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北昆 刘剑钧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047

[转载]1986年文化报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北方片传承

$
0
0

           戒台传雅韵  古寺见元音

       ——1986年文化报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北方片传承

                     张卫东

由中国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安排,北方片昆剧传承於1986年8月在北京西山戒台寺举办。这是解放以来全国范围内,职业昆剧院团第一次大规模开班继承传统戏,也是春季在苏州南方片昆剧传承的最后一次。

因春季在苏州开班只有马祥麟先生一人代表北昆授课《青冢记·昭君出塞》,北方还有几位老艺术家没有机会参加传承。因此,由组委会负责人丛兆桓推荐,选派北昆硕果仅存的四位老先生,即侯玉山(93岁)、马祥麟(73岁)、陶小庭(69岁)、王鹏云(70岁)等先生们主教。怹们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素质很好,基本可以把表演示范圆满体现,组委会分别以素身响排的方式用影像记录下来,现在文化部主编的《昆曲大典》中收录。

京西戒台寺曾是恭亲王奕赋闲隐居多年的寺庙,牡丹院曾是他下塌的别墅,这里曾搭建临时戏台,恭王府的全福昆曲家班在此演唱。可巧几位主教老师们也是住在牡丹院,其他演员们都住在方丈院。此次举办北方片昆剧继承学习,呜咽的笛声再次叙述着这里的百年轮回……

选派学习的中青年演员多是北方昆曲剧院精英人士,还有湖南省昆剧团的部分中青年主演们。他们一共用了不到二十天的时间,继承学习了侯玉山先生亲授的《千金记·别姬》、《金貂记·北诈》、《清忠谱·五人义》、与马祥麟先生亲授的《青石山·书帷》、《义侠记·杀嫂》、《渔家乐·相粱刺梁》和陶小庭先生亲授的《十面埋伏》、《单刀会·训子》、《昊天塔·五台会兄》、以及王鹏云先生亲授的《九莲灯·焚宫烧狱》等剧目

由于老先生们年事已高,再加上很多演员需要双轨制学习,因此每个老师都配有助教协助教学。侯玉山先生由其哲嗣侯广有助教,马祥麟先生由其弟子张毓雯助教,陶小庭先生由其弟子周万江助教,王鹏云先生由赵玲助教。

此次参加学习的中青年演员有北昆老生祝孝纯、马明森、王勇、杨平友、王伟、海军、许乃强等;武生侯少奎、戴祥麒、张敦义、刘国庆、曹颖等;旦角洪雪飞、蔡瑶铣、董瑶琴、张毓雯、陆焕英、李梅、赵玲、杨凤一、刘静、郭翀岳、翟林、王晓瑞等;花脸贺永祥、吴永生、侯宝江、孙启成、商德民等;丑角马宝旺、田信国等;湖南省昆剧团花脸雷子文与旦角罗艳等也参加这次学习。

这次继承剧目多是北方昆曲舞台精品,也是了解元代音乐的活态源泉,还是了解清代以来北京昆剧舞台程式化的穿越性表演典范。其中,具有元代音乐代表的《十面埋伏》、《单刀会·训子》、《昊天塔·五台会兄》、《金貂记·北诈》等都是七百年来一直活跃在北京舞台的唱功剧目,因为数十年来昆曲演员们青黄不接已经失传很久,此番传承后对研究元代音乐方面的意义重大。

《青石山·书帷》、《清忠谱·五人义》等剧目,则是代表清初以来北京昆剧舞台程式化的演变过程,这些剧目皆是依靠艺人们的表演而屹立的舞台上,也是全国昆剧界显而易见的失传剧目。另外,《千金记·别姬》中项羽表演则是北方昆曲表演的独特风格,在脸谱以及功架上独树一帜,音乐上虽属南曲演唱却浑厚悲凉。至于《九莲灯·焚宫烧狱》则是北昆旦角勾脸戏的代表作之一,曲调犹有元人风格,扮相用金脸呈现则是“无双谱”。

《千金记·别姬》是以项羽与虞姬的死别生离表演,勾勒出英雄美人的爱情故事。虽然是南曲【泣颜回】一套,但声腔凄凉悲壮,再加上功架技巧以及几个不同调门的“哇呀呀”,表演特色与京剧的的项羽决然不同。同时经过整理的《别姬》由贺永祥、杨凤一等上演於前门外广和剧场,中央电视台在杨凤一戏曲专辑中收录虞姬舞剑片段,由吴永生饰演项羽。在上世纪末周万江与杨凤一曾在北京湖广会馆录制此剧艺术片,依照古法按整黑脸的项羽脸谱扮相表演。

《金貂记·北诈》是描写尉迟敬德装病,不去为唐朝出力报效的故事。全剧是个既诙谐又庄重的正净剧目。1991年,纪念侯玉山先生舞台生活八十五周年的活动中由吴永生演出前部,侯老以虚岁99岁的高龄演出了后部。

《清忠谱·五人义》原是由《义愤》、《闹治》两齣组成,清代以来北京上演定名《五人义》,颜佩韦以武净应工,文武带打。侯广有、侯少奎曾经继承学习,近年经王德林导演改编,2014年5月7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

《青石山·书帷》是九尾狐变化美女迷惑周公子的故事,该剧系清代初期昆剧舞台表演名作,是花旦表演重头戏。陆焕英、刘静等彩排汇报。1991年,纪念马祥麟先生舞台生活七十周年的活动中,刘静与温宇航首演。

《义侠记·杀嫂》曾是北昆经常上演剧目之一。全剧南北合套曲牌,是武生、旦角的唱念表演重头戏。但自1979年恢复建院以来从未演出,这次继承学习武生主演侯少奎、戴祥麒、张敦义、曹颖以及旦角张毓雯、蔡瑶铣、陆焕英、刘静等都做彩排汇报,1998年在北京湖广会馆由侯少奎、张毓雯公演,而后便成为北昆常演剧目。

《渔家乐·相梁刺梁》曾是北昆建院初期常演剧目之一。全剧南北合套曲牌,是刺杀旦表演的经典之作。本次继承由旦角洪雪飞、蔡瑶铣、张毓雯、李梅、刘静与丑角马宝旺、田信国和净角侯宝江、孙启成等汇报彩排。1987年10月,洪雪飞、韩建成、侯宝江参加北京市振兴京昆协会举办的丑角大会在人民剧场电视直播公演,蔡瑶铣、马宝旺、侯宝江等也做过改编的版本上演於吉祥戏院目前改剧已成为北昆青年传承经典剧目之一。

《十面埋伏》系元杂剧之一,近代戏班经常与《千金记》合演。全剧以韩信一人独唱【油葫芦】一套北曲,与只有几句台词并以功架见长的项羽形成对比。所谓“唱死韩信,累死霸王!”此剧当时已有半个多世纪没有演出。陶小庭先生继承乃父陶显庭衣钵,不仅当场满宫满调参加响排,还与助教周万江、戴祥琪等一起编排了文武群杂场面。因当时群众演员不齐整,由一些旦角充任龙套摆阵。而后参加彩排汇报由老生祝孝纯、马明森饰演韩信,侯宝江等饰演项羽。

《单刀会·训子》系元杂剧之一,因近代常演《刀会》而忽略此剧。全剧北【粉蝶儿】一套,铿锵豪迈,没有好嗓音很难驾驭。此剧只作彩排汇报,由青年老生王勇、杨平友、王伟、海军、许乃强等饰演关羽,曹颖、祝孝纯等饰演关平,吴永生、侯广有、侯宝江等饰演周仓。1988年4月17日,由陶小庭先生示范演出於北京人民剧场,留有传世音像资料。

《昊天塔·五台会兄》是元杂剧之一,原名《五台》。全剧乃少见的北【步步娇】一套曲牌组成,是一齣唱做丰富的净角戏。由周万江、侯宝江、孙启成等继承彩排汇报,周万江、祝孝纯於1986年西单长安大戏院上演

《九莲灯·焚宫烧狱》是全本《九莲灯》的最后一齣。王鹏云先生系京东玉田县益和昆弋班传人,此剧已经绝迹舞台半个世纪。因是勾金脸的正旦扮相,也是北昆舞台旦角勾脸特色之一。全剧北曲【村里迓鼓】一套,配上火德星君的开场跳神以及全幅銮驾的排场表演,神道设醮的气氛尤为凸显。旦角洪雪飞、赵玲等都曾饰演过火莲圣母彩排汇报,周万江配演火德星君。2003年,经赵玲传授由旦角董萍、刘颖等继承学习。

以上学习班虽然只是传授十齣剧目,对北昆后世常演传统剧目影响深远,其中《义侠记·杀嫂》《渔家乐·相粱刺梁》《昊天塔·五台会兄》等依然在青年学员中传承学习着。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04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