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北昆 刘剑钧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047

[转载]八大处三山庵、大悲寺、龙泉庵,2011年1月2日

$
0
0


    八大处的三山庵和龙泉庵,应该算是道庵吧。三山庵供奉的关二爷,龙泉庵供奉着龙王爷。而这两座庵堂,又似乎是大悲寺的附庸。在三山庵和龙泉庵主殿前的香炉,都标注着“大悲寺”。

    灵光寺的商业气氛已经让我有些许反感。而在三山庵和龙泉庵,这种商业气氛反倒纯粹了很多。令人有种错觉:他都商业到不复遮掩的份上了,你再要上当,那只能怪自己太傻逼。

    三山庵的香炉,标的分明是大悲寺。

 

    龙泉庵的香炉,也来自大悲寺。

 


   

    三山庵并不大,类似一个小小的四合院。山门殿供奉着关二爷。不知道历史上,这里供奉着谁,但从当今的情况来看,人家进门就供奉着武财神关二爷,明摆着就是告诉你,若有所欲,必然上当。

    走进山门殿,四合院内最显眼的部分,都是商业项目:五元一次的敲钟项目,一旁明码标价的请香火项目,还有各种起名算命项目等。正殿供奉的佛祖,山门殿供奉的关二爷和起名、算命项目,正好昭示着三山庵里,佛教、民间信仰和道教的高度和谐共存。这或许是对和谐社会的有益实践吧。


    从三山庵出来,是一个叫做砚苑的地方。所谓砚苑,不过是“供奉”世界最大砚台的地方。我不知道这方砚台意义何在,这个世界纪录的意义又何在。这种东西,正如收藏普洱茶和存储人民币。这种有可能大量生产的东西实在没有什么太大的收藏价值,而这种脑袋一热就可以超过的世界纪录又何尝有过实际意义?

    砚苑观砚是要收费的。我只能叹这个项目的经营者太缺乏经营头脑,这种完全可以后天超越的项目会有人去看吗?即使标榜为龙砚又如何?你的核心价值何在?但是,我傻了,这种地方居然还真有人参观。好吧,我错了。

    从砚苑出来,走不多时,便是大悲寺。

    这是一座宋代古刹。建筑形制彰显着它当年的风采。这也是八大处相对比较完整的一座寺庙,有山门,有正殿,有偏殿。也有一些请香处、铜钱砸钟处。

    药师殿

    从高处看去,这座寺庙也算是飞檐错落,古朴有加。

    正殿两侧的墙体上,毛主席语录还没有褪尽颜色,依稀可辨。当年这里也应该没有逃过浩劫。如果那个时代再富有一点,可能这些建筑也不复留存。

    所幸,那时候住房也不宽裕,革命者们也要住房啊。

    从大悲寺出来,走过一段山路,便是龙泉庵了。远远的,只见山门外一块低洼结冰的小塘。池塘已经结冰,只有塘畔一块石头上“龙泉”二字依旧显得有些火热。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字儿,居然是当年风靡一时的钢笔书法家题写的。

    走进山门,又是一口池塘。这是庵内的放生池。

    寒风中,池塘内的雕塑僵硬而冰冷。放生池水结了薄薄一层冰。从放生池两边的台阶拾级而上,正面两棵古树间,便是逼仄的正殿,供奉着龙王爷。右转则是一个茶肆。

    茶肆内挑帘冲出一位中年妇女,快步走向龙王殿,那厢早有人等候,递过香火。看样子,是在做什么法事了。这茶肆内,可能也经营指导礼佛尊神,讲签解卦的业务。

    绕茶肆走到侧面,见一小门和一大殿。小门门楣上挂着茶肆的招牌。



    大殿门前,立着“官方”的告示牌,与其它几处一样,上面内容是劝大家进香礼佛,并且上升到行善积德,留下功德的信仰高度。

    在一些正规寺庙,或者文物保护单位,他们多劝信众,进寺只上三支香,且特别注意用火安全。八大处这种劝人多上香,又不许人带外香的搞法,实属罕见。很容易让人想到,这是几方联合起来,利用信仰赚钱。




    从小门进去,是一个小院。院内摆着几排桌椅,这是茶肆的经营项目了。正面是大殿吧,供奉着三世佛。这种龙王爷、茶肆、佛祖的道、俗、佛组合,在现实的金钱需求和崇拜中,再一次达到了和谐统一。


    八大处究竟是被一群什么样的人把持着?怎么会弄成这个样子呢?如果是纯粹的景点,这里的某些项目倒算是老实经营。但是捆绑着宗教信仰,借佛赚钱,就总让人觉得有点不舒服了。

    好吧,愿打的打,愿挨的挨。不爽的可以不挨,也可以不去。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04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