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京春
本人1957年9月15日生于北京,当时母亲在北京工作,父亲在长春学习,于是他们给我取名夏京春。我今年(2017年)9月15日就要退休了。60年一个甲子,回眸看看自己走过来的路,应该是有意义的事儿。
我的父亲是军队干部,母亲是检察院干部,有个姐姐,姥姥和我们一起住。父母工作忙,是姥姥把我和姐姐带大,姥姥活到101岁。
我小学一、二年级是在八一学校上的,住校。后来,就近转到六一小学,3班,班主任是教语文课的刘金惠(穗)老师。除了上课外,和其他小学生不一样的是,我还主动地到学校食堂帮助大人干活儿,周末到北京军区大院外面的西下庄生产队和农民一起干农活儿。因为这事儿被学校树为典型。1969年还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介绍自己学雷锋做好事的情况,该录音于1969年12月26日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少儿节目播出。
1970年到1976年,我在八大处中学上中学。初中三年,在10班,班主任是教地理课的付翠兰老师。高中三年,在6班,班主任是教化学课的张兰芝老师。在中学一直当学生干部。课后出黑板报,写粉笔字,这为以后爱好写字打下了一个基础。课间操时,站在主席台上为全校同学带操,动作还是比较标准的。在学习方面,比较偏好文科,数理化课学得不好。当时学校除了上课外,还有学工学农。学工曾到首都特殊钢厂和工人一起劳动一个月。别的同学乘公交车或自行车往返,我却步行。1975年暑假的时候,我曾组织几个同学一起,从北京走到河北遵化县沙石峪大队,走了3天,100多公里。这是我第一次长走,为以后喜欢健走埋下了伏笔。1976年高中毕业时,响应毛主席“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号召,主动选择了去陕西延安上山下乡这条路。离校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八大处中学第一个学生党员。
1976年3月到1978年2月,在陕西延安柳林公社柳林大队插队。两年的农村生活,对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有了基本了解,锻炼了吃苦耐劳的意志,此经历终身难忘。
恢复高考后,1978年2月到1982年1月在陕西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七七级,班主任是苗均全老师。可以用“如饥似渴”来形容当时的学习状态,去食堂吃饭常常是班里最晚的,晚上回宿舍也常是最晚的,而早上去教室却常是最早的。知道自己基础差,所以倍加努力。每门课的成绩均在班里前几名,用现在的评估方法,绩点应该不低。毕业时获文学学士学位。
延安大学是省办大学,省内分配工作。当时我姐姐在部队工作,父母身边无子女,符合政策规定可以回北京。北京市统战部有意向要我,但我选择了北京商学院(1999年更名为北京工商大学)。1982年5月1日报到,从此开始了大学老师的职业生涯。弹指一挥间,从教已经35年了。作为中文老师,讲过“大学语文”“应用写作”“阅读与写作”“硬笔书法”“对外汉语”等多门课程。1997年11月被评为副教授。2001年3月至2003年11月,任中文教研室主任。
无论上什么课,我都愿意把课讲活,采取适当的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课堂教学外,还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2006年9月开通新浪实名博客,至今已发了2088篇博文。2015年1月,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将我的部分博文汇集成书出版,书名为《老师与学生的那些事》。
除在国内教学外,我还有两次出国教学的经历。1995年11月至1996年11月,受北京商学院委派赴韩国釜山中国语学院讲授汉语,为期一年。我利用课余时间练写毛笔字,为回国开设硬笔书法课奠定了基础。2003年12月至2006年2月,受国家汉办委派到南非大学任教,为期两年多。中国与南非是1997年建交的,我成为中南建交后第一位去南非任教的公派汉语老师。在南非期间,除日常教学工作外,还组织了“中国文化周”活动,编写了对外汉语教材《汉语:远程教学》(南非大学出版社出版)。前中国驻南非刘贵今大使和南非大学校长Pityana教授都出席了“中国文化周”开幕式和《汉语:远程教学》新书发布会。2008年2月,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BTV3)《五洲探秘》在周六晚上黄金时段播出了对我的访谈《亲历彩虹之国——一个汉语教师的南非之行》。
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从教期间,我注重自我的进修与提升。1994年10月至1995年10月,在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部在职硕士研究生班进修了对外汉语教学专业课程。1999年9月至2001年7月,将近2年的时间每个周末都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进修古典文学专业课程,取得了在职硕士研究生班结业证书。另外,还多次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的培训。
作为大学老师,既要抓教学,又要搞科研。多年来,我撰写论文30多篇,如《从〈货殖列传〉看司马迁的经济思想》(2000-01《北京商学院学报》)、《论诗歌意境美中的虚与实》(2002-01《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谈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几个环节》(2006-12《传媒:经济运营信息传播话语语境》)、《应用写作课写作练习设计的基本原则和题型》(2007-12《应用写作》)、《阅卷有感》(2010-09《中国钢笔书法》)等。主要编著19本,有《社交书信写作》(与成桂春老师合著,宝文堂书店,1990年)、《大学语文教程》(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应用文读写教程》(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新编应用写作教程》(第5版)(首经贸出版社,2015年)、《新编硬笔书法教程》(高教出版社,2015年)等。
多年来,也得了一些奖。1984年获北京商学院院级先进工作者称号。1995年获全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年组第一名。《新编应用写作教程》获2004年第六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书法作品获2008年北京高校教师书画摄影展优秀奖。2011年和2013年分别获北京工商大学教学优秀奖二等奖。获北京工商大学2012年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2015年北京工商大学本科教学投入奖。2014年、2015年被评为北京工商大学工会志愿服务先进个人,2016年被评为北京工商大学优秀工会积极分子,还被评为北京工商大学2016年年度人物。
回首往事,有个主题词,那就是“快乐”。
务农为乐。到延安农村插队是我自己的选择,虽然很苦很累,但我不后悔。在内心深处,我有“陶渊明情结”,喜欢接近大自然,喜欢和质朴的农民在一起。
教学为乐。当大学老师也是我自己的选择。我喜欢当老师,和学生在一起我很放松。天天看着年轻的面庞,感觉自己也很年轻。近年来,每年我都要教上千名学生,一个老师教这么多学生,这在高校教师中是比较少的。每学期仅判试卷就要10多天的时间。尽管如此,我还是累并快乐着。因为“教学为乐”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助人为乐”,教学就是帮助学生成长,就是教书育人。看到学生的进步,我由衷地高兴,很有成就感。
学书为乐。“硬笔书法”公选课,我已经开设10多年了。开始自己的字也不是很好,但语文老师的使命感使我觉得学生应该把字写规范,于是就勇敢地开设了这门课。教学相长,边教边练,现在我的字也越写越好了。学书让我心平气和,我享受习字的美妙时光。
健走为乐。喜欢走路,可以追溯到中学时代,但真正走起来,还是最近几年的事儿。2014年10月,我组织成立了北工商教工健走协会。两年多来,共组织了200多次健走活动,约有1000多人次参加了活动。奥森公园、大兴南海子公园、房山长沟、大运河通州森林公园、丰台榆园等地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目前,健走协会已有555名会员。平时忙于教学与科研,教工们参加活动时都特别高兴,一路欢声笑语。作为组织者,我也乐在其中。
唱歌为乐。今年我还组织了北工商教工唱歌群,目前歌友33人。唱歌可以健身,可以交友,可以调养情志,可以提高艺术修养。我们每周安排一次活动,自愿参加。欢唱后大家心情都特别好。
游泳为乐。北工商良乡校区有游泳馆,我每周二下午都去,每次游1500米到1800米。游泳后感到很轻松,很快乐。
做饭为乐。做饭对我来说,并不是麻烦事。看着自己做出的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我会自我欣赏,并拍照留念。
拍照为乐。自从有了手机拍照功能后,“全民拍照”的时代到来了,我自然也融入到这个潮流中。上课拍课堂照,健走拍风景照,做饭还要晒一晒。与其说是拍照,不如说是记录,记录生活,记录快乐。
分享为乐。2006年我开通新浪实名博客,2009年后开始写微博,2011年后开始玩微信,今年2017年又开始玩直播。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与人分享我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在微信朋友圈中,很多都是我的学生,我以学生为友,资源共享,答疑解惑,传递正能量,创造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家庭为乐。首先,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今年父亲89岁了,母亲85岁。父母身体都很好,这是我们做儿女的幸福。其次,要感谢我的妻子。她把家里照料得很好,一直支持我的工作。再次,要感谢我的两个孩子。两个儿子都已工作、成家,都十分懂事。家庭是幸福的港湾。没有家人的支持,我不可能快乐的生活。
快乐的时光总感觉是短暂的。工龄41年,一晃就要退休了。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我都觉得自己还年轻,不知老之将至。退休也许是一个新的起点。往事回眸不后悔,坚信明天更美好。
(2017年4月11日)
1957年12月25日百日照
1959年
2岁时的照片
登上八大处虎头山顶, 小学时的照片
1973年12月30日八大处中学初三10班毕业留念
利用周末到西下庄生产队参加劳动,,摄于1976年。
1976年2月17日八大处中学高中6班毕业留念
1976年2月在八大处中学入党
1976年2月八大处中学召开欢送夏京春同学赴延安务农大会
1976年2月八大处中学校领导来家里慰问
1976年3月到1978年2月在延安柳林公社柳林大队插队务农
2006年南非大学校长Pityana教授出席我编写的《汉语:远程教学》新书发布会
前中国驻南非刘贵今大使在我编写的《汉语:远程教学》新书发布会上致辞
在南非大学《汉语:远程教学》新书发布会上致辞
2011年参加北京工商大学教学优秀奖的评选活动
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的培训
2016年8月13日组织北工商教工健走协会去北宫国家森林公园健走
被评为北京工商大学2016年年度人物
2017年硬笔书法公选课, 学生拍的照片。
电子信箱: xiajingchun@126.com
手机和微信:136710266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