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北昆 刘剑钧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047

转载:大剧看北京,热剧再扩容——北京电视台总编辑王珏在“影视京榜”盛典的讲话

$
0
0

大剧看北京,热剧再扩容——北京电视台总编辑王珏在“影视京榜”盛典的讲话

原创 2016-03-29 王珏 影艺独舌



编者按:北京电视台“2015影视京榜新春盛典”今天下午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办。北京卫视和BTV影视频道在过去的一年里播出了很多优秀剧目,有的收视超强,有的口碑很棒,它们都在盛典上得到了表彰。北京电视台总编辑王珏在会上发表讲话,总结2015年的剧播成绩,宣讲2016年的选剧、购剧、制剧策略。这篇讲话信息量大、亮点颇多,影视独舌特加刊发,供有心人参研。


北京电视台总编辑王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影视界的同仁、各位媒体的朋友,大家好:


又是一年春光好。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春日下午,我们再次相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北京电视台恭喜获奖的影视制作公司,并向大家表示感谢,感谢大家为我们输送了这么多精彩的作品,感谢大家对北京电视台一如既往的支持。同时,还要感谢刚刚发言的郑晓龙导演、高满堂老师、侯鸿亮先生等优秀的幕后创作者,正是您们的深耕细作、精益求精,正是您们对于艺术品质长期不懈的坚持,才有了这么多优秀作品的呈现。


2015年是电视剧“一剧两星”政策正式实施的第一年,也是中国影视剧行业的“产业转型之年”。当前,移动互联网发展势头迅猛,新媒体业态层出不穷,传统媒体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电视台成绩喜人:2015年,北京卫视红星剧场在省级卫视中的排名跃居第二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北京卫视也成为湖南卫视之外,全国最具价值的省级卫视剧播平台。2015年,现象级大剧《芈月传》刷新了北京电视台多项收视记录;古装传奇大戏《琅琊榜》台网双红、口碑爆棚;《老农民》、《嘿,老头!》等弘扬主旋律的作品引发强烈社会反响。与此同时,地面主剧场北京影视频道首都剧场在收视、观众方面也格外稳定,频道稳居北京地区第二。进入2016年,我们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收视率较去年有着大幅度提升。截止3月28日,北京卫视红星剧场在全国省级卫视排名中稳居第二位,收视数据远超过排名第三的卫视平台。




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展望未来,我们仍需脚踏实地、稳健前行。


2016年,电视剧产业将“承上启下”,打开新的局面,产业生态将继续重构。身处行业的调整期,我们需要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对此,我们也有着一些自己的思考:

1互联网冲击下,电视剧“轻时代”更需“兼容并包”

当前,互联网的发展深刻影响着电视剧产业格局。 电视剧受众群体已经进入“网生代”,主力观众从电视机前的中老年群体扩展到了iPad前的年轻人群。愈发低龄化的市场环境正改变着电视剧的创作。电视剧发展进入“轻时代”,IP剧、颜值剧愈加得宠,传统电视剧的发展空间正不断受到挤压。但是,这些“轻时代”产品,与题材厚重、底蕴深厚的传统大剧并非是单纯对立的关系,在一些作品中完全可以做到二者兼容。对北京电视台而言,挖掘出更多既符合年轻观众口味,又能满足传统电视观众需求的优质作品将是我们的着力点。在稳定原有观众群、提升收视粘性的同时,接受更多新鲜化、多样化的作品,拥抱更多的年轻观众,是我们在“轻时代”里追求的“兼容优化处理”。

2卫视竞争加剧,以差异化求生存,以品质化谋发展

除了电视台与网络平台在内容、资源上的争夺,新的一年,各卫视平台的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一线强势平台将加强对大剧、优质剧的垄断,联播剧比重下降,优质资源高度集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如此形势下,北京电视台力求以差异化求生存,以品质化谋发展,不盲目跟风大投入、大制作,而是将目光锁定在我们所擅长的题材与类型中,延续北京台一贯的气质和风格。那些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具有厚重底蕴、讲究文化品位的精品力作,将是我们的题中之义,力求将平台竞争从资本比拼,引入到历史积淀与文化内涵的比拼中来。



3IP不是制胜法宝,创新才是核心动力

2015被业界称作“IP元年”,2016则被称作 “IP疯年”。众多IP大剧将在这一年集中爆发。数量众多的IP涌现,无疑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鲜血液,拓展了产业链延伸的更多可能,但它并非行业的制胜法宝。归根结底,创新才是电视剧行业的核心动力。作为当前中国制播分离最彻底、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电视内容产品,电视剧行业一直处在发展的快车道,业态瞬息变化,市场博弈涌动。尤其近几年,观众的审美更迭越来越快,对于作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势下,不迷信IP,不盲目跟风,不断寻找新的创作角度,探索新的创作模式,深入开掘社会生活底蕴,建构时代精神坐标,才是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4电视剧之战风云变幻 品质保证仍是获胜法宝

无论行业经历着怎样的变革,观众口味经历着怎样的调整,作为文化产品,电视剧的内容和品质永远是重中之重。北京电视台的剧目选择上,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品质化路线”,将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作为考量的最重要标准,为观众奉上真正具有品质的荧幕佳作。


新的一年,将是北京电视台在电视剧领域发展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我们力争稳住现有收视成绩,同时力求荧幕呈现更加多元。在今年播出的影视作品中,我们既有京味大戏《傻柱》、展现浓烈亲情的《姐妹兄弟》等年代情感剧精品;又有像《黎明决战》这样强情节、大场面的谍战大戏。同时,我们也加大了现代都市剧的比重, 如黄磊、海清主演,展现中国式亲子关系的《小别离》;宋丹丹、倪大红主演,讲述小人物故事的轻喜剧《岳父会武术》;陈建斌、马伊琍主演,展示当下都市人情百态的《中国式关系》都将上演。与此同时,备受瞩目的年度重量级IP大戏《锦绣未央》也定档北京卫视。这些都显示着北京电视台在继续稳定传统观众群体的同时,不断拓宽受众范围,拥抱年轻观众的决心。


新的一年,依托丰富的播出经验和与观众的天然连接,依托北京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人才资源,我们将发力于电视剧的制作领域,将重心下沉、关口前移,把触手向产业链前端延伸,从源头对电视剧作品的品质加以把控,力争创作出更多符合北京电视台风格、调性,引导观众审美取向,有品质有温度的作品。目前,我们正在积极筹备自制剧《我爱我家之冬奥一家人》的项目。这部戏是北京电视台在创作上的新尝试,是北京电视台深刻理解总书记关于冬奥宣传“以体育为主题,以文化为内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等指示做出的重要实践。我们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展现新时代北京风貌,丰富北京题材电视剧市场,弘扬奥运精神。通过试水制作领域,北京电视台力求打通产业链,谋求更大发展。


新的一年,我们将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新形势、新变化,我们愿意打开大门,与各大影视制作机构与网络平台展开深度合作,在剧目制作、项目运营等诸多方面展开多样的探索与尝试,最终实现互惠共赢,也希望和欢迎在座各位能与我们共同探讨、研究更多的想法和思路。


新的一年,大剧看北京,热剧再扩容。当下,我们已经在为2017年的剧播版图排兵布阵,储备王牌剧目。目前已经与多家影视制作机构签订了剧播协定。


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选择在这个美好的春天与大家共聚一堂,希望我们的未来也能如春日暖阳一般明媚。对于所有人来说,2015年这部由我们制播双方共同创作的大戏已经成为历史。今天,让我们共同拉开2016年这部新剧的序幕,我们希望能够与各位一起,共同开创影视行业新气象。在这里与大家共勉。


【文/王珏】



【影视京榜获奖名单】






版权声明

微信公众号【影艺独舌】的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影艺独舌】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评论,但如有其他媒体复制转载,须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及作者。(请回复“转载”,了解具体要求!)

微信ID:yingyidushe

对影像和艺人做最恰如其分的评价


长按二维码关注“影艺独舌”!


【影艺独舌】

由资深媒体人、影视产业研究者李星文主编。有新闻追新闻,没新闻评电影。坚持大众化路线,趣味化表达。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OTA0NzM3Ng==&mid=402568266&idx=1&sn=83a28f4ee5a4fe53ed32a8f1e4739d48&scene=0#wechat_redirec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04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