余,张卫东不仅即兴演唱昆曲经典曲目,还与自己的弟子、贵阳“见一曲社”社长戴若一道,共同表演了《牡丹亭》“游园惊梦”的经典片段,带领现场来宾切身感受昆曲的魅力。

    昆曲的产生肇始于古典文学

    讲座中,张卫东从中国古典文学的文化史入手,以一种历史的眼光来阐述昆曲的产生。他说,诗经、楚辞、汉赋、唐诗等中国古典文学样式其实都是可以唱的,特别是在汉唐时代,单独的歌唱、舞蹈、故事之间形成了有故事、歌唱、表演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之后,由于唐诗不能满足创作者的需求,于是就发展出了词调。这种来自民间的艺术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产生的,他们用略显粗鄙的文字,随意表达故事和情感。通过文人不断丰富和雅化,从而形成一种美丽的歌唱,逐渐被上层文人接受后,久而久之便被继承了下来,其中最著名的有《忆秦娥》、《长相思》等。

    “我们总说唐诗宋词,其实中间还有一个小东西,就是唐末以来的传奇。唐末传奇是一种小的、微型的平话故事,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张卫东说道。很多人都认为唐代的这种小故事就是一种文学创作,其实不然,因为这是唐末的说书人讲故事讲出来的风格,被文人记录下来,形成了这么一种创作。按现在的说法,则叫报告文学,如《风尘三侠》等。唐传奇影响到后代,就是花间词的创作。花间词讲述故事较困难,表达情感则很容易。于是南戏传奇诞生之后,永恒的主题就是爱情。爱情故事来自哪里呢? 大部分就是唐末以来的小传奇故事。这样,音乐创作和文学创作就变得立体了,中国最早的戏剧雏形也随之出现,其形式就是以歌舞讲故事,以身段解释台词。

    昆曲是以地名命名的艺术

    张卫东说,到了元代,文人写出了小令。这一时期的小令,用的是金元的诸宫调,类似于说书形式的一种长篇故事,再安排若干个曲牌,在讲的过程中进行歌唱。诸宫调所写的故事,大部分也是继承了唐传奇以来的故事。如常见的《赵贞女蔡二郎》、《莺莺塔》,后来就慢慢发展成为南戏的《琵琶记》及《西厢记》。

    他解释道,元朝文人所写的小令和杂剧,就是北词这种北曲方式的歌唱,即利用北方市井的一些小腔小调,套成格写出曲来。文人们既要稳住票房,又要表达自己的心情,因此流行的方式,就是利用市井的口语,写出文雅的唱词。最典型的,就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所写的那样浅显而高雅:“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元朝末年,一些文人隐居在苏州昆山一带弹唱,他们以清唱小令为主,把吹奏乐和弹拨乐合在一起,在乐器上又有所提高,这样的歌唱方式被称为昆山腔。明朝建立后,主要继承南宋的制度,而摈弃元代文化,因此把很多元曲的优秀篇目给禁毁了。由此,应运而生的一个南戏剧目,反映孝道的昆山腔祖曲《琵琶记》诞生了。

    他说,到了明代中叶,昆曲传奇已经达到鼎盛时期,一个传奇好几十折,要看好几天才能看完。这时的昆曲很丰富,南曲北曲都有,南北合套也有,北曲南唱有,南曲北唱也有。表演上也是无体不备,可以说生活中的所有表演,好的东西都能吸收到舞台上。

    昆曲剧本文学“变雅为俗”很可怕

    在张卫东看来,中国文学创作的根离不开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各个时代发展出各自的表现形式,而这也给创作留下了一定的空间。如到了明清时代,以白描为主的小说笔记兴起。最典型的是,在昆腔形成全国的顶峰时代后,曹雪芹写《石头记》时本来要写南北传奇,但最终没写下去,而是继承以往小说笔记的创作方式,用最时尚的浅文言写。

    清初以来,文白合一的小说盛行,而昆曲这种“之乎者也”的演唱文体慢慢趋于衰落。雍正年间废除乐籍制度,放松了对演艺界的监督,演艺团体什么声腔都可以唱,观众爱听什么就演什么,以乱弹为代表的梆子腔、皮黄腔等颇受民众欢迎,戏曲的最高典范京剧便酝酿而生了。

    当前,不少昆曲剧团由不熟悉古文的编剧写剧本,请学习民乐的搞作曲,用话剧的舞台美术和服装造型,由话剧导演来做导演,故事编排、文辞对仗毫无古典雅致可言,改编的传统剧目情节支离破碎,严重忽略了经典的文学性。

    “正是由于儒学在中国逐渐衰落,昆曲也随着儒学的衰落而衰落,这是自然规律。所以,欣赏昆曲应该按照古人的文言规律才是常理,新编昆曲注定会加快古典昆曲的衰亡速度。如果老是想把昆曲改雅为俗,那才是一件最可怕的事。”张卫东说。

原文网址:http://dsb.gzdsw.com/html/2018-06/27/content_4781.htm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04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