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新京报针对网传北京市海淀区教委文件里描述的“北京理工大学附中一学生及其母亲相继坠楼身亡”一事,今日下午,海淀区教委向新京报记者证实了文件的真实性,并表示,此事已得到基本解决。
然而,“基本解决”并没有挡住近6万人次参与的讨论,不是因为这事闹得有多大,而是人们不解为什么成绩不理想会要了母子两条命,《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李某某坠楼事件的情况汇报》是这样描述的:“5月4日,因李某某学习成绩不理想,其父亲将其手机没收,5月5日,孩子向父索要手机未果,从家中11楼南侧阳台跳下。”“5月7日晚18时,海淀区教委又接到海淀公安分局快报,李某某母亲薄某某,女,41岁,因儿子离世情绪不稳定,在家人看护不备时也跳楼,送医时已无生命体征。”至于孩子的爸爸除了没收手机,还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情况说明》并未提到。面对三天之内丧子又丧妻李某,记者怎么又忍心追问这些戳心窝子话。
一个初中生,来不及仔细体验青少年时期的天真浪漫,甚至来不及对这个世界做最后一个深情回眸,就完败给了一张成绩单,花样年华轻易间便灰飞烟灭,如此人间悲剧,令人痛惜!
最近几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出,自杀事件呈上升趋势。花季少年如此决绝而去,留下的岂只是亲人的悲恸?无数网友为之扼腕叹息,很多人纷纷发问: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的孩子怎么了?
此时,我们能一味指责坠楼学生的教师吗?当然不。因为这位教师与其他众多教师一样,并没有对该学生“特殊”对待。我们能一味指责孩子的爸爸教育孩子简单粗暴吗?也不,因为学生在学习期间玩手机几乎成了每个孩子通病,真正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有多少孩子在过着和他一样夜以继日的学习?有多少如山的作业在压抑着孩子的快乐?有多少教师和家长以爱之名在透支着孩子的健康,在人为制造着足以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花季生命之所以如此脆弱,其中固然有家长的溺爱以及部分媒体对暴力凶杀、自杀过度渲染等原因,但笔者认为最主要的,还在于当下教育过多侧重提升学生智商的一面,而忽视了对学生情商的培养,即健全品格的塑造,挫折教育和生命教育几乎成为空白。
众所周知,教育部门呼吁“减负”已不是一两天,喊声可谓震天响,可孩子们的学习真的减负了吗?我们许许多多的小孩子,从6岁背上书包,就远离了快乐,写不完的作业在“折磨”着他们,上不完的兴趣课,补不完的兴趣班在“伺候”着他们,愉快的周末对他们来说也已失却轻松的意义。可这还不够,他们还得生活在家长、老师不停的“紧箍咒”里。“减负”的要求何时才能真正落地?这离不开多方的努力。
母子坠楼发生后,值得所有家长和教师思考的是,今天我们的教育是否给了学生应有的牵挂?除了学习成绩,人生还有什么更加重要的东西值得我们在生死面前做出抉择?自杀的孩子为什么在最后的时刻不会想想亲人会如何悲痛欲绝?为什么即便想到对不起父母,却仍然决绝而去?
生命的意义何在?它对于我们自身、亲友还有社会究竟具有怎样的价值?死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些看似浅易却内涵深刻的道理,对孩子们来说并不理解。而在现行的教育氛围中,我们很难听到有人同孩子们探讨这类话题,这就难怪一些孩子不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一些学生与别人有一点小摩擦,或做错事遭到老师、家长的批评,或生活中遇到点小挫折,首先想到的不是积极化解,而是伤害。不是伤害自己,就是伤害别人。
我们说:学校应科学安排课业。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布置适宜定量的作业,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学校对待教师的评先评优、教师对待学生的成绩都不应唯学分论。要启发学生爱学习、肯学习,要让兴趣成为孩子最好的教师,而不应让作业成为“绑架”学生快乐的元凶。
我们还说:独生子女的苦恼,就是因为他们身上承载了太多家人的希望,他们从一开始落地接到的几乎都是“前进”“努力”“争第一”的口号与命令。实践证明,每一个背负过重的人,往往行之不远,甚至中途夭折。真正好的家教是懂得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的“家教”,孩子只有主动式学习才能体会学问里的乐趣。
我们再说: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学校教育的随机检查。一要经常实地家访,多倾听学生呼声与心声,二要进行随机抽检,少一些形式主义的校园内走逛,这样才能真正聆听到来自学生和家长心灵最深处的感慨。其次,要加大对学校教学科学化安排的评估与督导力度,彻查兴趣班开办情况,确保学校不变相加重学生负担。
但是回头看看这些说过的话有多少落到了实处,通过母子双双坠楼,告诉我们“易碎品”不仅仅是面对学习压力的孩子,还有殷勤期盼“望子成龙”的妈妈。面对这一幕悲剧,家长、学校该醒一醒了,全社会都该醒一醒了?!我们不能把眼睛仅仅盯在分数和升学率上,还应当适时对孩子们进行一些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将爱和责任融入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否则,学习成绩还有可能成为“压垮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将会有更多的花季生命成为“易碎品”。此事当为教师和家长们再次敲响警钟:学习固然重要,但也不应成为罔顾安全和健康的理由,也不能以学习的名义来人为地制造压垮学生幸福的稻草,况且这回压垮的不仅仅孩子,还有深爱他的妈妈!(随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