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出版《百年北京城》
我要出版 42卷 3000万字 《百年北京城》(1912—2011年)了,北京建筑全覆盖。
《百年北京城》系列丛书,系交通指南地理丛书。包括北京所有地名的来历: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中华民国、新中国五个时代地名的变迁。
本书不是散文和小说,很少形容词与副词。本书只说过去的建筑,不展望未来;本书是说过去房子的价格,不展望未来房价走势。
本书不褒,本书不贬,尽量做到公正,目的是不给历史留下空白。
《百年北京城》如《词典》一样,具有强大“索引”功能,有 6 万多条目,每个条目一幅照片和四、五百文字,介绍一栋建筑的前因后事。90%是最近20年的新建筑。覆盖7000多条胡同,覆盖9000多个小区,覆盖16000个村庄,简介10000多位生活在胡同小区里的老北京人、新北京人,90%是普通北京人。说说他们从哪儿搬进这个小区的,花枝胡同还是陕西黄土高坡,给北京市土地部门和开发商贡献了多少“银子”,小区的特点,建筑的优点,建筑的缺点,小区的开发商,小区的物业。
例如:第二十二卷“四环路”卷的第一节是——望京居住区,共160页,410幅照片,18万文字。100年前这里是坟丘和荒地;30年前是五个村庄和是十几家工厂;2011年有321栋楼,26万人口,48个楼盘,23个开发商。住宅单价:1996年4680元,2000年8800元,2006年12400元;2011年46000元,十五年房价涨了“十倍”,……。本节还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令人尊敬的“十位望京人”。
第十八卷“南二环路”卷的第四节是——左安门地区,第五个“点”是方庄居住区,13万字;第二十六卷是北四环路地区,第七节是——亚运村居住区。
第二十九卷包括“回龙观居住区;第三十卷包括“天通苑居住区”。
笔者用十条标准进行比较:“方庄”“亚运村”“望京”——谁更“宜居”。
再说说“难兄难弟”的“回龙观”与“天通苑”,前因后世、来龙去脉、问题所在……
例如,第十一卷“二环路”卷的第四节是——东直门地区,在第十五个“点”是——东直门东北角,全部内容分22个条目:1、百年自来水厂与清水园小区;2、百年燕京造纸厂与万国城小区;3、东直门“三角地”“鬼楼”与东直门交通枢纽和“东华广场”烂尾楼;4、北京自来水表厂与北京自来水博物馆;5,600年东直门冰窖与察慈小区;北京牛奶公司与“三元大厦”;……
北京是国际旅游大都市,旅游者是来游览建筑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记录了《百年北京城》的历史;建筑是指路标志;从此,北京人不再“迷路”了。
下图是笔者2012年4月21日上午8时在笔者家窗台上用手机拍摄的“样书”的照片。手机“次”点儿,拍摄水平“谈不上”。意思意思。今年下半年出版前三十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