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山中沉睡着几十条古老的道路,昔日,拉煤运货的驮马成群结队从这里走过,把温暖和光明带到京城;抗日战争时期,大批物资、热血青年及情报通过古道的交通网到达革命根据地;每逢香期,古道上攒动着赶庙会的人群难以计数,日夜兼程只为赶往心中的庙宇敬上一柱香。这些古道犹如一张纵横交错的大网覆盖门头沟全境,它们统称为“京西古道”,风景不是这里炫耀的资本,碾过的车辙述说的是路的传奇,在渐行渐远的今天,仍吸引着包括我在内的一些人去探寻。
如今,京西古道是北京户外徒步比较经典的线路,大西山中的数十条古道线路中,就让我先从水峪嘴村至韭园段去认识京西古道吧。
村道两旁的铜版画描绘着京西古道昔日的繁华,仿佛有说不完的故事看不尽的风光
这座石券门就是牛角岭关城遗址,牛角岭关城,大西山古道上的一座重要关隘,如今关隘的其他建筑已经销声匿迹,只有这座城券门还在。
牛角岭关城也是京西古道上蹄窝最为密集的路段,这里距离古道出口不远,八方车流汇集,拉车的骡马夜以继日地通过,践踏出一个个蹄窝的景象。有路的地方就有人来我往,“古道、西风、瘦马......”还记得元曲作家马致远的经典词曲吗?描绘的就是当年一队队驮马浩荡而至,进出关城日夜繁忙的景象,马致远的家就在牛角岭附近的古道旁。
走在古道上,无端地会升起一种淡淡的离愁,“古道、西风、瘦马”,只怪大师笔下的词句太过动人、古道景致与词中的意境太过契合。
前往水峪嘴-韭园村段古道的另一种走法,仅供参考:
乘892路或929路公交车到古石岩站下,朝韭园牌楼(上图)里面走进去,经过韭园村,到京西古道驮碑左转,经过桥耳涧村继续前行,看到有座关帝庙,关帝庙旁有条小路,从小路走进去1公里左右就是古道牛角岭关城了。
从公交站到桥耳涧村有2公里的步行路程,此后正式登上古道,要注意的是,走这条道不经过马致远故居。
这样走的好处:出口是水峪嘴村,离城区较近,运气好的话,或许不用买门票,只能说或许,自己去体会吧。
“炊烟漂浮下
永定河流淌
古刹的钟声在山中回荡
驼铃伴着日月飞扬
沸腾的脚步仿佛在耳旁
战火硝烟兵家必争的地方
传奇的故事刻在脚下青石上
京西古道伸向远方......”
——纪录片《京西古道》主题曲
2017年5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