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北昆 刘剑钧的博客
Viewing all 404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没有任何理由、微博被“发布违规信息”!

$
0
0
尊敬的用户您好,目前核实您的账号存在发布违规信息行为,根据《微博社区公约》http://service.account.weibo.com/roles/gongyue 相关内容规定当前无法解除账号限制,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外望谅解,感谢您对新浪微博的支持。


  微博-客户服务中心
  联系我们:http://help.weibo.com
  服务热线:4000 960 960(个人) 4000 980 980(企业)
 

转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刊发剧作家郭启宏专访

$
0
0
原文网址:(  可惜不能完整转贴  )



原创: 陶璐 中国文艺评论

郭启宏简介

当代剧作家、诗人、小说和散文作家,广东潮州人,1940年生,196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现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一级编剧、北京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已发表各类作品一千余万字,其中有34部作品获73项国家级或省部级奖。主要作品有话剧《李白》《天之骄子》《知己》《小镇畸人》《大讼师》,昆曲《南唐遗事》《司马相如》《西施》《李清照》,京剧《司马迁》《花蕊》,评剧《向阳商店》《评剧皇后》《城邦恩仇》,河北梆子《忒拜城》《北国佳人》等,结集《郭启宏剧作选》《郭启宏文集•戏剧编》(五卷),长篇小说《白玉霜之死》《潮人》,传记文学《千秋词主李煜传》,散文集《四季风铃》《井花水》《艺坛梦寻》《鸿雁留痕》,诗集《燕云居诗钞》《天风雅阁吟草》,文论集《传神》等。



 

在我发出“投诉”的一秒钟内的“自动回复”

$
0
0
看都不看、查都不查,就说“目前核实您的账号存在发布违规信息行为”


微博用户帐号申诉处理邮件

微博客户服务中心2018年6月15日 星期五 下午22:31发送给………………查看

关闭按钮
尊敬的用户您好,目前核实您的账号存在发布违规信息行为,根据《微博社区公约》http://service.account.weibo.com/roles/gongyue 相关内容规定当前无法解除账号限制,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外望谅解,感谢您对新浪微博的支持。



  微博-客户服务中心
  联系我们:http://help.weibo.com
  服务热线:4000 960 960(个人) 4000 980 980(企业)

 

么书仪的戏曲论著

$
0
0
姓名:么书仪
笔名(曾用名):
出生日期: 1946年1月
籍贯: 河北唐山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职称: 研究员
研究方向: 元代文学、元代戏曲、晚近戏曲研究

    么书仪(女)1946年1月生于北京,研究员。学术专长是元代文学、元代戏曲、晚近戏曲研究。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1981年后在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工作直至2006年退休。
 

一、学术论文

元杂剧中的神仙道化戏 (《文学遗产》1980·3)

《白朴年谱》补正 (《文史》17辑)

山川满目泪沾衣 (《戏曲研究》6辑,1982)

谈元杂剧的大团圆结局 (《文学遗产》1983·2)

关汉卿 (《百代英杰》北京出版社,1984)

元剧四题 (《戏曲艺术》1984·2)

元词试论 (《天津社会科学》1985·2)

白朴的词 (《中国文学史研究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全金元词》中一些问题的商榷 (《古籍整理与研究》1986·1)

也谈《墙头马上》中的李千金形象 (《古典文学知识》198 · )

谈红娘形象的复杂性 (《戏曲艺术》1983·增刊)

元剧与唐传奇的爱情作品特征比较 (《文学评论》1984·3)

《录鬼簿》中贾仲明吊词三释 (《中华文史论丛》1986·1)

明人批评《西厢记》述评 (《中国古典文学论丛》1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关于《析津志》和其中关一斋小传的作者 (《文史》27辑)

元代曲家脞谈 (《戏曲研究》18辑,1986)

关于传奇八种 (《文学遗产》1985·2)

关汉卿思想和创作的二重性(《中国古典文学论丛》4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曲海探珠 (《中国古代戏曲论集》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与人合作) (《中华戏曲》2辑,1986)

元剧四题(之二) (《百家论坛》1987·3)

从元代的吏员出职制度看元人杂剧中“吏”的形象 (《文学遗产》1986·5)

以史写心的元人历史剧 (《文学评论》1989·2)

元代陵墓何处寻? (《古典文学知识》198?)

戏曲祖师老郎神 (《古典文学知识》198?)

崔莺莺的爱情观 (《古典文学知识》198?)

李开先、石君宝评传二则 (《中国古代戏曲家评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元杂剧与正统文学 (《文艺研究》1989·3)

王恽不是曲论家 (《文学遗产》1989·6)

简评《论中国戏剧批评》 (《戏曲研究》34辑,1990)

徐棻的新编历史剧刍议 (《成都舞台》1990·2)

元剧与唐传奇中的爱情作品特征比较 (《名家解读元曲》1991·1)

维护“本实”的退避 (《阴山学刊》1991·2)

日本的中国古代戏曲专家传田章及其《西厢记》研究 (《古典文学知识》1992·1)

略论杨维桢多变的生活道路 (《文学遗产》1993·2)

梦想的破灭—忽必烈在治国问题上的变化 (《文史知识》1998·9)

明清剧坛上的“男旦” (《文学遗产》1999·2)

元剧与唐传奇的爱情作品特征比较 (《名家解读元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怎样读《西厢记》 (《古典文学知识》1999·6)

清代宫廷的“节戏” (《中国文化报》1999·12·9)

齐如山的“发现” (《中国文化报》2000.1.13)

面对佛道二教的耶律楚材 (《文学评论》2000·2)

漫谈“跳加官” (《中国京剧》2000·3)

南城往事 (《万象》2000·4)

饶头戏 (《文史知识》2000·11)

二三十年代北平的时髦 (《万象》2000·11)

说晚清的“堂子” (《中国文化报》2000·11·16)

民初的三部戏曲史著作 (《中国文化报》2001·2·13)

西太后时代的“内廷供奉” (《寻根》2001·3)

《中国戏曲发展史》评析 (《艺术百家》2001·3)

袁寒云:是贵公子,也是纯文人 (《万象》2001·5)

晚清宫廷演剧的变革 (《文学遗产》2001·5)

《西厢记》在明代的发现 (《文学评论》2001·5)

晚清宫廷戏剧考述 (《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2002·3)

晚清关公戏演出与伶人的关羽崇拜 (《戏曲研究》2003,第61辑)

《乾隆时期北京剧坛研究》正误 (《文学遗产》2003·1)

热河乾隆观剧图史事 (《寻根》2003·2)

说起关汉卿 (《文史知识》2003·4)

徽班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中华艺术论丛》2003·第1辑)

道光至光绪年间的旅行指南 (《文史知识》2004·1)

回复陈芳 (《文学遗产》2004·2)

杨掌生和他的《京尘杂录》 (《戏曲艺术》2004·1)

晚清作为科班的北京南城“堂子” (《北京社会科学》2004·3)

试说嘉道年间的“花谱”热 (《文学遗产》2004·5)

一帧照片的五个说明 (《海南师院学报》2004·6)

 徽班给北京带来了什么 (《戏曲·民俗·徽文化论集》)

戏曲史叙述中的“堂子” (《大戏剧论坛》第二辑)

 戏曲史叙述中的“堂子” (《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晚清北京南城的“堂子” (《现代中国》第五辑)

 晚清伶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戏曲研究》2005,第68辑)

 清末民初日本的中国戏曲爱好者 (《文学遗产》2005年·5)

  清代宫廷戏剧考述——以晚清七十年为中心  (香港岭南大学《岭南学报》新第三期,2006年)

徽班进京·程长庚·前后“三鼎甲” (《徽州学研究》第二卷,2007年)

关于升平署档案   (《文学遗产》2008年第二期)

 

二,赏析、一般文章

元杂剧赏析三篇 (《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

骈文赏析二篇 (《历代骈文名篇注析》黄山书社,1988)

白朴散曲赏析四篇 (《元曲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元散曲赏析二篇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89)

望祭文丞相文赏析 (《散文诗大观》漓江出版社,1991)

1983年古代戏曲研究概述 (《中国文学研究年鉴》)

1984年古代戏曲研究概述 (《中国文学研究年鉴》)

1985年古代戏曲研究概述 (《中国文学研究年鉴》)

1987年古代戏曲研究概述 (《中国文学研究年鉴》)

1988年古代戏曲研究概述 (《中国文学研究年鉴》)

公案戏漫谈(1——17期连载) (《人民公安报》1988)

《古文观止》译文二篇 (中华书局,1991)

历史人物介绍二篇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1991)

漂洋过海的杨贵妃 (《东方》1994,4)

圆明园记忆 (《北京政协》1997,11)

东京的“案内” (《北京政协》1998,2)

“优雅”与“热闹”——浙昆、上昆折子戏观后

(《苏州日报》2003,12,6)

《西厢记》赏析五则 (《古典剧曲鉴赏词典》2004·1)

三,学术专著

《戏曲》(《中国古代文体丛书》之一)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元代文人心态》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

《铜琵铁琶与红牙象板》 (大象出版社,1997)

《元人杂剧与元代社会》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董西厢》 (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晚期戏曲的变革》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元代文学史》(参加集体项目)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中华文学通史》(参加集体项目) (华艺出版社,1997)

《晚清戏曲的变革》修订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铜琵铁琶与红牙象板》重印本 (大象出版社,2009年)

 《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清代至民初京师戏曲的辉煌》(插图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从程长庚到梅兰芳——晚近京师戏曲的辉煌》繁体竖排本  (台湾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元代文人心态》修订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

《晚清戏曲的变革》繁体竖排本 (台湾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四,注释、评点、古文翻译、散文集

 《元曲三百首》(与人合作) (大连出版社,1992)

《志怪传奇三百篇》 (大连出版社,1995

《王季思选元曲三百首》注释(与人合作)(东方出版社,1998)

《清代杂剧选》(与人合作)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射雕英雄传》评点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春城无处不飞花》 (台湾,麦田出版社,2000)

《疑是银河落九天》 (台湾,麦田出版社,2000)

《两意集》(与人合作) (学苑出版社,1999)

《两忆集》(与洪子诚合作)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寻常百姓家》        (台湾  人间出版社,2010 年)

 

五,辞书条目撰写、主编辞书

 《大百科全书·戏曲》2条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大百科全书·文学》23条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5条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世界诗学大辞典》53条 (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

《中国文学大辞典》78条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中国曲学大辞典》元代部分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古本戏曲剧目提要》7条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主编《中国戏剧通典》(与人合作) (昆仑出版社,1999)

(本书获得,新闻出版署1999年颁发的“第三届国家辞书二等奖”)

副主编《中国古代戏曲文学辞典》(与人合作)(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六,古籍整理

 《古本戏曲丛刊第五集》(与人合作)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2函,120册

(本书获得,新闻出版署1992年颁发的“全国首届古籍整理图书奖”丛书奖)


原文网址:http://www.literature.org.cn/Scholar.aspx?id=132          

 

[转载]对岸最新就职演说稿

$
0
0
尊敬的友邦元首、各位贵宾、全体海内外同胞、前总统陈水扁先生:

这是一个光荣的时刻,也是一个开始变革的时刻。我们今天在这里,不只是为了庆祝一个就职典礼,而是为了见证得来不易的民主价值,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感谢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以及全世界热爱民主、关心台湾的朋友,与我一起分享历史上第一个华人女总统的荣耀。

台湾人民再次用民主的选票完成了历史性的政党轮替,这已不是华人历史上的第一次。台湾不只为亚洲的民主经验树立了新典范,也为全世界第三波的民主潮流增添了一个感人的例证。

我们总统选举的过程让全世界清楚的看到,自由民主的果实如此得来不易。两千三百万人民以无比坚定的意志,用爱弭平敌意、以希望克服威胁、用信心战胜了恐惧。我们用神圣的选票向全世界证明,自由民主是颠扑不灭的普世价值,追求和平更是人类理性的最高目标。

此次总统大选的结果,不是个人的胜利或政党的胜利,而是人民的胜利、民主的胜利。因为,我们在举世注目的焦点中,一起超越了分歧、迷茫和威胁,勇敢的站起来!

亲爱的同胞,让我们永远记得这一刻,永远记得珍惜和感恩,因为民主的成果并非凭空而来,而是走过艰难险阻、历经千辛万苦才得以实现。如果没有民主前辈们前仆後继的无畏牺牲、没有千万人民对於自由民主的坚定信仰,我们今天就不可能站在自己亲爱的土地上,庆祝这一个属於全民的光荣盛典。 

今天,我们彷佛站在一座崭新的历史门前。台湾人民透过民主锤链的过程,为我们共同的命运打造了一把全新的钥匙。新的变化即将开启。我们如此谦卑,但绝不退缩。我们充满自信,但没有丝毫自满。

从选举结果揭晓的那一刻开始,小英以最严肃而谦卑的心情接受全民的付托,誓言必将竭尽个人的心力、智慧和勇气,来承担国家未来的重责大任。

个人深切的了解,政党轮替、政权和平转移的意义绝对不只是「换人换党」的人事更替,更不是「改朝换代」的权力转移,而是透过民主的程序,把国家和政府的权力交还给人民。人民才是国家真正的主人,不是任何个人或政党所能占有;政府是为人民而存在的,从国家元首到基层公务员都是全民的公仆。

政党轮替并不代表对於过去的全盘否定。历来的执政者为国家人民的付出,我们都应该给予公正的评价。从李登辉先生、到陈水扁先生、马英九先生,他们主政期间推动民主的政绩,应该感念,他们的教训,也值得记取。

在选举的过程中,台湾社会高度动员、积极参与,尽管有不同的主张和立场,但是每一个人为了政治理念和国家前途挺身而出的初衷是一样的。我们相信,选举的结束是和解的开始,激情落幕之後应该是理性的抬头。在国家利益与人民福祉的最高原则之下,未来不论是执政者或在野者,都应该能不负人民的付托、善尽本身的职责,实现政党政治公平竞争、民主政治监督制衡的理想。 

一个公平竞争、包容信任的民主社会,是国家进步的最大动能。在国家利益高於政党利益的基础之上,我们应该凝聚全民的意志与朝野的共识,著手推动国家的进步改革。 

「全民政府」的精神在於「政府是为人民而存在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和股东,政府的施政必须以多数的民意为依归。人民的利益绝对高於政党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

小英永远以身为民主进步党的党员为荣,但是从宣誓就职的这一刻开始,个人将以全部的心力做好「全民总统」的角色。正如同全民新政府的组成,我们用人唯才、不分族群、不分性别、不分党派,未来的各项施政也都必须以全民的福祉为目标。

在活力政府的改造方面,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为了确保台湾的竞争力,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廉洁、效能、有远见、有活力、有高度弹性和应变力的新政府。「大有为」政府的时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与民间建立夥伴关系的「小而能」政府。本文为微信公号乔国老(qiaomuwx)的编辑修改之作。我们应该加速精简政府的职能与组织,积极扩大民间扮演的角色。如此不仅可以让民间的活力尽情发挥,也能大幅减轻政府的负担。

同样的夥伴关系也应该建立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我们要打破过去中央集权又集钱的威权心态,落实「地方能做、中央不做」的地方自治精神,让地方与中央政府一起共享资源、一起承担责任。无论东西南北、不分本岛离岛,都能够获得均衡多元的发展,拉近城乡之间的距离。

当然,我们也应该了解,政府不是一切问题的答案,人民才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原动力。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台湾人民靠著胼手胝足的努力创造了举世称羡的经济奇迹,也奠定了我们生存发展的命脉。如今,面对资讯科技日新月异以及贸易自由化的冲击,台湾的产业发展必然要走向知识经济的时代,高科技的产业必须不断创新,传统的产业也必然要转型升级。

未来的政府并不一定要继续扮演过去「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反而应该像民间企业所期待的,政府是「支援者」和「服务者」。现代政府的责任在於提高行政的效能、改善国内的投资环境、维持金融秩序与股市的稳定,让经济的发展透过公平的竞争走向完全的自由化和国际化。循此原则,民间的活力自然能够蓬勃兴盛,再创下一个阶段的经济奇迹。

除了巩固民主的成果、推动政府的改造、提升经济的竞争力之外,新政府的首要施政目标应该是顺应民意、厉行改革,让这一块土地上的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自信、更有品质。让我们的社会不仅安全、和谐、富裕,也要符合公平正义。让我们的下一代在充满希望与快乐的教育环境中学习,培养国民不断成长的竞争力。

未来将是强调「生活者权利」、「精致化生活」的时代。举凡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治安改善、社会福利、环保生态、国土规划、垃圾处理、河川整治、交通整顿、社区营造等问题,政府都必须提出一套解决方案,并透过公权力彻底加以落实。

当前我们必须立即提升的是治安改善与环境保护这两大生活品质的重要指标。建立社会新秩序,让所有的老百姓都能安居乐业,生活没有恐惧。在生态保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取得相容的平衡点,让台湾成为永续发展的绿色矽岛。 

司法的尊严是民主政治与社会正义的坚强防线。一个公正、独立的司法体系不仅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也是人民权益的捍卫者。目前司法的改革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国人必须继续给予司法界严格的督促与殷切的期盼,在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节制行政权力,还给司法独立运作、不受干扰的空间。

台湾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的资源,人才是国家竞争力的根本,教育是「藏富於民」的百年大计。我们将尽速凝聚朝野、学界与民间的共识,持续推动教改的希望工程,建立健康、积极、活泼、创新的教育体制,使台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力之下,源源不断地培育一流、优秀的人才。让台湾社会逐渐走向「学习型组织」和「知识型社会」,鼓舞人民终身学习、求新求变,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与创造力。 

目前在台湾各地普遍发展的草根性社区组织,包括对地方历史、人文、地理、生态的探索和维护,展现了人文台湾由下而上的民间活力。不管是地方文化、庶民文化或者精致文化,都是台湾文化整体的一部份。

台湾因为特殊的历史与地理缘故,蕴含了最丰美多样的文化元素,但是文化建设无法一蹴可几,而是要靠一点一滴的累积。我们必须敞开心胸、包容尊重,让多元族群与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感通,让立足台湾的本土文化与华人文化、世界文化自然接轨,创造「文化台湾、世纪维新」的新格局。

亲爱的同胞,四百年前,台湾因为璀丽的山川风貌被世人称为「福尔摩沙--美丽之岛」。今天,因为这一块土地上的人民所缔造的历史新页,台湾重新展现了「民主之岛」的风采,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我们相信,以今日的民主成就加上科技经贸的实力,台湾一定可以继续在国际社会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除了持续加强与友邦的实质外交关系之外,我们更要积极参与各种非政府的国际组织。透过人道关怀、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等各种方式,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扩大台湾在国际的生存空间,并且回馈国际社会。

我们坚信,不管在任何一个时代、在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自由、民主、人权的意义和价值都不能被漠视或改变。

二十世纪的历史留给人类一个最大的教训,那就是--战争是人类的失败。不论目的何在、理由多冠冕堂皇,战争都是对自由、民主、人权最大的伤害。 

过去一百多年来,中国曾经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留下难以抹灭的历史伤痕。台湾的命运更加坎坷,曾经先後受到强权的欺凌和殖民政权的统治。如此相同的历史遭遇,理应为两岸人民之间的相互谅解,为共同追求自由、民主、人权的决心,奠下厚实的基础。本文为微信公号乔国老(qiaomuwx)的编辑修改之作。然而,因为长期的隔离,使得双方发展出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从此阻断了两岸人民以同理心互相对待的情谊,甚至因为隔离而造成了对立的围墙。

海峡两岸人民源自於相同的血缘、文化和历史背景,我们相信双方的领导人一定有足够的智慧与创意,秉持民主对等的原则,在既有的基础之上,以善意营造合作的条件,共同来处理未来「一个中国」的问题。

本人深切了解,身为民选的总统,自当恪遵宪法,维护国家的主权、尊严与安全,确保全体国民的福祉。因此,只要中共无意对台动武,本人保证在任期之内,不会改变两岸现状。致力于完善民主,提振民生,增强政治感召力和人民幸福的吸引力。

历史证明,战争只会引来更多的仇恨与敌意,丝毫无助於彼此关系的发展。中国人强调王霸之分,相信行仁政必能使「近者悦、远者来」、「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这些 中国人的智慧,即使到了下一个世纪,仍然是放诸四海皆准的至理名言。

大陆在人民的努力下,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而台湾在70多年以来,不仅创造了经济奇迹,也缔造了民主的政治奇迹。在此基础上,两岸的政府与人民若能多多交流,秉持「善意和解、积极合作、永久和平」的原则,尊重人民自由意志的选择,排除不必要的种种障碍,海峡两岸必能为亚太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做出重大的贡献,也必将为全体人类创造更辉煌的东方文明。

亲爱的同胞,我们多希望海内外的华人都能亲身体验、共同分享这一刻的情景。在我身後的这栋建筑,曾经是殖民时代的总督府。威权和武力只能让人一时屈服,民主自由才是永垂不朽的价值。唯有服膺人民的意志,才能开拓历史的道路、打造不朽的建筑。

今天,小英以女性身份,能够在这一块土地上奋斗成长,历经挫折与考验,终於赢得人民的信赖,承担起领导国家的重责大任。个人的成就如此卑微,但其中隐含的寓意却弥足可贵。因为,每一位福尔摩沙的子民都和小英一样,都是「台湾的儿女」。不论在多艰困的环境中,台湾都像至爱无私的母亲,从不间断的赐予我们机会,带领我们实现美好的梦想。 

台湾精神启示著我们:尽管台澎金马只是太平洋边的蕞尔小岛,只要两千三百万同胞不畏艰难、携手向前,我们梦想的地图将会无限远大,一直延伸到地平线的尽头。

亲爱的同胞,这一刻的光荣属於全体人民,所有的恩典都要归於台湾--我们永远的母亲。让我们一起对土地感恩、向人民致敬。自由民主万岁! 

台湾人民万岁! 

祝愿我们族群昌隆,人民幸福。 

感谢各位。


 

[转载]转贴“父亲节”的一篇好文章

$
0
0


做父亲的困惑---------写在父亲节里几句牢骚。


独行真谏 发布于 2018-06-17 07:47:51  

现在的父亲要意识到,你是在″复印″儿女-----

中国人的父母,尤其是当前的家长,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为焦虑的一个群体之一。因为,作为为人父的我们那一代童年大多数人品尝过贫困的苦涩,相当一部分也仅仅是刚刚摆脱贫困向小康中产迈进,但也小心翼翼地维护着眼前的外表光鲜。由于没人希望自己的孩子重蹈自己年轻时的困顿之路,于是大多数人开始选择以己为例,或引诱或劝说逼迫自己的孩子在残酷的教育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拼完小学、拼中学,拼完成绩、拼才艺。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马云、王健林,竭尽所能希望靠自己能给孩子一个看得到的未来?

 然而,尽管父母们不愿意承认,其实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是读书的料,因此只能从众给孩子的学业上加上一个又一个砝码,对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临界点却茫然不知,亲子关系由一片祥和变成一地鸡毛。正如那句玩笑话说的:“不提学习,母慈子孝,一提学习,鸡飞狗跳

 

对父亲来说,儿子传承他的姓氏和血脉,甚至继承他的事业,他要通过儿子来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相较女儿,父亲对儿子的期望要高得多,要求也更加苛刻。另外,父亲和儿子都是男性,天生就有抢夺地盘的雄性本能。父亲要在儿子面前保持权威地位,儿子成年后,则会迫切地希望打倒父亲的权威,以此肯定自己的力量,确认自己的成长。与此同时,由于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父亲代表着社会,父亲对儿子的接纳认可程度,会被儿子解读为社会对他的认可程度。所以,儿子一定会非常渴望父亲承认、肯定自己。

大多数的中国父亲过于权威,习惯发号施令、说一不二,让儿子在恐惧中长大,这样的父子关系无疑是有问题的。但是,如果父亲在儿子面前没有威严,那也是很糟糕的事。有的父亲非常民主,儿子可以随意地批评他,儿子长大后,不服从任何权威,鄙视所有规则,迟到、早退,跟领导顶嘴更是家常便饭,结果被领导解雇了。儿子显然没能从父子关系中学会尊重和界限。

所以,作为父亲,既不要过于权威,也不能没有权威,必须把握好这个度。我和儿子相处。温和交流为主旋律,目的是让儿子感受到你的爱,父子俩尽一切可能有些互动,如故意向他求教外语,向他讨教打篮球规则等等、当然外面世界的五彩缤纷我也没有忘记向他点滴互动,这次出去二十天,回来居然见到儿子自己动手做了早餐,西红柿炒鸡蛋香味扑鼻,阳春面也下的恰到好处,儿子因此肯定了自己的基本生存"力量",又得到了我这个父亲肯首点赞,心里肯定既温暖又骄傲?

父亲是要坚守规则底线,让儿子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将想法清晰地传递给儿子。当儿子违反规则时,父亲要坚定地说。父亲无需维护自己绝对权威,不应该靠恐吓和侮辱,而是努力地充实自己,让自己有着比儿子站得高、看得远的独到之处,能够给他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让儿子信服自己。其实必要时,父亲应该学会示弱,让快成年儿子帮自己拿主意,譬如去哪儿旅游实惠、外面世界的时尚新潮等等。给儿子一些表达爱的空间,父子关系会更加融洽。

  成年儿子也会看父亲不顺眼,想改变父亲不合时宜的老习惯、老观点?其实,儿子不是想改变父亲本身,而是想改变父亲对他的看法,他渴望的是父亲的肯定。如果意识到这一点,儿子就不会那么较真了。 所以,只要找对相处方式,读懂爱的细节,让爱流动起来,父子和解其实并不难....

中国家长对孩子的过高期许,是把子女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但是太多家长忽视了孩子同时也是独立成长个体这一事实。我们总是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出发 用过多的干涉来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爱意,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自身发展和需求。我们往往用这是为了”你好”为借口来剥夺孩子的选择权,却不知道何时收手,让孩子学会做出自己的选择,结果培养出一个个妈宝男和各类生活自理能力差到极点的社会巨婴。以至于网上各种声音在痛呼:“父母皆祸害”? 什么时候收手?因为只有父母收手了,孩子才有成为一个完整社会人的最终机会。


父亲节也时值中考,当孩子发现自己学业无望的时候,他会自然而然的意识到父母对自己的失望,甚至把这种失望延伸为父母对自己的仇恨?在填报中考志愿的时候,我把儿子叫到面前,有些犹豫的对他说,自己在特定环境下没有系统上过什么学,更没经历过中考志愿什么的,也是两眼一抹黑,你所面临的一切我也给不出过多任何建设性意见,包括将来工作。所以,这一切的选择,以及后来一切的一切只能靠你自己完成。 这是以父亲身份第一次正式以男人之间的方式和他开诚布公的交流。 这也是我这个做爸爸的第一次向儿子表达我的知识面的无知和浅薄,但也是第一次告诉他:儿子,你快成年了展翅高飞吧----------- 


             父亲节祝福天下父亲妻贤子孝、开心幸福!



 

今天又有变化,新增3条“好友圈微博”

今天,又有了新的变化——

$
0
0
不知道什么人在使用我的“ @编剧刘剑钧   ”这个帐号。
投诉,永远是机器回答“您发布了违规信息”……当代版的“莫须有”!
今天,又有了新的变化——


 

在线投诉,一秒钟机器回复——

$
0
0
在线投诉,一秒钟机器回复——

尊敬的用户您好,目前核实您的账号存在发布违规信息行为,根据《微博社区公约》http://service.account.weibo.com/roles/gongyue 相关内容规定当前无法解除账号限制,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外望谅解,感谢您对新浪微博的支持。

  微博-客户服务中心
  联系我们:http://help.weibo.com
  服务热线:4000 960 960(个人) 4000 980 980(企业)

 

“好友圈微博”、又多了一条……

$
0
0
今天的提示,“好友圈微博”、又多了一条……
如此明显的“盗号”、竟然只有机器人回复栽赃“违规”!


 

今天的提示——

转贴:石景山区2017年小学招生范围及小学对口初中

$
0
0
15.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石景山学校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石景山学校 军区大院、市政疗养院、公园宿舍、甲9、10号、青年公寓、军区养鸡厂宿舍、西下庄、东下庄、北京射击场、八大处别墅、八大处教工楼、北空宿舍、四平台(军区)、福田寺、杏石口、整形医院、工人疗养院、建疗宿舍


 

提示依旧、“回复”依旧

转贴:《张卫东主讲“昆曲和古典文学”》

$
0
0

“精读堂”讲座


张卫东主讲“昆曲和古典文学”


2018年06月27日 星期三 贵州都市报数字报


        张卫东简介: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代表剧目《草诏》《搜山打车》《写本》《祭姬》《骂贼》等,著有《赏花有时度曲有道:张卫东论昆曲》(正编、续编)、《昆曲艺术课教程》等;另出版有光碟《张卫东演唱说戏牡丹亭》《昆曲在北京》等。

    本报记者赵毫  摄影报道

           6月23日,昆曲艺术家、国家一级昆曲演员张卫东做客由贵州省作家协会、贵州都市报都市读书会联合主办的“精读堂”第十四期讲座,围绕“赏心乐事谁家院——古典文学与昆曲”这一主题,向贵州昆曲票友及文学爱好者讲述了昆曲伴随古典文学的兴衰而演变的历程。讲述之余,张卫东不仅即兴演唱昆曲经典曲目,还与自己的弟子、贵阳“见一曲社”社长戴若一道,共同表演了《牡丹亭》“游园惊梦”的经典片段,带领现场来宾切身感受昆曲的魅力。

    昆曲的产生肇始于古典文学

    讲座中,张卫东从中国古典文学的文化史入手,以一种历史的眼光来阐述昆曲的产生。他说,诗经、楚辞、汉赋、唐诗等中国古典文学样式其实都是可以唱的,特别是在汉唐时代,单独的歌唱、舞蹈、故事之间形成了有故事、歌唱、表演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之后,由于唐诗不能满足创作者的需求,于是就发展出了词调。这种来自民间的艺术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产生的,他们用略显粗鄙的文字,随意表达故事和情感。通过文人不断丰富和雅化,从而形成一种美丽的歌唱,逐渐被上层文人接受后,久而久之便被继承了下来,其中最著名的有《忆秦娥》、《长相思》等。

    “我们总说唐诗宋词,其实中间还有一个小东西,就是唐末以来的传奇。唐末传奇是一种小的、微型的平话故事,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张卫东说道。很多人都认为唐代的这种小故事就是一种文学创作,其实不然,因为这是唐末的说书人讲故事讲出来的风格,被文人记录下来,形成了这么一种创作。按现在的说法,则叫报告文学,如《风尘三侠》等。唐传奇影响到后代,就是花间词的创作。花间词讲述故事较困难,表达情感则很容易。于是南戏传奇诞生之后,永恒的主题就是爱情。爱情故事来自哪里呢? 大部分就是唐末以来的小传奇故事。这样,音乐创作和文学创作就变得立体了,中国最早的戏剧雏形也随之出现,其形式就是以歌舞讲故事,以身段解释台词。

    昆曲是以地名命名的艺术

    张卫东说,到了元代,文人写出了小令。这一时期的小令,用的是金元的诸宫调,类似于说书形式的一种长篇故事,再安排若干个曲牌,在讲的过程中进行歌唱。诸宫调所写的故事,大部分也是继承了唐传奇以来的故事。如常见的《赵贞女蔡二郎》、《莺莺塔》,后来就慢慢发展成为南戏的《琵琶记》及《西厢记》。

    他解释道,元朝文人所写的小令和杂剧,就是北词这种北曲方式的歌唱,即利用北方市井的一些小腔小调,套成格写出曲来。文人们既要稳住票房,又要表达自己的心情,因此流行的方式,就是利用市井的口语,写出文雅的唱词。最典型的,就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所写的那样浅显而高雅:“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元朝末年,一些文人隐居在苏州昆山一带弹唱,他们以清唱小令为主,把吹奏乐和弹拨乐合在一起,在乐器上又有所提高,这样的歌唱方式被称为昆山腔。明朝建立后,主要继承南宋的制度,而摈弃元代文化,因此把很多元曲的优秀篇目给禁毁了。由此,应运而生的一个南戏剧目,反映孝道的昆山腔祖曲《琵琶记》诞生了。

    他说,到了明代中叶,昆曲传奇已经达到鼎盛时期,一个传奇好几十折,要看好几天才能看完。这时的昆曲很丰富,南曲北曲都有,南北合套也有,北曲南唱有,南曲北唱也有。表演上也是无体不备,可以说生活中的所有表演,好的东西都能吸收到舞台上。

    昆曲剧本文学“变雅为俗”很可怕

    在张卫东看来,中国文学创作的根离不开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各个时代发展出各自的表现形式,而这也给创作留下了一定的空间。如到了明清时代,以白描为主的小说笔记兴起。最典型的是,在昆腔形成全国的顶峰时代后,曹雪芹写《石头记》时本来要写南北传奇,但最终没写下去,而是继承以往小说笔记的创作方式,用最时尚的浅文言写。

    清初以来,文白合一的小说盛行,而昆曲这种“之乎者也”的演唱文体慢慢趋于衰落。雍正年间废除乐籍制度,放松了对演艺界的监督,演艺团体什么声腔都可以唱,观众爱听什么就演什么,以乱弹为代表的梆子腔、皮黄腔等颇受民众欢迎,戏曲的最高典范京剧便酝酿而生了。

    当前,不少昆曲剧团由不熟悉古文的编剧写剧本,请学习民乐的搞作曲,用话剧的舞台美术和服装造型,由话剧导演来做导演,故事编排、文辞对仗毫无古典雅致可言,改编的传统剧目情节支离破碎,严重忽略了经典的文学性。

    “正是由于儒学在中国逐渐衰落,昆曲也随着儒学的衰落而衰落,这是自然规律。所以,欣赏昆曲应该按照古人的文言规律才是常理,新编昆曲注定会加快古典昆曲的衰亡速度。如果老是想把昆曲改雅为俗,那才是一件最可怕的事。”张卫东说。

原文网址:http://dsb.gzdsw.com/html/2018-06/27/content_4781.htm


 

阴、损、坏!

$
0
0
又增加了一条“好友圈微博”!变化能看见、微博看不见……


 

[转载]善本戏曲丛刊

$
0
0
原文地址:善本戏曲丛刊作者:楚山孤云
1 新锲梨园摘锦乐府菁华六卷 刘君锡 辑 景英国牛津Bodleian图书馆藏万历二十八年(1600)王氏三槐堂刊本 FB.630:8.1
2 鼎刻时兴滚调歌令玉谷新簧一卷; 鼎镌精选增补滚调时兴歌令玉谷调黄三卷; 鼎镌精选增补滚调时兴歌令玉谷新簧二卷明景居士辑 景日本内阁文库藏万历三十八年(1610)廷礼刊本 FB.630:8.2
3 新刊徽板合像滚调乐府宫腔摘锦奇音六卷 明 龚正我 辑 景日本内阁文库藏万历三十九年(1611)张氏敦睦堂刊本 FB.630:8.3
4 新刻京板青阳时调词林一枝四卷 明 黄文华 辑 景日本内阁文库藏万历元年(1573)福建叶氏刊本 FB.630:8.4
5 鼎雕昆池新调乐府八能奏锦三卷 明 黄文华 辑 景日本内阁文库藏万历元年(1573)蔡氏爱日堂刊本 FB.630:8.5
6 鼎锲徽池雅调南北官腔乐府点板曲响大明春六卷 明 程万里 选 明 朱鼎臣 集 景日本尊经阁文库藏明福建金氏刊本 FB.630:8.6
7 新锓天下时尚南北徽池雅调二卷 明 熊稔寰 辑 景民国十□年上海石印本 FB.630:8.7
8 新锓天下时尚南北新调二卷 明 殷启圣 辑 景民国十□年上海石印本 FB.630:8.8
9 新选南北乐府时调青昆二卷 首一卷 次一卷 明 黄儒卿 辑 景四知馆刊本 FB.630:8.9
10-11 新刊分类出像陶真选粹乐府红珊十六卷 明 纪振伦 辑 景英国大英图书馆藏嘉庆五年(1800)刊本 FB.630:8.10-11
12-13 吴〓(yu)萃雅四卷 明 梯月主人 辑 景万历丙辰(1616)自序刊本 FB.630:8.12-13
14 新刻出像点板增订乐府珊珊集四卷 □ 周之标 辑 景刊本 FB.630:8.14
15-16 月露音四卷 明 凌虚子 辑 景万历丙辰(1616)序刊本 FB.630:8.15-16
17-18 词林逸响四卷 明 许宇 辑 景天启三年(1623)序刊本 FB.630:8.17-18
19-20 新镌出像点板缠头百练幽期写照六卷 (怡春金) 明 冲和居士 辑 景刊本 FB.630:8.19-20
21 听秋轩精选万锦娇丽一卷 明 汤显祖 辑 景刊本 FB.630:8.21
22-25 新镌乐府清音歌林拾翠一集十五种二集十三种 明 阙名 辑 景巳亥金陵宝楼刊本 FB.630:8.22-25
26 旧编南九宫谱十卷 明 蒋孝 辑 景玄览堂丛书第三辑本 FB.630:8.26
27-28 增定南九宫曲谱二十一卷 南九宫十三调曲谱附录一卷 明 沈景 辑 景永新龙氏丽正堂刊本 FB.630:8.27-28
29-30 广缉词隐先生增定南九宫词谱二十六卷 明 沈景 撰 明 沈自晋 增定 景不殊堂刊本 FB.630:8.29-30
31-34 汇纂元谱南曲九宫正始不分卷 明 徐迎庆 同撰 明 纽少雅 同撰 景民国二十五年(1936)北平戏曲文献流通会本 FB.630:8.31-34
35-36 新定十二律京腔谱十六卷 清 王正祥 撰 景康熙二十三年(1684)序停云室刊本 FB.630:8.35-36
37 新刊耀目冠场擢奇风月锦囊正杂两科全集一卷; 新刊摘汇奇妙戏式全家锦囊二十卷; 新刊摘奇续编赛全家锦大全二十卷明徐文昭辑 景西班牙Real Biblioteca de San Lorenzo del Escorial藏嘉靖三十二年(1553)詹氏进贤堂重刊本 FB.630:8.37
38-44 新刻群音类选二十六卷 诸腔四卷 北腔六卷 清腔八卷 官腔类二卷 明 胡文焕 辑 景庚申景印本 FB.630:8.38-44
45 新刻点板乐府南音日集一卷 月集一卷 明 洞庭萧士 辑 景日本内阁文库藏明刊本 FB.630:8.45
46-47 赛征歌集六卷 明 阙名 辑 景明刊本 FB.630:8.46-47
48-49 新镌出像点板北调万壑清音八卷 明 止云居士 辑 景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藏钞本 FB.630:8.48-49
50-51 新镌绣像评点玄雪谱四卷 明 锄兰忍人 辑 景日本内阁文库藏明刊本 FB.630:8.50-51
52-53 南音三籁散曲二卷 戏曲二卷 附谭曲杂札一卷 明 凌蒙 初辑并撰附录 景一九六三年上海古籍书店景明刊本康熙七年(1668)补刊 FB.630:8.52-53
54-55 新刻出像点板时尚昆腔杂出醉怡情八卷 清 菰芦钓叟 辑 景古吴致和堂刊本 FB.630:8.54-55
56 新镌南北时尚青昆合选乐府歌舞台残一卷 明 阙名 辑 景英国牛津大学龙氏藏郑氏刊本 FB.630:8.56
57 新镌时尚乐府千家合锦一卷 清 阙名 辑 景姑苏王氏刊本 FB.630:8.57(1)
新编时尚乐新声一卷 清 阙名 辑 FB.630:8.57(2)
58-72 缀白裘新集合编十二卷 缀白裘新集初编四卷 清 玩花主人 辑 清 钱德苍 辑 景乾隆四十二年(1777)武林鸿文堂重刊本 初编四卷本乾隆二十九年(1764)金闾宝仁堂刊 FB.630:8.58-72
73-74 审音鉴古录不分卷 清 阙名 辑 景道光十四年(1834)东乡王氏补雠刊本 FB.630:8.73-74
75-76 彩笔情辞十二卷 附青楼韵语一卷 明 张栩 辑 明 方悟 辑附录 景天启四年(1624)序刊本 FB.630:8.75-76
77-78 太霞新奏十四卷 明 香月居主人 辑 景明刊本 FB.630:8.77-78
79 新镌南北时尚万花小曲一卷 清 阙名 辑 景金陵郑氏刊本 FB.630:8.79(1)
新镌南北时尚丝弦小曲一卷 清 阙名 辑 景姑苏王氏刊本 FB.630:8.79(2)
80-81 一笠庵北词广正谱不分卷 清 李玉 撰 景青莲书屋本 FB.630:8.80-81
82-86 纳书楹曲谱正集四卷 续集四集 外集二卷 补遗四卷 清 叶堂 撰 景乾隆五十七年(1792)长洲叶氏纳书楹刊本 FB.630:8.82-86
87-104 新定九宫大成南词宫谱八十一卷 闰一卷 清 周祥钰 等撰 景乾隆中内府刊本 FB.630:8.87-104
善本戲曲叢刊
王秋桂輯  臺灣學生書局  1984年至1987年


第一輯


鼎刻時興滾調歌令玉谷新簧一卷 [明]景居士 日本内閣文庫藏萬曆三十八年廷禮刊本景印
鼎鐫精選增補滾調時興歌令玉谷調黄三卷 [明]景居士輯 據日本内閣文庫藏萬曆三十八年廷禮刊本景印
鼎鐫精選增補滾調時興歌令玉谷新簧二卷 [明]景居士輯 據日本内閣文庫藏萬曆三十八年廷禮刊本景印
新刊徽板合像滾調樂府宮腔摘迤嬉袅 [明]龔正我輯 據日本内閣文庫藏萬曆三十九年張氏敦睦堂刊本景印
新刻京板青陽時調詞林一枝四卷 [明]黄文華輯 據日本内閣文庫藏萬曆元年福建葉氏刊本景印
鼎雕崑池新調樂府八能奏迦 [明]黄文華輯 據日本内閣文庫藏萬曆元年蔡氏愛日堂刊本景印
鼎鍥徽池雅調南北官腔樂府點板曲響大明春六卷 [明]程萬里選/[明]朱鼎臣集 據日本尊經閣文庫藏明福建金氏刊本景印
新鋟天下時尚南北徽池雅調二卷 [明]熊稔寰輯 據民國十□年上海石印本景印
新鋟天下時尚南北新調二卷 [明]殷啓聖輯 據民國十□年上海石印本景印
新選南北樂府時調青崑首一卷次一卷 [明]黄儒卿輯 據四知館刊本景印

第二輯


新刊分類出像陶眞選粹樂府紅珊十六卷 [明]紀振倫輯 據英國大英圖書館藏嘉慶五年刊本景印
呉歈萃雅四卷 [明]梯月主人輯 據丙辰自序刊本景印
新刻出像點板增訂樂府珊珊集四卷 [□]周之標輯 據刊本景印
月露音四卷 [明]淩虛子輯 據丙辰序刊本景印
詞林逸響四卷 [明]許宇輯 據天啓三年序刊本景印
新鐫出像點板纒頭百練幽期寫照六卷 [明]冲和居士輯 據刊本景印
聽秋軒精選萬鍕甥愐痪 [明]湯顯祖輯 據刊本景印
新鐫樂府淸音歌林拾翠一集十五種二集十三種 [明]闕名輯 據巳亥金陵寶樓刊本景印

第三輯


舊編南九宮譜十卷 [明]蔣孝輯 據玄覽堂叢書第三輯本景印
增定南九宮曲譜二十一卷.南九宮十三調曲譜附録一卷 [明]沈璟輯 據永新龍氏麗正堂刊本景印
廣緝詞隱先生增定南九宮詞譜二十六卷 [明]沈璟撰/[明]沈自晉增定 據不殊堂刊本景印
彙纂元譜南曲九宮正始不分卷 [明]徐迎慶撰/[明]紐少雅撰 據民國二十五年北平戲曲文獻流通會本景印
新定十二律京腔譜十六卷 [淸]王正祥撰 據康熙二十三年序停雲室刊本景印

第四輯


新刊耀目冠場擢奇風月迥艺s兩科全集一卷 [明]徐文昭輯 據西班牙Real Biblioteca de san Lorenzo delescorial藏嘉靖三十二年詹氏進賢堂重刊本景印
新刊摘匯奇妙戲式全家迥叶十卷 [明]徐文昭輯 據西班牙Real Biblioteca de san Lorenzo delescorial藏嘉靖三十二年詹氏進賢堂重刊本景印
新刊摘奇續編賽全家宕笕十卷 [明]徐文昭輯 據西班牙Real Biblioteca de san Lorenzo delescorial藏嘉靖三十二年詹氏進賢堂重刊本景印
新刻羣音類選二十六卷.諸腔四卷北腔六卷淸腔八卷官腔類二卷 [明]胡文煥輯 據庚申印本景印
新刻點板樂府南音日集一卷月集一卷 [明]洞庭蕭士輯 據日本内閣文庫藏明刊本景印
賽徵歌集六卷 [明]闕名輯 據明刊本景印
新鐫出像點板北調萬壑淸音八卷 [明]止雲居士輯 據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藏鈔本景印
新鐫繡像評點玄雪譜四卷 [明]鋤蘭忍人輯 據日本内閣文庫藏明刊本景印
南音三籟散曲二卷戲曲二卷坿譚曲雜劄一卷 [明]淩濛初輯併撰坿録 據一九六三年上海古籍書店明刊本康熙七年補刊景印
新刻出像點板時尚崑腔雜出醉怡情八卷 [淸]菰蘆釣叟輯 據古呉致和堂刊本景印
新鐫南北時尚青崑合選樂府歌舞臺殘一卷 [明]闕名輯 據英國牛津大學龍氏藏鄭氏刊本景印
新鐫時尚樂府千家合逡痪 [淸]闕名輯 據姑蘇王氏刊本景印
新編時尚樂新聲一卷 [淸]闕名輯 據姑蘇王氏刊本景印

第五輯


綴白裘新集合編十二卷 [淸]玩花主人輯.[淸]錢德蒼輯 據乾隆四十二年武林鴻文堂重刊本景印
綴白裘新集初編四卷 [淸]玩花主人輯.[淸]錢德蒼輯 據乾隆二十九年金閭寶仁堂刊景印
審音鑑古録不分卷 [淸]闕名輯 據道光十四年東鄉王氏補讎刊本景印
彩筆情辭十二卷.坿青樓韻語一卷 [明]張栩輯/[明]方悟輯坿録 據天啓四年序刊本景印
太霞新奏十四卷 [明]香月居主人輯 據明刊本景印
新鐫南北時尚萬花小曲一卷 [淸]闕名輯 據金陵鄭氏刊本景印
新鐫南北時尚絲絃小曲一卷 [淸]闕名輯 據姑蘇王氏刊本景印

第六輯


一笠菴北詞廣正譜不分卷 [淸]李玉撰 據青蓮書屋本景印
納書楹曲譜正集四卷續集四集外集二卷補遺四卷 [淸]葉堂撰 據乾隆五十七年長洲葉氏納書楹刊本景印
新定九宮大成南詞宮譜八十一卷閏一卷 [淸]周祥鈺等撰 據乾隆中内府刊本景印

 

移民故事

微博提示新变化

$
0
0
不知道什么人在使用我的“ @编剧刘剑钧   ”这个帐号。
投诉,永远是机器回答“您发布了违规信息”……当代版的“莫须有”!
今天,又有了新的变化——提示当中的 “ 11条新的好友圈微博,查看 ”、变成了“   15条新的好友圈微博,查看  ”
结果变成了——

 

转贴:《单亲家庭的孩子,谈婚论嫁时被对方父母拒绝怎么办?》

$
0
0
「 疑问:1、在某国的某族群眼里,“单亲”、是否特指“离异家庭子女”?貌似父母一方过世的单亲抚养子女的家庭、没什么人关注;2、父母再婚的、或再再婚的、再再再婚的子女为什么没人敢“歧视”?难道独立抚养小孩的父或母、不应该更被尊重?3、在满嘴“守寡式育儿”种群的眼里,是否恶毒攻击别人的生活方式和亲情关系、也是它们的特权?」

OSAMA不是OBAMA

单亲家庭的孩子,谈婚论嫁时被对方父母拒绝怎么办?
2017-05-10 21:30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在众多粉丝的要求下
OSAMA决定开一个平台
就像树洞一样
你们可以随意说出你们的故事
无论悲伤与欢乐
我都与你同在
我会在后台定期抽取其中一个
为你们做出解答
今天是第二期,抽取了一个粉丝的留言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OSAMA:
我叫W,他叫Z,出生时间是(隐藏信息),出生地点都是上海。我和这个男生认识很久了,最近才在一起,但没多久就分手了,因为他父母介意我家是单亲家庭。想让您帮我看看我们是不是合适,有没有可能结婚?
今天的回复,因为这位求助者是女性,所以我提出建议是从女性视角出发,对女性提出一些建议和要求,看官如果觉得我只对女性提要求,从而觉得不符合男女平等,在您看这篇文章之前,我先解释一下,是因为篇幅有限,无法再展开对男性的要求,并非一味只针对女性提要求。

求助回复
我看了你们两个人的关系,发现你们两个人要在一起非常困难,有重重的阻碍,就好像一座大山屹立在你们的面前,难以逾越。虽然你们认识很久,你们也觉得对方是和自己很相似的人,但似乎双方共同语言不算太多,其实都是属于蛮木讷的那种人,也是属于出了问题憋在心里,不好好说话的人。

你在问题中提到,对方父母拒绝你因为你家是单亲家庭,但根据我的观察来说,主要问题并不是你家属于单亲家庭,而是你们两家人的经济上,家境上有较大的差距。这个原因是主要的,也是前提性的,因此他父母又鉴于你家是单亲家庭,所以给出了这个拒绝的理由。

虽然现在相亲动不动就说看“眼缘”,其实,每个人心里还是有一个非常具体的择偶标准的,比如年龄、学历、户籍、家庭背景等等。在我的咨询案例中,单亲家庭的子女在婚恋上遭遇歧视的现象并不鲜见。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离婚率不断上升,促成了大量单亲家庭的出现。现在,这些家庭的子女们长大了,进入了结婚年龄,在特殊家庭环境中长大的他们面临了新的考验。不光说单亲家庭的孩子的婚恋事件中是否受歧视,有一些从单亲家庭出来的孩子,在面对婚恋事件的时候,本身就抱着一种自卑的情绪。

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在很多问题上的确存在一些矛盾,比如最直接的,在很多新人的婚礼上,有一个环节是双方父母邀请到台上致辞。但很多婚庆公司取消了这一个环节,有些则是新人取消了这个环节,原因当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尴尬,以及避免不必要的闲言闲语。

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解决,婚庆公司把这个环节取消了即可,外人不议论,中国人的面子总是保住了。但你需要知道的是,这仅仅只是开始。当你们有了孩子,儿歌里一边唱一边告诉孩子,爸爸的妈妈叫奶奶,妈妈的妈妈叫外婆的时候,孩子知道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婆外公,但是为什么只是有见到外公却不见外婆的时候,你如何跟孩子解释这么一回事?你总不能跟孩子说,孩子呀,外婆跟外公离婚了。孩子又要问,离婚是什么呀?是不是很无言以对?

出生在非单亲家庭孩子的长辈就会想了,我为什么要这么早告诉孩子离婚是什么?我明明可以避免这类事情的,我当然要找一个和我们家境差不多的人结婚。

单亲家庭孩子的长辈可能会想,我又不是一定要离婚,我也是没办法啊!我虽然没有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但是我给孩子完整的爱了啊。你看,这一下子矛盾就激化了。

非单亲家庭孩子的长辈可能会想,离异家庭的孩子内心会不健全。他们认为,经历过婚姻破裂的父母,可能会将一些不成功的经验,或直接或间接地传输给孩子,导致孩子在处理婚恋问题上,行为出现偏差或者极端。另外,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比如缺乏安全感、性格暴躁。单亲家庭的孩子成年后离婚率更高。离婚会传染,特别母女同离婚的概率很大,第一次婚姻不幸福的,第二次婚姻幸福的不多的。

这类人通常认为,父母离婚对子女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直接负面影响,父母离婚等于给了孩子一个最直观的印象和概念,即结婚后是可以离婚的。于是,孩子会把离婚当作一种自然的、可以接受的结果,并因此早早埋下了离婚的心理准备。孩子结婚后,会以父母离婚为标准来衡量,对婚姻的期望值不大,也从来不抱白头偕老的期待,夫妻双方一旦发生冲突,基本上不会有竭力挽回的动因,因为他们觉得离婚太正常了,当初他们的父母就是这样的;二是间接负面影响,父母离异的孩子相对孤僻、寡言、不合群、自卑、不快乐、易怒、情绪不稳定等等,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主要源于父母离婚带给他们的挫败感。这种创伤导致他们对婚姻不够有信心,也会造成他们在经营自己的婚姻家庭时,遇到各种障碍和问题。

这个观点,我是有部分认同,有部分不认同的。

的确,有很多离异家庭的孩子内心不健全,父母把很多不程度经验直接或者间接地传输给了孩子,导致孩子在婚恋问题上出现偏差或者极端。但是如果认为,全部单亲家庭的孩子都是这样的话,那就等于“所有的农民都是没文化的笨蛋”一样,都是给一个群体贴上了负面的标签,无视个人的独特性,以及后天的发展的可能性了。
我们先抛开命理的问题不谈,命理的问题很简单,一人一命,不要乱贴标间,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请你好好了解我再下结论。

虽然有理论说:“在早年的婴儿期,孩子需要一个温柔抱持的母亲,才能发展出良好的安全感和对人的信任感,依恋的感受和孩子是否有高自尊,决定了它后面的心理发展。”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家庭的影响也是因人而异的。在发展心理学理论里提到“婴儿气质对早期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气质类型的婴儿对早期教育的适应性和要求的不同。儿童从来不是环境影响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总是以个人的独特的方式作用于环境,以自己特有的气质特征吸引父母的注意,影响父母的教育方式,从而激起人们对于婴儿作出不同而又与婴儿的需求相适应的反应。”因此,即便连婴儿与环境的关系都是如此,那么随着孩子的长大,人与环境的环境是不是更加互相作用呢?

这个人的家庭环境,对这个人的影响如何,得看他具体的情况。这个孩子的父母,在孩子几岁时候离婚的,因为什么离婚,离婚后怎么样对待孩子,诸如此类因素都非常重要。很多上述的问题,在单亲家庭中会出现,在双亲家庭中,也会出现。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母亲带大的,但母亲尽自己所能给予了孩子各种关爱;而另一个家庭父母双全,也住在同一屋檐下,却是天天吵架,恶语相向,一吵起来就说脏话,妈妈天天打麻将,爸爸天天出去喝酒打牌搞小三,但父母就是不离婚。在这两个极端的案例里,其实单亲和非单亲是没有可比性的。

虽然从人类感情观形成的角度上看,一个人对爱情、婚姻、两性相处模式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受自己原生家庭父母相处模式的影响。他从小耳濡目染的情境会潜移默化地被他内化进心里,形成他对于这一事物的理解。当他长大以后,他在原生家庭中形成的感情观,以及他内心深处未被满足的需要,都会体现在他应对亲密关系的举动上。因此,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父母一方的缺失肯定会对他的心理发育、处理亲密关系的方式产生影响。
但不同的人对于这种影响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些人会沿袭不良的模式,但有些人却可以自省并自我超越,而后者往往会以更成熟、接纳的姿态进入后来的亲密关系中。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他的自传里说过一句类似的话:“一个人在人生中要么继续犯他爸爸犯下的错误,要么就是一直去弥补他爸爸所犯下的错误”。

中国人也有句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实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接触了学校的教育,再接触了社会生活,这些因素的影响大,还是家庭因素的影响大,其实是很难预估的。好比是顾城写的那句话:“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不可否认,总有这样积极向上的人存在。

那么问题来了,你是被困境同化的人,还是在困境中拼搏改变自己的人呢?你觉得是生活摧残了你?还是你在困境中不断地提升自我呢?

从你给的出生时间,我排出的星盘来看,你的上升星座在水瓶座,金星在命宫水瓶座与月亮在摩羯座对冲,太阳在射手座空相,土星在第12宫摩羯座与木星在第6宫巨蟹座对冲。金星与天蝎座里的火星六合。

你的人际关系上,肯定是出了问题,而且还是不小的问题。不仅仅是在这段恋爱上,在之前的恋爱经历中,在之前的爱情观念上,我认为你都出了相当大的问题,可能你自己没有发现,或者你自己发现了而不知道如何去解决。

你的月亮在巨蟹,在你的第6宫和第7宫之间,你的安全感来源于人际关系,也来源于你亲力亲为的工作。也就是说,你对别人的付出,得到了别人的认可与回报,你会觉得特别有安全感;或者说你付出了很多的辛劳,这些付出得到了他人的认可你就就会觉得特别满足。月亮在巨蟹的人,其实是很有爱心的人,但是这个爱心的释放渠道,在你的命盘上堵塞了。一方面,是你很热心的付出,一进入恋爱关系,就想对对方好,一边付出,一边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可或者说赞许。另一方面,你也很重视工作,和一些你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你总是希望自己能亲手来做,以防别人做的不够好。

与此同时,你的金星在水瓶座,你的爱情观是追求完美的,追求精神上的契合与共鸣。这组月亮与金星的对冲,是内心的情绪、安全感与感情观的冲突,表现为,内心爱心泛滥的付出,与感情观高高在上的冲突,以及感情观的追求完美与内心世界的全心付出之间的冲突。比如说:明明很想为对方做点什么事情,表现上却是生气、孤傲,懒得理对方;明明是想和对方一起出去旅行游玩,对方一时没理解你的心境,你就开始说狠话。

另一个角度来看,你的命主星土星在12宫摩羯座,对冲6宫里巨蟹座的木星。这一组对冲,体现了你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脚踏实地的现实冲突。你的命盘上太阳空相,但太阳又与木星成反映点关系。因此,你应该是缺乏了一些父爱,太阳在你的命盘上既是你的父亲,也是你的7宫主,代表你的配偶,因此,你单亲关系里的父亲缘不是很好,也影响到了你的人际关系,再影响到你了你的婚姻关系。

从你们两个人的关系上看,其实都还没准备好结婚,因此,从成熟度来说,半斤八两,也没什么称得上谁嫌弃谁的状况。在这段关系里,你没有遇到结婚的缘分,但期待在你下一段关系里,你能表现的更好,因此我想给你一些建议。

首先,是你自己有没有做好与这个男生结婚的准备。如果你真的准备好与这个男生结婚,那么你应该有一个家中女主人的特征。从八卦的角度来说,你应该有坤卦的特征。坤卦的特征就是一个成熟女性,家中女主人的特征。
其次,何为家中女主人?既然为家中的女主人,就要先有家庭、家族的概念。什么是家庭,家庭都有一些什么人,什么因素,这些肯定也需要先了解清楚。最基本的,家庭中有你们夫妻俩,有孩子,有双方的长辈。那么作为一个人家中的女主人,因为是主人嘛,当然就要有主人翁意识,整个家庭对你来说,你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应该尽义务。那么,就需要这些人的综合利益出发,做任何的决定,都需要兼顾到这些人综合的利益,当然家中的男主人更加要这样去考虑。这不仅仅是女主人需要去考虑的事情。

其三,家中的女主人至少应该管些什么事。比如家中的家务,子女相关的事情,应该了然于胸。这个道理很简单,你不可能家中卫生相关的事件去问老公:“你这个死鬼,今天地板还没拖?”或者说,你一回家,质问老公,“孩子今天奶吃过了吗?吃了多少?”这明显很搞笑,当然我相信有这样的家庭,你们开心就OK啦!(为什么搞笑呢?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这些事情你不管,你老公也不管,谁来管呢?你希望你老公去外面赚钱养家,还是你出去赚钱养家呢?我知道现在有一部分女性,接受了自己赚钱养男人,那么就OK咯,你们应该充当起男人的角色,好好的赚钱养家,你找的男人应该好好帮你照看孩子和家务。)

作为现代的女性,我也很能理解你们的想法,都要工作赚钱,买衣服包包,买宝马,职场上压力很大,赚了钱要去买开心,旅游啊买衣服首饰等等当然都很合理。那么,为了体现你家中女主人的身份,虽然你不愿意亲自下厨,没时间亲自拖地,不愿意亲自喂奶,你们可以尽自己所能询问带孩子的那个人,今天孩子吃了多少,睡了多少时间,有没有擦脸,有没有剪指甲,孩子读书成绩有问题了,或者孩子在叛逆期需要人真正关爱的时候,在自己有限的时间内多给孩子一些关爱,甚至在特定的阶段能适当的做出一些自我牺牲;安排好钟点工或者保姆的日常工作,除了日常家务之外,先生和自己的衣服有没有熨烫好?到了特定的节日,自己爸妈家和老公爸妈家的礼物有没有送?有没有该尽的孝道没有尽?自己给孩子该做的榜样有没有做齐全?其实家中女主人的身份,不一定是亲力亲为,而是一种尽心尽责。这个身份说实话,我作为一个男人都觉得,太不容易了!!!(但话说回来,大家都辛苦,谁不是呢?)

最后,我相信,你有了这样的大局观,有了这样的女主人身份的概念,你的行为处事,你的各方面的心态、想法都会有相当大的改变。当这些,从你的心灵由内而外,都发生了改变的时候,我相信,你的命运就发生改变了。到了这个时候,什么单亲家庭,什么出身富贵与否,都不重要了,因为你一定会培养出让你骄傲的孩子,以及经营出一个让你自豪的家庭。

OSAMA不是OBAMA
师从台湾杨国正老师,研习古典占星,现代占星,并擅长梅花易数卜卦和形家理气风水、大玄空风水。


 

转贴:《社会对单亲家庭的歧视究竟是因为什么?》

Viewing all 404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