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温哥华岛
这次来加西,有两个选择,一是去温哥华的阳光海岸(Sunshine Coast)。从温西的马蹄铁湾 (Horseshoe Bay)乘轮渡,前往长谷 (Langdale)码头,然后驾车沿101公路兜风,再从伯爵湾(Earls Cove)坐轮渡去索尔贝(Saltery Bay),接着驱车沿阳光海岸绵延北上,一直到伦德(Lund),101公路的零起点(“Mile 0”)。这条阳光海岸线,全长180公里,途经宁静的渔村,古老的森林,梦境般的岛屿,在明媚的阳光下,享受海天一色的壮丽景色。
另外一个选择,也是最终的选择,就是穿越野生的温哥华岛。从维多利亚出发,沿1号公路西行,经19号公路,4号公路前往小镇托菲诺(Tofino)——加拿大的“天涯海角”。选择这条路线,并不因为这是加拿大三大最佳自驾游路线之一,更不是因为她被称为黄金海岸,而是觉得这条路线更原始,也更神秘;另外,这条路线上有许多风格不同的景点,是历史、文化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第一次听说温哥华岛时,没觉得有多大,以为就在温哥华市区内,像多伦多市的多伦多岛一样,出城一会就到。慢慢才知道,温哥华岛面积为31.3万平方公里,是加拿大第十一大岛,比中国许多省面积都大。后来也知道,温哥华岛的面积和台湾接近,人口却只有台湾的1/32,属于典型的地广人稀。登岛才发现,岛上有漫长的海岸线,很多美丽的湖泊,无数高耸的山峰,茂盛的热带雨林,俨然一个巨大的岛国。
温哥华岛,位于加拿大西海岸的南端,包括温哥华岛、海湾群岛和太平洋西海岸陆地沿线的一部分。岛的形状狭长,由西北向东南伸展。受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岛上气温温和,雨水充沛,蕴育了丰富的植被,大片的温带雨林,加上险峻的山峰,蜿蜒的海岸线,如画的风景,被称为
“美加大陆第一岛”。岛的西部山脉起伏,峡湾遍布,现仍为原始自然状态,多为郁郁苍苍的原始森林,人迹罕见的海岸线;岛的东侧为海岸平原,是人口稠密区。被称为海上明珠的维多利亚,卑诗省省会就在岛的东南角。
在一个微风习习的清晨,我在温哥华岛东端,维多利亚南部,背靠比肯山,面向胡安德富卡海峡,从一号公路零起点(Mile 0)出发,开始了我的穿越温哥华岛之旅。
我先沿着道格拉斯大街(Douglas
St/BC-1),朝西北方向行驶。不一会就出了繁华的市区,进入了静谧的原野。路开始有缓坡和下行,穿过耸立的橡树,葱茏的草木,车在在温和潮湿的山地穿行。又过了一会,爬上了马拉海特高地(Malahat
Highlands),地形变得陡峭崎岖起来,车行驶在陡峭的山崖中间。路边是开花的灌木,缤纷的金雀花,还有几百年的冷杉树,不时有溪水在悬崖边飞溅。
登上高地顶端,对着冰川流动的方向,右望狭长的萨尼奇湾(Saanich Inlet),如河流般缓缓流入内陆,海湾中密布的岛屿,偶尔点缀的白帆,衬着对岸山峰的背景,充满了鲜活的色彩和静谧的美感。公路穿过狭窄的峡谷,谷底河床铺满砾石,都是早期冰川留下的痕迹,而脚下这条流淌的金溪(Goldenstream)更明显,经过千百年的侵蚀演变,已经成为鲑鱼生生不息的摇篮。
金溪省立公园(Goldenstream Provincial Park)
成千上万人从公园外路过,却不知道树丛中隐藏的美景——参天大树,奇特的瀑布,河流曲折汇入大海,筑巢的鹰和壮观的三文鱼洄游。黄金溪的三文鱼洄游,高峰时,水里都是争先恐后的鱼群,根本看不见河底的石头;从每年的10月中旬开始,远近的路边都停满了游客的车,其壮观程度仅次于亚当斯河(Adams
River)和威化溪(Weaver Creek)。
公园内有多条小径,穿过两块不同的植被区,一块有赤杨,紫杉,铁杉和美国黑杨等树木。另一块以道格拉斯冷杉,西部红雪松为主,有的树龄达600年以上。此外还有大叶枫树和奥里根白栎等树木。在更高的山脊,还可以看到黑松,开花的山茱萸,还有大片的藤地莓,加拿大唯一的阔叶常青林木。
从公路下来,在公园的游客中心停好车,直接沿溪水漫步。刚离开繁华的市区,就进入了清幽的景点。林中空气湿润清新,令人神清气爽。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树,枝繁叶茂,
遮天蔽日。其实我想看水中洄游的红鲑鱼,衬着岸边火红的枫叶,那种非常瑰丽的景色。可惜枫树才刚刚发黄,只有零星的叶子变红,水中也看不到鲑鱼。我就问公园的工作人员,三文鱼什么时候开始洄游。她说没人知道,反正大片枫叶红的时候,鲑鱼就回来了;到那时,鹰、狼、熊和其它动物也来到河边,享受难得的鲑鱼大宴。其实动物比人更敏感,能准确掌握季节的变化,尤其是美妙的鲑鱼,能随着潮汐的起落洄游,找到出生的河流,是大自然令人赞叹的奇迹。
看不到鲑鱼和红叶,我就折回去金矿小径(The Goldmine trail)远足。这条路比较陡,大约1.8 公里长。远足的起点在1号路的南侧,要钻过一个涵洞才能开始。刚走过来,一个瀑布就从天而降,可能是公园介绍的尼亚加拉瀑布(Niagara Fall),有47米的落差。从谷底朝上看,瀑布好像挂在山顶,上面长着参天大树,树下一片青翠,树上红叶飞舞,从环绕的树梢上看到蓝天,显得格外明亮,心情豁然开朗。
邓肯(Duncan)
从公园出来,回到1号路接着西行,景点才刚刚开始。这段泛加高速(Trans-Canada
Highway),离海岸线很近,要通过茂密的森林,美丽的葡萄园,沿海低地农场,还有几个漂亮的城镇——邓肯(Duncan),彻梅内斯(Chemainus)和莱迪史密斯(Ladysmith),一派典型的海岸田园风光,最后抵达纳奈莫(Nanaimo),温哥华岛第二大城市,今天晚上要在那过夜。
大约跑了40分钟,我又下路了。因为看到了南面带图腾的巨大标志,那是颇有特色的小城邓肯,加拿大占地最小的城市,面积只有2平方公里。
邓肯市位于第一民族传统的土地上,考伊琴人世代就生活在这里。随着欧洲人的登陆和定居,土著的生活和环境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尽管那时温哥华岛为英国殖民地,但随时都有被美国蚕食吞并的危险。为了增加人口,开放西部,对于大量涌入的淘金者,政府允许他们通过抢先占有,再廉价购买土地,鼓励来荒岛定居。威廉.查默斯.邓肯(William
Chalmers
Duncan),就是第一批白人定居者,在考伊琴山谷。
威廉.邓肯(William Chalmers Duncan),1836年出生于安大略省,一个苏格兰家庭。1862年离家去西海岸,赶淘金热大潮。他经纽约、巴拿马到旧金山,最终抵达弗雷泽山谷。由于担心到春天解冻前,自己带的给养不够,只好撤退到维多利亚。当邓肯听说政府开发岛上荒原,就报名去了考伊琴山谷。他和几百名定居者一起,搭乘英国皇家海军赫卡特号(H.M.S. Hecate),于1862年8月,抵达考伊琴湾(Cowichan Bay)。
登陆后,邓肯在考伊琴湾南面,砍伐树木,建造木屋,度过了第一个冬天。第二年,他开始经营商店和酒店,在热闹的枫树湾。那个繁忙的港口,货物、定居者和乘汽船抵达的人拥挤在一起。当时看来,那里似乎会成为考伊琴山谷,未来城市的中心。邓肯那个年代交通不便,进出陆地要走金溪小路(the
Goldstream Trail),水路经枫树湾或考伊琴湾。
1864年,邓肯在奎里米山区(Quamichan District)获得了大片土地,开始经营农场。尽管土地肥沃,勤奋耕作,但他的种植业,还有整个地区的发展都非常缓慢。直到1886年,从艾斯奎莫尔特(Esquimalt)通往纳奈莫的铁路,抵达考伊琴山谷,并通过他农场的路口。邓肯随即带领几百人请愿,要求在当地建一个火车站,很快就得到了批准。1887年,在他的土地上新建个车站,名字就叫“邓肯站”( Duncan’s Station”)。从此,他的农场成为当地的商业中心,而不是原来喧闹的枫树湾。
邓肯后来创立了北考伊琴自治市(North Cowichan
Municipality),并在市议会工作了几年。他还帮助建立了考伊琴农业协会(Cowichan
Agricultural Society)和考伊琴奶酪厂(Cowichan
Creamery)。1912年建市时,这座新兴的城市,就坐落在邓肯的土地上,并用他的姓氏来命名;而他的儿子——肯尼斯.福利斯特.邓肯(Kenneth
Forrest
Duncan)则被选为第一任市长。2012年邓肯市百年庆典时,在查尔斯.霍利公园(Charles
Hoey Park),新竖立的世纪图腾(Centenial Pole)
纪念柱上,就雕刻了他的人像,作为这座城市的奠基人。
我先了解了小城的起源,还有考伊琴部落千百年的历史,然后徘徊在这个独特的城市森林——沉浸在原始的图腾柱中,感受真实的原住民生活,欣赏西海岸印第安人古老的艺术,最后才回到1号路,继续我的天涯海角之旅。
彻梅内斯
从邓肯回到泛加高速,跑了不一会,就走近了漂亮的海岸风景,天空变得阳光明媚起来,心情也为之一振。从米尔湾(Mill
Bay)到纳奈莫之间,为海岸低地平原,是南北走向岛中央山脉的东坡,温哥华岛的“雨影”区。来自太平洋的暖湿空气,从西面抵达海拔千米高的山脉时受阻,无法直接向东流动,只能升高,冷却后凝结,形成经常降水的雨坡。而最后翻越山脉的空气中,含有的水分已经很少,形成了东坡少雨的干燥气候,如同落基山脚下的卡城一样。
记得开了没多久,就转入了景区公路1A。来到迷人的彻梅内斯(Chemainus),欣赏举世闻名的壁画,了解小镇用艺术描绘的传统和历史。这里,关闭锯木厂的大亨,几乎使小镇濒临倒闭,被画成了恶棍,而拯救城市命运的壁画家们,则像身着红衣的皇家骑警,驰骋在紧急救援之中。
这是一个依山傍海,气势不凡的小镇。人口只有4000左右,却有很多游客,来此作一天的旅行,或度过一个惬意的周末。无论你喜欢什么,彻梅内斯都会是个使你满意的地方。你可以参观锯木厂,了解小镇一个多世纪的生命线;你可以走进繁忙的港口,看满载木材的轮船,消失在遥远的天际。你还可以在水车公园漫步,坐四轮马车兜风,乘蒸汽火车穿越城镇,享受一场室外音乐会,逛陶器和古董商店,浏览独特的民间工艺品,欣赏浓郁的原住民艺术。
当你需要休息时,镇上有许多不错的饭店,还可以去茶馆和冷饮店。在古色古香的柳树街(Willow Street)南侧,有个爬满植物的拱门,从这里走进去,能看到一个漂亮的秘密花园。里面种满了鲜花和绿色植物,精致得如同一个微型植物园,院子里摆放着木椅和凉亭,廊下站着几个木雕熊,手里拿着冰淇淋,模样十分可爱。在花园的北面,是著名的小熊冰淇淋店(baby bear ice cream shop),有各种颜色和口味的冰淇淋,味道非常鲜美,尤其是冰酸奶冰淇淋(frozen yogurt),吃起来凉爽可口,连装冰淇淋的华夫桶都很好吃。
纳奈莫
从彻梅纳斯回到1号高速(Highway
1),继续西行,晚上抵达纳奈莫(Nanaimo),温哥华岛著名的港市和门户,通往北美大陆的水陆空码头。纳奈莫处于全岛中心位置,成为去各个城市和景点的必经之路。许多游客将其作为大本营,去周边旅游,或者去远方探索温哥华岛。城市北面和温哥华隔海相望,直线距离55公里,距东南的维多利亚113公里。从纳奈莫一直向西,是探索北岛的路线;朝西走再向南,则通往艾伯尼港和太平洋国家公园。
纳奈莫有两个重要的港口——启航湾(Departure Bay)和杜克角(Duke Point)轮渡码头,通往温哥华的马蹄湾和托瓦逊(Tsawwasson)渡口,每天十几班渡轮往返。港口还有频繁的海上飞机,飞往温哥华和维多利亚。从维多利亚起步的泛加高速,抵达纳奈莫起航湾后,渡海北上,前往西温哥华(West Vancouver),从此进入北美大陆,一直延伸到加东,纽芬兰的圣约翰斯。从太平洋开始到大西洋结束,横跨加拿大全境,为世界上最长的高速公路。
位于温哥华岛东侧的纳奈莫,具有秀美的海滨风光,神话般的山区景色,从现代的市中心到原始的郊外旷野,仅几分钟的距离。纳奈莫建在一块突出的海岬之上,从陆地伸入乔治亚海峡,形成周边三面壮观的海景。在西面的本森山(Mount
Benson)上,具有非常开阔的视野,可以俯视无比美丽的城市,观赏辽阔的佐治亚海峡,还有温哥华岛崎岖的海岸线。
纳奈莫有漫长优美的海岸线,几公里秀丽的海滨景观步道(Harbourfront Walkway),道边是绿地和广场,酒吧和购物长廊。步行道连接起西兰(Sealand)、内克角(Neck Point)和派珀泻湖(Piper's Lagoon)几个公园。步行道起点处的港湾,停满了漂亮的游艇,长长的栈桥如一道彩虹,悬浮在海面之上。港口剧院、皇后区舞台正在上演高雅的音乐会,而当地的音乐家们,正在小艇码头酒吧、旧银行的咖啡馆露天演奏。拍岸的海浪,海鸥的鸣叫,呜呜的汽笛声,水上飞机的轰鸣,如同交响乐的回旋曲式,在这个音乐之都生动地奏响。
蛇岛(Snake Island)
在纳奈莫港东北3公里,星罗棋布的海湾群岛中,有一个形状狭长的小岛,就是著名的蛇岛,也是潜水、水上冒险和野生动物观赏地。
蛇岛由砂岩构成,两侧由岩石架和潮汐海滩连接。岛上覆盖着繁茂的野草,还有玫瑰等灌木。野岛无人居住,却有海鸥,黑蛎鹬,远洋鸬鹚等多种鸟类,还有一群斑海豹,将这里作为她们的栖息地。岛屿周围密布的暗礁,和岩石海岸一道,深受潜水者的喜爱,当地的海豹已经习惯了水中的潜水员,经常和他们嬉戏同游。而来这里和海豹玩耍,则是孩子们的期盼和享受,因此有很多家庭来岛上探险。从纳奈莫乘游船,大约20分钟。快抵达岛上时,就能看到占领了礁岩的海豹,睁着大眼睛,憨态可掬地望着游人。船刚要靠近,她们就集体滚入水中,像下饺子一样。如果你潜入水下,就会有海豹来到你身边,在四周悠闲地漫游,朝你晃动着漂亮的大尾巴。有的干脆停在你身边,好奇地盯着你看,甚至轻轻地碰碰你,非常友好,顽皮可爱。
岩画省立公园(Petroglyph Provincial Park)
这个公园的砂岩画廊,坐落在纳奈莫市的南端,1号公路旁。公园的东侧,是温哥华岛最大的河口,奔腾不息的纳奈莫河,从此注入气势磅礴的佐治亚海峡。
岩画上都是神秘的狼、人类和其它动物,还有太阳和满天星星。据考证,这大约是1000多年前,没有书面语言的土著人,用来记载他们的信仰,宣示领土主权,或者纪念有意义的事件,这里也是他们的朝拜地和精神庇护所。
神秘隐晦的岩石雕刻,能引起游客的猜测和联想,大多数却令人感到迷惑,不知道描绘和所要表达的是什么。这些岩画,其实就是岩石雕刻,有的涂上红色颜料,土著们已经使用了几个世纪,看起来醒目,印象深刻。用来雕刻的岩石,表面比较坚固,耐雨雪和风吹日晒的侵蚀,是经过古老石的研磨,加上连续敲击,反复试验后选定的。而岩画所处的地点,通常都靠近古老的村庄,或沿着远古的贸易小道,容易被人看到。并且几乎总在有大自然神秘力量的地方,如瀑布、岩石或洞穴,许多都接近水边。而这个公园的岩画,则坐落在山上,能俯瞰秀丽的纳奈莫湾,看到渔船的进进出出。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