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养老院分公立和私立两种。
公立:进入公立养老院不能自己决定,必须由医院诊断和联系,而后等待养老院空位,有时需等待很长时间。 入住后,老人每月的养老金不能再全额领取,而是由政府直接从老人账户划到养老院(会留些零用钱),至此,老人无需再付任何费用。
老人院按护理级别分开区域,痴呆老人居住的区域通道大门需密码开关,防止老人走失,家属可凭密码进入。其他区域一般两人一居室,有的房间带有卫生间。男女分层居住,不提供夫妇同住。一日三餐,期间提供两次水果等零食和下午茶。
一家私立养老院
私立:不需通过医院,可自己联系入住,费用全部自理,护理要求的不同决定了费用的高低,以一位糖尿病晚期老人为例,每月费用5000~6000加元。费用涵盖吃喝拉撒娱乐消闲等全部活动,再无额外支出。一日三餐,期间提供两次水果等零食和下午茶,咖啡厅24小时免费供应各种点心和咖啡。夫妻可一起入住,很多儿女不在身边或无儿无女的老人,卖掉房子,一起搬进养老院。
私立养老院整体布局类似酒店,一般是一室一厅一卫一厨的公寓房型,屋内可添置自己喜欢的家具。养老院里有小型图书室、电脑室、娱乐室、电影室、聚会厅、酒吧等设施。
图书室
待客厨房
硬件条件很好,软性服务也很到位,据住在老人院老人子女反映,他们很满意。
但,在加拿大进住养老院是件很难的事:
供不应求。加拿大人的平均寿命为82岁,女为84,男为80。老人的高寿与养老设施的需求有直接的关系。
公立养老院等候时间太长。
私立养老院费用贵。以多伦多东边Whitby的一老人公寓为例,2017年,一单间、公用厨房,每月租金已达5200加元。多伦多新建老人公寓很少,而新建的为收取更高租金以两居室户型居多。
多伦多老人院虐老时有发生,近期,在多伦多几家老人院做私人护理16年的36岁女子Janice W对媒体暴露养老院的不堪行为,并直言:“我永远不会把母亲送到这里来,你看到的好像都很好,但很多都是假的。”
抱团养老现在很“时髦”,加拿大有四位老妇人已经抱团了,正在养老。
上世纪80年代一部美国电视剧《The Golden Girls》横扫各大电视台,讲述的是四位步入老年的女性一起住在美国迈阿密的一座大房子里共享晚年酸甜苦辣的故事。
加拿大多伦多北部小镇Port Perry 四位65岁至71岁之间的老姐妹实践了真实生活中“Golden Girls”的故事,她们中两位是大学退休的行政人员,两位是退休护士。这几位女士都有自己养老的居住选择,但都无诱惑力,所以她们选择了“抱团养老”。
四位女士看中一幢3400平方英尺(约320平方米)的房子,房子附近有商店、药店、银行、餐馆等设施,很方便。她们各自承担25万元所有权成本费,将房子买下。
设计人员重新进行了设计和装修,扩大了门和楼梯,按装了电梯,地下室进行了特别的设置,以便当中哪位女士可能再组建家庭使用。公共区域如厨房、客厅、饭厅、洗衣房等,装修得既方便又现代化,客房、杂物室、可以放下三辆车的车库,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大卧室,每个卧室内有壁橱、电视、浴室,设计得极具个性化。四人轮流做饭,各显其能。每月用于购买杂货、支付水、电、地税、清洁服务、全年水疗池等费用大约1500元。
和谐居住,她们商议制定了多项条例,例如:不能在其他人不同意的情况下在车库拍卖二手货、养宠物……如果亲友短暂居住,一定要平摊食物费用,如果与她人的亲属相处不好,可以拒绝亲属前来居住……再例如,如果有人想嫁人怎么办,如果有人想带男朋友回来怎么办,等等。
与单独生活相比,她们认为住在一起会节省很多,而最大的好处是,“当你跌倒时有人在侧,可以确保猫不会啃你的脸。”
抱团养老的前提是,寻找非常合适的同居人,“志同道合”是首要标准。
两个多月前,一位孙姓女士发起的寻找志同道合者在加拿大一起抱团养老的倡议得到了许多网友回应,目前该微信群已聚集近千人。
Andrew是其中一员,和大家不同的是,Andrew有一个10英亩的农场和一幢近6000平方英尺(约550平方米)的房子,他愿提供场地,供喜欢农场生活的朋友一起共度晚年。Andrew 性格开朗,与太太一起住在农场,孩子们都已在外独立成家。
地道的走地鸡、走地鸭。
地处农场内的房子,6个车库,7个卧室,5个卫生间,两个厨房。喜欢种菜的朋友农场免费提供土地。他说,希望住进来的朋友能自我管理,大家要推举一个召集人,大家的事大家说了算,而他只是提供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