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北昆 刘剑钧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047

[转载]令人哭笑不得的职称评定(下)

$
0
0

以上是说对我讲师职称的认定——或许这样说比评审或者提升更加确切。

 

讲师再升一级,就是副高,副教授;在文艺界是二级,比如二级演员王大兴,二级编剧张勇等等。在心目中,我认为他们都早就应该一级。

 

想想看,上海沪剧院青年团三位青年演员才二十出头不久,就是三级,相当于讲师啦——没有不满,只有赞赏。感叹从前,麒麟童、六龄童......,等等。

 

这次,出乎意料之外的顺当——虽然我胸有成竹,虽然我也有软肋。

 

我调入新的一本高校。

 

新成立的专业,也是各路神仙汇聚。当时情况是教研室正副主任都是外校调过来的副教授,两个都属于那种调评,即本校没有指标名额,只要你调走有单位接收,马上承认你具备资格调升一级——自然接收单位有名额有萝卜坑。

 

其余的都是讲师助教实验员。新一轮竞争势必在这几个讲师中间展开。

 

老老实实,等待五年——通常的提升职称间隔时段。

 

中间,曾经有我妻子被录取为钱伟长第一个在职博士生——希望带工资就读;就是忙了,因为既要攻读博士学位又要上班完成教学科研工作量。还加她是培养对象,有其他任务,在系一级的领导班子里她年龄最小资历最浅还是唯一的女性。于是,妇女工作啦,文娱活动啦等等也得忙活。其间,还出了个起先人人不看好的老教授合唱团在全校歌咏比赛中获奖的奇事。不是吹牛,这也和她组织有关。最终的结果是博士学位加上市三八红旗手一枚。

 

中间,穿插了我丈人发现肺癌晚期得病的事儿,详情不用多说,我是最不用坐班最有活络时间的一个家属。为照顾妻子尽量别影响学业,我就经常骑车去送菜送饭,还有陪伴。尽管尽心尽力的质量不如我舅兄不如我妻子——病人的儿女,可自信我的尽心尽力的时间总量毫无疑问的最多——数量对质量的自我安慰,从一个女婿的角度。

 

因此,时间是要挤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灵感一来,见缝插针。

 

脑袋一拍,课题来了。

 

教学工作不能放松的,班主任之类的活计就不去揽了。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私底下说好两个老师一人轮换一天。对方同意,学生没出事故一切正常皆大欢喜——皆大欢喜的原因之一是我提出带实习的相关教学论文与他分享。

 

种种积累,毫不放松。居然都没耽误。

 

厚积厚发,踌躇满志。

 

不过,还得先尽我妻子——两个人在同一学校不宜同时申报,在同一系里同一教研室更是不可能一下子抓住两个兔子。

 

自己家里排队吧。

 

她先拿了副教授,还是破格提拔。

 

没想到的是,不久,她就被迫辞职出国了——说来话长,不提也罢。,都是命运安排。

 

接下来,又一轮评定职称。该轮到我了,我比我妻子学历差一个层次,可资历长得多了。

 

不求破格,只愿正常按部就班。

 

一个障碍就是我妻子已经辞职出国。

 

有一个副教授,和我两人在校园骑着自行车对面相遇,特地停下来告诉我——侬唔没戏了,侬爱人出国,侬也要走,啥人会帮侬评副教授。

 

于是,格外小心,点数评审委员会里能拿到多少张票数。

 

老天不负苦心人,一算,有把握!

 

怎么能让那些不可能的也转为可能性呢?

 

去拍马屁,不屑为之;那么唯一途径是让她不得不赞成,无可挑剔。

 

机会还真是接踵而来。

 

首先,两位教授让我参与课题---研究生课题哦,于是顺理成章,成了讲师当副导师,多一个筹码。都是这样,讲师是没资格带研究生,好比助教没资格开课必须先上部分章节一样。同时,还给带的研究生开了一门课,同样皆大欢喜。

 

其次,管科研和研究生的系副主任找---紧急情况,给系里研究生上课的某老师给学生告到研究生处,说是上课质量低下,全是本科生内容炒冷饭。管研究生的副校长找他训斥,他太不高兴了,决定撤换。因为我比那位被告多一个学历,准备让我接盘。我一听,高兴坏了——尽管忙的不得了。马上表示,那位副校长是我妻子的大师兄,我若替代上课绝对有把握:第一保证学生信服,不再闹事;第二保证那位副校长不会再找他麻烦。他也高兴坏了。

 

接下来,他还帮我极力争取高教局一个科研项目——最后,也圆满完成了。

 

更莫名其妙让人兴奋不已的是校部生产实习科——以前还真不知道有这么一个科,科长找我写材料,准备上报作为校一级代表到高教局申报实习教学先进。

 

哇塞,想瞌睡就来枕头,肚子饿就来了白馍。赶紧准备材料,开了几个夜车---联络了厂方教育科的赵老师,条条杠杠以及翔实内容都有了。结果我获得市高教局教学先进一等奖,厂部赵老师也拿了三等奖。

 

一切具备。

 

开会喽。

 

每人规定五分钟汇报,在一字儿排开的评审委员面前。

 

我年纪最小,排在最后。事先就用自行车后座推进去一大摞资料证书等等放在课桌上。

 

前面几个有的很标准,有的超时很厉害,被打断后还喋喋不休。

 

我历来奉行不拖堂原则,鄙视那些不能到点下课的老师——掌握不好节奏嘛。知道不,花样滑冰超时就要扣分的哦。

 

轮到我了——简历三下五除二,最简略——其实没人要听,都知道嘛,所以说专科那阵子刁难是扯淡,是抖威风而已——重点是论文,列举主要的一类杂志摆在第一二,总数多少,科研项目,任课几何,强调重点课程,最后是获奖情况。

 

五分钟不多不少。及时刹车。

 

开始提问——

 

第一个发言的是怎么你能62年入大学,那是因为小学跳了一级,引来一片啧啧声;

 

第二个问题更是出乎意料:赵老师,你能不能把你的红楼梦三篇学报发表的文章给我一个拷贝?

 

我哪知道这位老土地老教授评审学术委员会主席会喜欢红学呢?

 

赶紧回答,当然,某老师,你把正本拿去就是。走上几步递给他了。

 

就此结束答辩。

 

很快,就有信息告诉我,我是仅有的三个上岗的副教授了——只等高教局批下来就是。

 

所谓上岗,就是正式给于副教授位置;其他的则是可以对外宣称你是副教授了,但在校内还得等名额出现空缺。

 

再后来,我出国,那名额空出来,原本没上岗的就有一位上岗啦。

 

两相对照——不管顺利与否,都得打铁还得自身硬。

 

都得清楚明面的潜在的对手有几位都是些谁谁谁。

 

虽然文艺界的东东不如科研教学界那么好数数有一级二级杂志等区别,但总也一样——天下人同此心天同此理。

 

你必须早早积累,早做准备。

 

别小看有些芝麻绿豆——我还列举了好些豆腐干文字在目录上,形成气势。不像某些申报者只有一篇一级杂志文章光杆司令。

 

想不到吧,我还在教学和研究上发表了好几篇文字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04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