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网址 : http://www.51djl.com/document/0/1605/3730/a8d5dd69-30f5-4722-ae81-ed09da9dfe68.html )
刘某与张金印等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4)东民初字第7245号
原告:刘某,女,1945年2月2日出生。
委托代理人:刘克祥,北京市国典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张国柱(兼被告张某、张某、张某、田某、张某、张某的委托代理人),男,1956年5月9日出生。
被告:张某(张某),女,1968年1月4日出生。
被告:张某(张某),男,1963年12月2日出生。
被告:张某(张某),男,1958年11月24日出生。
被告:田某(田某),女,1968年5月10日出生。
被告:张某(张某),男,1991年7月1日出生。
被告:张某(张某),女,1987年9月25日出生。
原告刘某诉被告张国柱、张某、张某、张某、田某、张某、张某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14年6月4日立案受理。依法由代理审判员王裴裴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刘某及委托代理人刘克祥,被告张国柱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刘某诉称:原告为本市东城区交道口北头条×号3号房的所有权人,现由被告等人居住。2005年3月,原告曾诉请法院判令被告腾房并补交房租,经审理,法院判决被告腾房并承担相应房租。但被告至今未腾房,亦未交纳租金。2010年11月19日,东城法院以(2010)东民初字第10432号民事判决书判令被告支付2005年5月1日至2010年11月30日期间的房屋使用费。目前,被告仍未支付2010年12月1日至今的房屋使用费。故原告起诉要求判决被告按照每月4000元的标准交纳2010年12月1日至2014年7月31日的房屋使用费共计176000元。被告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
被告张国柱、张某、张某、张某、田某、张某、张某辩称: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张国柱之父张金印于2014年2月去世,张金印生前亦在该房屋内居住,七被告自愿按照标准租私房标准承担2010年12月1日至2014年7月31日的房屋使用费。原告要求被告支付月租金4000元是没有任何理由的。
经审理查明:坐落于本市东城区交道口北头条×号北房东侧2间(3号房)系原告所有的房产。该房系标准租私房,现由被告等七人居住。2005年3月,原告依据相关政策起诉要求七被告及张金印腾房,并补交2005年1月至2005年4月的房屋租金。经审理,本院判决七被告及张金印腾房并按每月910元的标准补交房屋租金。该判决现已发生法律效力,但七被告与张金印未履行腾房义务。2010年10月,原告起诉七被告及张金印要求被告支付2005年5月至2010年11月的房屋使用费。经审理,本院判决七被告及张金印按照每月910元的标准支付房屋使用费。2014年2月,张金印去世。2014年5月,被告向原告支付2014年上半年房屋使用费5460元,原告认可收到该笔费用,认为该笔费用仅为部分房屋使用费。现原告持诉称理由诉至本院。
庭审中,原告主张法院已判决被告腾房,且原承租人张金印已去世,故七被告应按市场价支付房屋占用费。被告则坚持主张应按本市标准租私房租金的政府指导价支付房屋占用费。
另查,按照本市标准租私房租金的政府指导价,被告应每月交纳租金910元。
上述事实,有房屋所有权证、(2005)东民初字第2210号民事判决书、(2010)东民初字第10432号民事判决书、及双方当事人当庭陈述等证据材料在案佐证。
本院认为: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根据已查明的事实,涉诉房屋属标准租私房。原告曾将七被告与张金印诉至法院,要求腾房并支付租金,但该判决确定的腾房义务,七被告至今亦尚未履行。七被告与原告已无租赁关系,继续占用涉诉房屋,没有合法依据。故涉诉房屋的实际占用人应当向原告支付房屋使用费。关于房屋使用费的支付标准,考虑到标准租私房问题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全面解决亦有政策性因素,故在确定应负担的房屋使用费问题上,不宜单纯考虑市场标准。虽然人民法院已判决被告腾房,但被告主张在占用原告房屋期间继续按照标准租私房租金的政府指导价交纳房屋使用费,并无不当。现原告要求七被告按市场价标准支付房屋占用费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七被告自愿按照标准租私房租金的政府指导价交纳2010年12月至2014年7月的房屋使用费,本院对此不持异议。关于原告已收取的此段期间的房屋使用费,应予以扣除。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三十九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张国柱、张某、张某、张某、田某、张某、张某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按每月人民币九百一十元标准给付原告刘某二一年十二月一日至二一四年七月三十一日期间的房屋使用费人民币三万四千五百八十元;
二、驳回原告刘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1910元,由原告刘某负担900元,被告张国柱、张某、张某、张某、田某、张某、张某负担1010元(原告已交纳,被告于本判决生效后七日内交纳)。
如不服本判决,可于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并交纳上诉案件受理费,上诉于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在上诉期满后七日内未交纳上诉案件受理费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
代理审判员王裴裴
二〇一四年八月十八日
书记员姚丹
公告
一、本网站公布的裁判文书均为依法公开的裁判文书,由相关法院录入和审核,并依据法律与审判公开的原则在互联网上予以公开。
二、本网站裁判文书的公开为非盈利性质,公众可免费查阅;所提供信息仅供查询人参考,内容以正式文本为准。
三、若有关当事人对相关信息内容有异议,可向公布法院书面申请更正或者撤回。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相关法院依法定程序撤回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的裁判文书的,可通知我司做相应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